視頻、服務員、小哥哥這些中國語彙入台無關統戰

秦胆 2021年05月02日 00:30:00
檢視中國(官方)語言生態,會發現相當數量的用語中,軍事和機器隱喻呼之欲出,其中許多才是真正值得警惕和防範的「中國語彙」。(湯森路透)

檢視中國(官方)語言生態,會發現相當數量的用語中,軍事和機器隱喻呼之欲出,其中許多才是真正值得警惕和防範的「中國語彙」。(湯森路透)

4月12日,Readr 發佈了一篇報導《中國流行語滲透台灣?從 Dard 數據窺見年輕人網路用語趨勢》,引起大眾對中國流行文化影響台灣的關注。報導聚焦近年語彙入台的趨勢,憂慮台灣年輕世代不假思索的盲從態度,認為伴隨中國語彙的採借與替代,中國認同會「隨風潛入夜」,公眾應該對有併吞企圖的中國所產制的文化產品定向提防。縱覽全篇,捍衛台灣「文化安全」的觀念呼之欲出,從概念到立論,從描述到解釋,報導均存在諸多可榷之處,基於泛政治化視角的偏頗論調值得仔細檢視。

 

杞人憂天翻今篇

 

首先在範疇上,目前被台灣吸收的「中國用語」分兩類,一類是兩岸差異社區詞,如報導言及的「視頻」、「服務員」、「網民」,這些詞語首先或主要在中國大陸社區流通,屬書面語範疇,語用穩固,傳統辭書亦有收錄;另一類是目前流通於簡中社群網路的潮語,如報導言及的「小哥哥」、「打 Call」,構詞方式不拘一格,語用速朽。前者在大陸語言社區中屬於「存量」,後者在大陸語言社區則屬「增量」,對台灣語言社區而言二者均屬增量。嚴格而言,其中有為數不少的詞彙不是有無的差異,而是新舊或者使用頻率的高低差異,不能根據當下的詞頻剖面,將其籠統地算作中國新詞。

 

就兩岸社區詞而言,除一方獨有的情況外,存在同實異名和同名異實之別,前者如「輪滑」與「滑輪」、「列印」與「打印」;後者如「高考」,台灣指公務人員考試,中國大陸指大學入學考試。若真要形象客觀地表明中國語彙入台「此消彼長」的趨勢,應該選擇常見的同實異名差異詞,如「資料」與「材料」,「資訊」與「信息」,配以使用頻率折線圖,而不是選擇受訪者的有限、感性的認知作為證據。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兩岸差異社區詞是構成方式不同,而非優劣高低之別,對於這種差異應該從語言學本身的角度考辨,而非套用至政治認同的框架裡檢視。

 

萌典兩岸詞典同名異實案例。(圖片擷取自萌典官網)

 

除了將兩種類型的「中國用語」混為一談外,Readr報導的觀察視角也流於瑣細,局限於隻言片語的歸屬,難以發覺「中國用語」潛藏的共性和真正不符合開放社會價值觀的特質所在。宏觀檢視中國大陸的(官方)語言生態,會發現相當數量的用語中,軍事和機器隱喻呼之欲出,致力於攻擊性和意志力,醉心於整齊劃一和服從支配,從「佔領輿論陣地」到「統一戰線」,從「拳頭產品」到「螺絲釘」,從宏觀詞彙的濫用到不容分說的標語橫幅,莫不折射出對秩序、安定、主權者決斷的刻意附和,這些才是真正和極權制度相連,真正值得警惕和防範的「中國語彙」。

 

廓清對於名副其實的語彙邊界後,再分析中國流行語的生成與影響鏈條。Readr 報導暗示了這樣一種觀念,中國大陸藉文化產品強勢輸入,將中國用語作為新的成分逐步納入台灣現存語言系統,台灣會逐漸喪失其原有的話語特徵,單向地接受中國大陸的語彙,既有的國家認同被抽空,新的認同則會日拱一卒地取而代之。

 

認為中國話語官民一體、鐵板一塊,流行語由官方鑄造,再對楔入台灣社群網路,由此形成「文化侵略」的負面認知,這種論調是對中國語言生態一知半解。事實上,市場和網路的普及使得中國官方早已喪失了計劃經濟年代的對語彙的創造和動員能力,取而代之的個性化、反傳統的網路詞彙幾乎全由民間創造和建構。

 

流行語作為社會心態的反映,流行語不是如樣板戲般是中國官方精心打造的結果。相反,語彙之所以會流行,正是因為其反映了集體的感受,引起相當數量的認同。就中國社群網路而言,相當數量的中國流行語涉及的是公共問題和娛樂問題,政治領域占比極低,還有為數不少的是諸如「躲貓貓」、「俯臥撐」、「低端人口」、「251」、「996」等對現實的嘲諷,諸如「兩個一百年」、「中國夢」等故作莊重的官話與現實生活的脫節及矛盾極為明顯,事實上成為民間明裡暗裡嘲笑的對象,中國社群網路出現了官民話語涇渭分明的的情況,甚至在親民姿態的考量下,不再是民間對官話牙牙學語,而是官方(官媒)主動向民間取經,將流行語融入所產製的資訊當中,以此貼近民眾生活。

 

暗示詞彙作為對台統戰工具,這種說法也拔高了戰略意圖,近乎陰謀論。誠然,中國對台統戰不擇手段,但不等於舉手投足、一顰一蹙皆為統戰。統戰策略皆有明確的計劃,且一定由官方排佈操刀,如宮廟系統、媒體併購都係對台定向操作;網路潮語則是由民間去中心化的生成,這種信馬由韁、各行其的特質,很難說是針對台灣而來;進一步來看,中國真正的要對台統戰,其語彙恰恰是要與台灣趨同,盡可能讓台灣讀者難以辨識,因為一旦因為遣詞造句的兩岸差異被識破,分化伎倆就失效了,針對這一類型的虛假資訊,台灣事實核查中心已披露了60項案例。

 

台灣事實核查中心2020年2月發佈不實訊息監測通知。(圖片取自TFC官網

 

認為中國流行語經由娛樂產業的輸入是政治滲透的觀念,很可能是與一些相似的情況混淆了,如《一九八四》中的新語、第三帝國的納粹語言,針對外企的歐威爾式的胡言亂語、台灣過去的國語政策、中國大陸推普政策,而報導中討論的台灣網路社群吸納「中國用語」的趨勢,和以上情況本質上都不一樣,不管是國語政策還是歐威爾式的胡言亂語,它們都依賴行政手段維繫,對使用者而言存在外在的強制力,而報導羅列的兩類「中國用語」則不然,它們的會流行是奉行商業邏輯的產品供給和台灣閱聽眾自主、廣泛參與的結果。

 

特定語彙風靡一時,首先源於語彙本身的特質,或言簡意賅,或幽默詼諧,正是這些特質受到兩岸民眾追捧,而非語彙從哪個國家來,背後有何戰略意圖。

 

此外,流行文化在台灣傳播多元、複線,台灣不只受容中國大陸文化,日、韓、美、歐入場更早,也並非只有大陸對台單向輸出,早年台灣對大陸文化輸出也不少,有的大陸流行語正源於台灣,比如十年前中天的《大學生了沒》,謝依霖的表演使得「Hold住」在大陸風靡一時,對於中國流行語經由娛樂產業的輸入台灣的趨勢,其實就是正常的文化商品產銷的結果,語彙入台的趨勢也正體現出兩岸文化產業攻守勢異的格局,對於社會趨勢一定要正確歸因,不能牽強附會。

 

年輕世代操中國流行語,基於戲謔、狂歡的心態,與政治操作或國族關係無涉,認為只要台灣年輕世代廣泛接觸中國流行文化,包括偶像、影片、社群軟體,國家認同就會漸變,從天然獨過渡為天然統,這種簡單化的想像裡,台灣閱聽眾如同沒有辨識能力的容器,只要接觸中國產製的文化商品,就會完全接收並接受前者的觀念和意識形態,這種訊息影響力的論調誇大了傳播效果和本身附著的政治意涵。

 

在高度開放的社會環境裡,影響接收訊息者的因素眾多,除了流行文化外,亦有關切現實的國際新聞報導,如斐濟事件、反修例事件等,從語言交混的案例到國家認同層面的跨域,並非簡單而單向的因果關係,光靠流行文化就能建構新的國家認同,是一種扁平乃至偏狹的想像,認為娛樂文化輸入會認同嬗變的論調,和中國官方將台灣天然獨世代國家認同的嬗變歸因於台灣歷史教科書改編一樣片面,唯有方向相反。

 

以反同化為名的同質化

 

不只是本篇報導,去年9月,PTT上就流傳著「台灣與中國辨別考」測驗,邀讀者來測試看被中國用語「入侵」了多少,諸如此類日益敏感的檢視,源於兩岸政局異動,台灣社會瀰漫著守護國家安全及民主自由價值的危機意識,這種危機意識裹挾著身份認同,轉化為日常生活與互動草木皆兵式的警惕與審查,具體到語彙上便成為上述的兩岸劃界。

 

對特定語彙風靡的歸因,偏離語言學的分析軌道,即語彙本身構成方式,表達方式有何特質,而是迅速跳到政治圖謀的研判,即語彙從哪個國家來,背後潛藏著何種戰略意圖。台灣這種對語言文化侵蝕的憂慮取態,和中國大陸近年來所謂的「國家語言文化安全」、「網路文化安全治理」等「國安本位」思維已經是異曲同工,認定特定趨勢和議題都是地緣政治政治關係的縮影,將包括網路潮語在內的日常生活側面視作權力的載體,總認為中性的議題裡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圈套,視角不再是辨析與講通,而是零和博弈、立場先行,此種缺乏論證、矯枉過正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有毒的思維陷阱。台灣無形之中陷入了怪圈,為了抵禦中國大陸對台灣同化,台灣本身也要與大陸相反相成地奉行國安至上、本末倒置、泛政治化的思維,反同化滑向了同質化。

 

語彙入台報導還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盲點,台灣流行的中國語彙不都是「懵懂無知」的民間借由影視作品受容的,有些中國詞彙甚至是「高瞻遠矚」的官方層面主動趨同的。當台灣積極反統戰、反滲透時,用的卻是中國的話術與形式。近年這種情況不止一例,比如去年年初監測自主健康管理者行蹤的防疫系統,赫然用上了中國維安系統的「天網」一詞,隨即引發全民監控的質疑,不久後趕忙正名「電子圍籬2.0」,天網不只是命名策略很容易讓人想到無從逃遁的歐威爾式恐怖,此類牽涉全民的防疫機制還涉及空白授權、擴張使用、退場機制等多方面的定位問題。

 

不得宜的命名策略還有政府部門越來越熱衷的「輿情分析」和「輿情產業」,本應作為反映民心所向的輿論,定位逐漸轉移至精細化監視資訊和意見流動的治理工具,建制外的制衡力量逐漸空心化,喪失了原有的獨立性與批判性;又如去年公視國際影音平台的「大外宣」爭議,也引發公共媒體定位、台灣國際宣傳策略和大外宣之辯,諸如此類中國式「齊民術」在台灣的生根發芽,不得不說是一種令人憂慮的趨勢,異曲同工的同質化恐怕才是台灣真正的同化路徑,這種趨勢常遭忽視乃至合理化,值得借此機會全面反思。

 

面對台灣內外部環境變遷,消極地停留在批判、抵抗中國滲透的態度其實是畫錯重點、開錯藥方,國安視域一葉障目,會錯失發現病因的機會。中國流行語彙風靡台灣,是兩岸文化產業「攻守勢異」的結果:九〇年代至世紀初,台灣文創產業曾有過輝煌的過往,「台灣用語」也曾為中國大陸閱聽眾所吸納;最近廿載台灣影視產業進入「枯水期」,雖然近年不時冒出如《返校》《我們與惡的距離》等本土佳作,但大體仍處在點狀突破,尚未如韓、中一般連成一條脈絡清晰的產業線,語彙的風潮正是文創產業狀況此一時彼一時的寫照,跳出國安本位的思維陷阱,抓住線上串流服務熱潮,挖掘在地原生題材,留住產業人才,強化台灣文創產業才是防微杜漸的治本之道。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