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蔡英文準備好面對下一場金融危機了嗎

林致品 2017年01月29日 07:00:00
台灣公股行庫在中國的壞帳比率正逐漸增加,除了前年就有壞帳的合庫銀,去年10月與11月又分別新增了土銀與台銀,金額都是數千萬以上的大數字。(攝影:葉信菉)

台灣公股行庫在中國的壞帳比率正逐漸增加,除了前年就有壞帳的合庫銀,去年10月與11月又分別新增了土銀與台銀,金額都是數千萬以上的大數字。(攝影:葉信菉)

全球經濟在挺過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現在看似生機蓬勃,Fintech、數位金融與金融創新等時髦的名詞不斷被討論,但在一片樂觀的氣氛下有人在為了日後可能爆發的金融危機做準備嗎?

前財政部長也是前任立委劉憶如早在2012年就表示相較於基層金融問題,台灣更重要的改革是占總體呆帳率九成以上的銀行體系:「會引起金融危機的,都是商業銀行為主,現在只有禱告銀行體系未來不會出問題了」談到呆帳就不能不提到公股銀行。

 

過去黨國時期,這些公股行庫要配合政治考量借款給這些由親國民黨資本家所經營的企業,但當企業經營不善的情況下,老闆又靠著政治勢力遠走高飛,結果這樣一大筆的企業借貸,就成為了追不回的壞帳,例如欠了公股銀行一大筆爛帳逃到中國的前力霸集團董事長王又曾,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外,兩岸近年來開啟的金融交流,彼此可以在對方設立分行。但由於不熟悉中國的企業與產業生態,可能台灣國銀在只單看財務報表的帳面數字,或是在毫無擔保品的情況下就借貸給中國當地企業,因此往往容易踩到地雷壞帳。金管會就曾統計至去年11月,不但顯示公股行庫在中國的壞帳比率逐漸增加,除了前年就有壞帳的合庫銀,10月與11月又分別新增了土銀與台銀,金額都是數千萬以上的大數字。

 

因此,正如同劉憶如的分析,在缺乏制度化與健全的金融環境下,台灣的金融業還要面臨高度不確定的政治風險,公股銀行的存在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不能有效加以改革,或許將有可能成為台灣下一場金融危機的引爆點。面對這樣可以預見的危機,請問蔡英文政府準備好了嗎?

 

※作者為顧問公司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