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2003 © Tomek Augustyn, steet of buchanans @ Flickr, CC BY-SA 2.0.)
管理學生的人員在台上嘮嘮叨叨,強調出席很重要(「尤其是你們高年級的」),解釋哪些行為會耽誤前途,以及警告菸、酒、毒品都碰不得。這時候,坐在禮堂後方的兩人,或是神遊物外,或是和朋友聊天。然後學務主任上台呼籲台下的女生。伊姿回憶道:「他的口氣就好像是說,小姐你們出門的時候,穿著打扮要尊重自己,也尊重你們的家人。」她金髮碧眼,一邊臉頰上有酒窩,說話的時候,酒窩顯得更深。「學校不是穿超級短裙、小可愛、露臍裝的地方。你得問問自己:要是你的祖母看著你,看到你穿成這樣,她會不會開心?」
卡蜜拉的左鼻孔穿洞,戴著精巧的水晶鈕,這時她突然搖著食指,打岔道:「你需要遮好,因為你需要尊重自己。你需要尊重自己,你需要尊重你的家人。這樣的概念就……重複再重複。然後學務主任馬上播放性騷擾的投影片,好像兩件事情有關係似的,那口氣就好像是說,假如你穿著的方式不『尊重自己』,你就會被騷擾,因為你穿了小可愛,所以被騷擾是你自己的錯。」
在這樣的學校體制內長大的卡蜜拉,學會了挑戰不公正,學會了「挺身而出」的重要,於是她開始大喊學務主任的名字,大叫著:「威廉斯先生!威廉斯先生!」於是學務主任把她叫到前面,把麥克風遞給她。卡蜜拉開口道:「大家好,我是卡蜜拉,我高三,我認為你剛剛說的不對,嚴重地性別歧視,還發揚『強暴文化』。假如我想穿小可愛和短裙,就只是因為天氣很熱,而我穿短的,穿什麼,跟我多『尊重』自己無關。你現在說的內容,只是一直惡性循環,責怪受害者。」此時禮堂的學生歡聲雷動,卡蜜拉把麥克風還給學務主任。
卡蜜拉走回座位時,威廉斯先生說:「謝謝卡蜜拉,我完全同意。」然後又接著說:「可是那一類的衣服還是有穿著的時機和地點。」
我不是第一次聽到長輩如此訓斥女孩子的性感穿著;父母、老師、校務人員、甚至某些女生自己都這樣罵。父母苦苦阻止女兒穿「少布」的短裙、貼得緊緊的V字領、勉強包住屁股什麼都「看光光」的瑜珈褲。女孩子為什麼一定要穿成那個樣子?明明有些媽媽也穿類似的衣服,卻還是這麼問。校長們強迫學生守禮儀,最後卻總是引來反抗。芝加哥郊區,禁穿緊身褲的提議才起,就遭到國二學生攔截。猶他州的高中生發現畢業紀念冊裡女生的照片,居然被數位處理,拉高了上衣的領子,還添上了袖子,於是上網爆料。
藐視權威的時候,男生更是拚命違反穿著規定。「嬉皮」就是一群蔑視編制,穿著垮褲的「暴徒」。女生面對的則是性愛問題。逼迫女生穿著保守,被認為是一種方法,可以保護、也保持年輕女生的性;而年輕女生,同時負有責任要控制年輕男生的性。那次集會結束之後,女的輔導主任,在穿堂攔住了卡蜜拉,對她說:「我完全瞭解你在尋求自主,可是你這樣做會有點模糊焦點。你有男老師,學校也有男學生。」
「只顧著盯著我胸部的男老師,也許你們就不該聘任。」卡蜜拉這樣回了一句,輔導主任說她們可以以後再談。而這個「以後」一直遙遙無期。
事情已經過去三個月了,卡蜜拉還是很憤怒。她說:「真相就是,無論我穿什麼,一個禮拜上課五天,我就會有四天被噓、被瞪、被上下打量、還被摸。你就只能接受上學就是這樣。我無法控制我的體態,每次我站起來削鉛筆的時候,總是有人在討論我的屁股,這讓我超級分心。可是男生卻不會遇到這樣的事。男生在走廊上走的時候,不會有女生跟在後面嚷嚷著:『喂,男生,你的小腿看起來很棒!你的小腿很火辣。』」
卡蜜拉說得對,某些男生會假設女生的身體生來就是讓他們評論—甚至讓他們觸摸—想幾時摸、想怎麼摸都可以。如果要挑戰這種假設,只有直接跟男生說大白話。
前一年,某女中有一群男生建立了一個 IG 帳戶,目的是「曝光」校園裡「那邊那個咩(THOTs)」,這個詞,意思是「那邊的那個妓女(That Ho Over There)」(每個世代似乎都會發明一個霍桑筆下紅字等級的新字眼—例如穿得少的女人、蕩婦、淫婦、婊子、騷貨、妓女等等之類—這些字眼都將女孩子的性給妖魔化)。
這群男生從女孩子的 IG 或推特帳戶裡下載(或者在走廊上偷拍)照片,再打上字幕,說明這個女生「據傳」的性史;所有被挑出來的女生都是黑人或拉丁美洲裔的,卡蜜拉就是其中之一。
「這真的很冒犯。」她表示:「有一段字幕寫的是『我看你敢不敢上她,好好享用一番。』我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到學校去。」她提出正式抗議的時候,學校來了四名警衛,將她帶到一間屋子裡,問她網站上說的事情,她是不是真的做了。因為她覺得受到侮辱,所以此事就暫時擱下。於是 IG 帳戶最後慢慢消失不見,犯罪的一直也沒被逮到。
無論是在網路上或真實生活中,卡蜜拉的事情都不是個案。另外有一個女生,在鄰近的加州馬林縣一所高中就讀低年級,她是排球校隊,她告訴我足球隊的男生怎樣利用練習的機會,聚集在露天座位區,騷擾她的隊友,在女生蹲弓箭步準備要吊球時,嚷嚷著「好讚的股奇!」gooch,市井字典裡的俚語,指會陰。(巧的是,小女孩穿著排球短褲的特寫背影照,在網路上起碼有幾百張。)
根據舊金山的一個高年級生描述,某次她去芝加哥參加一場暑期新聞菁英班,才剛抵達沒幾天,男生就開始建立他們的「蕩婦圖」,依照「想要硬上的程度」順序,來評論他們的女性對手。
那個女生告訴我:「女生被惹毛了,但是我們不能抱怨那些個暗示,對吧?如果你在他們的名單上,而你抱怨了,那你就是假正經;如果你根本不在名單上,卻抱怨了,那就表示你很醜。你要是抱怨他們性別歧視,那你就是個缺乏幽默感的臭女性主義者,要不就是個女同志。」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有《男孩與性》(Boys & Sex)、《灰姑娘吃了我女兒》(Cinderella Ate My Daughter)、《等待黛西》(Waiting for Daisy)、《流動》(Flux)、《校園中的女學生》(Schoolgirls)等探討年輕女性的作品。佩吉也是《紐約時報》特約撰稿人,並曾於《大西洋》、《紐約客》、《今日美國》等各大雜誌發表文章。她在TED的演講,觀看次數已超過四百萬。她目前與丈夫和女兒住在北加州。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