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建議,軍情局應該轉型為軍文兩用單位,從民間擴大招募文職人員投入情研、情報行政領域的工作,不必拘泥年齡和體能的僵化要求。(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之前媒體報導軍情局再次傳出人事風波,顯示出軍情局仍深陷內部人事風波的困擾而難以完全專注於情報工作本務,在在凸顯軍情局需要轉型、革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月前筆者在網路媒體發表〈引進外部專業意見 才能有效改革軍情局〉,建議成立調查委員會針對軍情局的現況、工作成效、內部運作等各層面進行調查,並給出改進的作法和方向。不過就目前軍情局的情況,筆者不揣冒昧再對此一議題提出個人之見解,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有識者提出更好的見解,讓各界對於軍情局的改革能形成共識和給出具體的方向。
筆者在本文所提出的數項改革建議如下:
一、如何重振諜員情報。
二、讓適任者執掌軍情局。
三、軍情局重新直屬國防部。
四、重塑其公眾形象。
五、改進其對外徵才方式,提供讓新進者能為之久待的職場環境。
六、改成軍文兩用單位,擴大進用文職人員。
筆者將在下列分別加以詳述這些建議。
要如何重振諜員情報?以目前中國民族主義高漲、看似國力上升的今日,要期待諜員情報能夠像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那樣,自中國體制吸收到如劉連昆、邵正宗、劉廣智等高階層協力者恐怕不易。再加上過往軍情局前往中國及鄰近國家蒐集情報的幹員遭到逮捕的情況(如2006年兩名軍情局官員在中越邊境遭綁架的案例),使得軍情局在針對中國進行諜員情報任務上投鼠忌器。
不過,也並非完全沒有機會,如曾在心戰單位服務的何姓中尉就指出中國黨國體制在看似堅不可摧的背後,社會上仍然有許多裂痕、不滿。但是也正如他所批評的軍方情報單位忽視蒐集人文、社會情報,造成心戰單位、軍情局無法互助而影響政治/情報作戰的成效。如何改正這些缺點,加強這些情報單位的協調、拉闊情報單位的情報眼界是非常重要的,軍情局應該思考如何結合心戰單位、外部的中國情勢研究者,共同找尋出未來重新對中國進行諜員情報任務的切入點,並思考相應的支援措施。
過往許多擔任軍情局長者是因為軍方主事者的「長官意志」而出線,但是許多時候並非適任人選,不僅是被批評缺乏情報專業,在行事作風也出現任人唯親、無心局務等爭議,造成內部的許多問題,近年來軍情局主事者的爭議也是肇因於此。
如何讓適任的人選執掌軍情局?之前筆者曾在網路媒體發表的拙文<從軍情局爭議看我國情報機關首長的任用問題>提出數個建議,如軍情局局長的遴選過程,應該讓軍情局內部選派代表參與其中增加其投票份量,並且和相關可能出線人選分別先行晤談,了解其對於軍情局業務的想法作為投票依據;此外,在尋覓軍情局局長人選上,不應該再出現「情報素人」的情況,相關人選都應該要有參與情報事務的資歷(如各軍種參二、駐外武官、含駐非邦交國代表處之軍事協調組組長或曾在軍情局服務者)。
前任軍情局長劉德良被論者肯定是近年來歷屆軍情局長表現最佳者,正是因為他在軍情局、國安局等情報機關服務的資歷,使他能就相關業務有所了解而減少磨合期。反之,由缺乏相關經驗的「情報素人」出任此職,則很容易出狀況,過去已經有過不少例子,軍方主事者應該從過往歷屆軍情局長的表現、作風中得到結論和教訓。
依照目前的情況,主事者應該思考,與其讓軍情局跟參謀本部陷入相互抱怨「參謀本部只在乎戰術性情報、軍事情報」和「軍情局提供的情報不是參謀本部想要的」的困境,倒不如讓軍情局不再由聯二情報次長室督導,重新改成直屬國防部。讓軍情局提升為戰略單位負責通盤性的戰略情報,而讓參謀本部聯二專責戰術性軍事情報。
但是軍情局也必須在組織、任務等許多層面作出相應的改革,才能負起戰略情報蒐集的職責。
過去不少有識者關於軍隊體制再造的討論都曾談及此事,如前立委鍾紹和等人共著的《向統帥報告-新世紀國防建言》就曾提出這樣的建言。主事者倘若要讓軍情局重新振作,那麼讓軍情局重新直屬國防部,並推動相應的改革,使軍情局和參謀本部兩不相誤,會是一個可以討論的方案。
過往軍情局對於其公眾形象是疏離的,軍情局自身所想提供給公眾的形象始終是定格在戴笠跟中日戰爭的作為,而公眾對於軍情局的形象卻深受戒嚴時期的印象所影響,如江南案等等,這種反差讓軍情局和今日台灣社會一直有著距離和隔閡。
但是這種脫節的現狀繼續下去是不利於軍情局的未來,軍情局主事者有必要思考如何重塑其公眾形象,使其與時俱進。
雖然軍情局在徵才的腳步是較國安局來得積極,但是在提供有志者的相關資訊仍然是過於保守,甚至有避重就輕的情況,2013年媒體對於軍情局招考說明會的報導相信到了今日仍然未有太大的改變,而這種作法只是增加新進者跟機關的磨合期。
再者軍情局封閉的職場和經常加班的壓力讓不少新進者難以適應,過去就有網友在PTT論壇對於機關內的職場環境有所抱怨,而過去也出現新進人員因為不適應情報工作以及經常加班的壓力,但是受限於錄取後 5 年內不得離開,最終選擇棄職出走英國,而造成當事人面臨司法起訴及軍情局形象受損的雙輸結果。
今日年輕世代對於生活品質、職場環境都還是有所期望和要求,在國外不少情報機關都已經注意到這個趨勢並著手改進,如日本情報機關也積極朝這方面改進以招攬民間的有志者,之前本人在網路媒體的拙文<情報機關如何吸引人才:日本情報機關招募手冊的啟示>就這方面作了評述,值得軍情局主事者參考。
之前曾有識者建議主事者應考慮由文人出任軍情局局長或副局長以利軍情局改革,這個建議值得主事者參考,不過,在任命文人出任軍情局高層之前,必須先改善國防部文職人員進用比例偏低而無法建立專業文官力量的現況,才能如美國國防情報局、日本防衛省情報本部那樣能夠由專業文官出任前述情報機關管理階層的環境。
而軍情局應該轉型為軍文兩用單位,從民間擴大招募文職人員投入情研、情報行政領域的工作,不必拘泥年齡和體能的僵化要求;即使是法國的同類型機關「軍事偵察局」內部工作人員都有超過百分之十的民間文職人員,那麼軍情局應該也可以朝這個方向推動變革,但是應該避免如國安局那樣因為軍文待遇不同所引發的不平衡現象。
上述的淺見只是個人對於軍情局未來改革方向的一些看法,不見得是最佳的解方,不過,今日的軍情局是已經到了必須變革的關鍵時刻,正如西德記者荷利(Heinz Höhne)跟索林(Hermann Zolling)在1970年代合著的《西德情報局》對於當時西德聯邦情報局(BND)困境的描寫:「 聯邦情報局必須經過一次重大的改革及整頓,它的生命才能持續下去」
這句話同樣適用在今日的軍情局。
※作者為情報體系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