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見的黑暗角落 一年5千件兒少性侵、女性占76%

上報快訊/陳品佑 2021年05月12日 16:16:00
兒少性侵案佔佔總件數6成,平均一年就發生約5000件兒少性侵。(資料畫面/陳品佑攝)

兒少性侵案佔佔總件數6成,平均一年就發生約5000件兒少性侵。(資料畫面/陳品佑攝)

據衛服部統計,性侵害的受害人在18歲以下未成年中,兒少就占總件數6成之多,平均一年就發生約5000件兒少性侵,其中女性兒少約佔76%,男性兒少佔24%。

 


衛服部於5月10日舉辦「性好有你-兒少性不當對待論壇」,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注兒少性侵害議題,論壇中提及,兒少性侵害案件中,有近8成是認識者所為,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羅燦煐教授與資深臨床社工督導洪文惠督導指出,兒少性侵害本質上除了犯罪之外還附加了權力與控制,兒童因先天上的弱勢處境仰賴大人的照顧與情感依附,加上兒少被教導要聽大人的話,使得某些大人得以利用照顧關係取得信任後,進而做出性不當對待行為。

 


羅燦煐進一步指出,性侵害對被害人造成的影響不分性別,但在傳統印象之下,多數家長與親師對男童受性侵害的警覺性不足,且兒少在未理解生理構造差異下,性侵的被害經驗會導致兒少於成長過程中對於性別與人際關係產生更多困惑,更需要介入給予輔導。另在兒少發生合意性行為時,往往家長也會基於對於「性」的固著觀念,抱持著女性即為被害人而堅持提告,不僅加深親子間的衝突,更於無形中再度將女性變為弱勢的一方,羅燦煐提醒,兒少之間的合意性行為應歸類為教育輔導而非法律問題,更需加強的應是親子溝通。

 

(熱門點閱:還沒3級警戒!單周再1起群聚就達標 5人聚會禁令不含「辦公」)

 

另外在數位化的今日,兒少習慣透過網路拓展人際互動,也讓別有居心的網友有機可乘,因此衍生出私密性照片,導致性勒索、性誘拐等新興數位暴力出現,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執行秘書長劉昱均提醒家長與老師,與兒少宣導如何預防網路暴力時,除強調「不要」之外等規範性語句外,也能嘗試告訴孩子,拍私密照或上傳私人訊息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風險,讓孩子自主思考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黃健助理教授則指出,往往於這些性侵案件中,被害者往往會因羞愧而不敢求助,國外亦研究指出多數這類被害人並未揭露遭受性侵害的事實,或是延遲多年後才敢開口,而多數被害人優先求助對象是身邊的朋友而非正式的社福系統,面對要不要透漏時,高達8成的求助者會出現擔心甚至是自責的情緒,因此如何營造友善的求助環境,將會是及早介入案件幫助被害人的關鍵因素。


針對性暴力問題,與會專家一致呼籲,家長與親師們應翻轉自身對於「性」的傳統觀念,並保持「去汙、去神秘化」的態度,秉持對身體隱私權的侵犯就是性侵害的觀念,才能營造受害兒少,去勇敢面對與揭露的友善環境。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