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趁疫情大外宣 華春瑩反諷西方研究「感覺像是種肯定」

國際中心 2021年05月13日 14:30:00
國際記者聯盟12日發布報告《新冠故事:揭開中國全球策略》。(擷取自中新社、IFJ官網)

國際記者聯盟12日發布報告《新冠故事:揭開中國全球策略》。(擷取自中新社、IFJ官網)

中國近來致力於藉疫苗外交、大量文宣提升國際形象,國際記者聯盟(IFJ)12日發布報告,呼籲新聞從業者得保持警惕。《紐約時報》10日已援引報告說法,稱中國正建構全球性媒體欲左右輿論,中國外交部隔天立即回應,「這世界不只有《CNN》與《BBC》」!

 

接受疫苗贊助,報導自然美化中國

 

該報告名為《新冠故事:揭開中國全球策略》,由澳洲墨爾本大學講師林幕蓮(Louisa Lim)等人撰寫,其中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間、向全球50國共54個記者工會的問卷,證實疫情期間,中國藉鋪天蓋地轉發國家訊息美化自我形象,特別是對疫苗贊助國。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56%受訪者認為,疫情爆發後,國際談及中國的報導內容有朝正面方向描寫、特別是在歐洲國家與接受中製疫苗贊助國。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9年簽屬一系列媒體協議後,持續受到中方示好的義大利媒體《安莎社》(ANSA),一天甚至轉發高達50則《新華社》文章。而朝負面撰述者則是24%,以美國媒體的說詞最不友善。

 

若以報導敘事說法簡單分為:「中國迅速行動對抗新冠肺炎、其醫療外交,對其他國家帶來幫助」、「中國在疫情爆發初期封鎖消息,是導致全球疫情大爆發原因」與「其他」三類。有受中國贊助國家,便有63%民眾認為主流媒體報導為第一類正面資訊。而未受幫助國家,則是60%民眾認為報導偏向第二類負面描述。

 

研究也指出,中國在大舉建構全球媒體影響力,藉由記者培訓計畫、贊助旅行及推廣內容共享協議,散佈中國官媒內容、使中文正向報導深入各地新聞生態圈,且北京作法遠比莫斯科縝密,還增加為非英語系國家量身訂製內容,同時藉由取消外媒駐中記者證,使他國僅能仰賴官媒獲取中國資訊。

 

此前,歐盟對外行動署(EEAS)便已發布報告,直指中俄兩國遵循零和邏輯,操縱官媒假打擊西方疫苗假消息,而中俄至今一概否認,中國還曾試圖阻止歐盟發布研究,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也反控歐盟、刻意針對俄國釋出報告。

 

 

批西方對《新華社》存政治歧視、意識型態偏見

 

對此,中國官媒小報《環球時報》說法與他國媒體大相逕庭,稱報告並未擺脫西方對中國或中媒的意識形態偏見,但也承認「2020年『中國在全球媒體報導中的形象提升了』」,《環時》特別挑出報告內容,「在部分國家,中國被視做最準確新冠訊息來源,表明中國對全球敘事的影響越來越大」。

 

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紐時》報導時稱,「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元,在媒體領域,不應只有《CNN》與《BBC》」,而《新華社》跟各國新聞機構合作,與《路透》、《美聯》等單位沒什麼不同,不能因為《新華社》屬於中國社會主義國家,就予以否定,「這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型態偏見和政治歧視」。

 

 

「按報導邏輯,《新華社》、《中國日報》屬於中國政府,服務14億中國人民的利益,那麼《CNN》屬於壟斷私人資本的媒體,服務的是極少數人或者利益團體利益,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

 

華春瑩直指,美國業界有《紐時》等媒體,官方又通過《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將撥出3億美元用以打壓中國消息、無限期延遲或拒簽20多位中國記者簽證,新華社駐美記者也被迫於5月1日返回中國,實為無理打壓。中方發言人趙立堅當時也回應「這是美國一直以來作法」。

 

中方認為,相比《偽聖美國》一書提及西方媒體與政府、資本之間的關係,中媒為官方說話應不算什麼,且中國做法基本算是合理回應,還說「報告認為中國加大傳播對中正面敘事,感覺像是對我們中國新聞工作者的一種肯定」。

 

報告撰寫者林幕蓮12日特別回應華春瑩,「所有記者都同意多元聲音,中國別於其他國家之處在於,他堅持只能講一種故事」,此前已有18名記者遭中驅逐,並表示西方媒體長期面對財政困難,中國免費提供、用於填補報導空缺的內容,有如久旱逢甘霖。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