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地專欄:澄清幾個對治療Covid19的誤解—負壓隔離病房與方艙醫院不是最重要的

林韋地 2021年05月19日 12:30:00
所謂方艙「醫院」,但其實那只是primary care,並不是醫院secondary和tertiary care的規格。(湯森路透)

所謂方艙「醫院」,但其實那只是primary care,並不是醫院secondary和tertiary care的規格。(湯森路透)

關於Covid的治療,我覺得需要釐清的觀念是「負壓隔離病房」,在大爆發的情況下,負壓隔離病房其實對治療並沒有什麼幫助,其數目也不是非常重要。負壓隔離病房真正適用的對象是高殺傷力的傳染病,像SARS,Ebola這種,Covid明顯不是。台灣之前是案例很少的時候可以每個個案放負壓隔離病房,當案例一多,就不需要也沒有幫助。

 

在大流行的時候要做到節省醫療量能,最重要的就是確實做到分流,也就是輕症或無症狀者,特別是年輕力壯的低風險者,自己在家隔離。歐美國家都是這樣,自己在家十天沒事就出來自由活動了,我在新加坡機場看過非常多自己痊癒毫無後遺症的患者。

 

要減少死亡率,真正需要的是有呼吸輔助和加護病房和呼吸疾病專業病房,所以這些床位都應該留給真正的重症者,如果不需要的人住進去都是浪費(也要考慮到排擠其他重症疾病的效應)。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建大型的集中隔離中心,也就是所謂方艙「醫院」,但其實那只是primary care,並不是醫院secondary和tertiary care的規格。亞洲價值喜歡這種做法,因為亞洲人喜歡被監控,有種安全感,有事可以隨時叫得到待命的醫護人員,然後社會不相信個人,怕確診者自己亂跑。所以馬來西亞一開始也有建,但很快就案例太多床位不夠了,所以就改叫輕症者留在家了,然後華文網民就開始出現一堆謠言政府不理人民死亡得了新冠「肺炎」也放在家等死之類,或那個誰誰誰確診了還跑來跑去好可怕,這就是社會素質的問題。

 

而新加坡去年那時候一天一千多例,在短期之內建起好幾個大型隔離中心,因為爆發的地方是移工宿舍,新加坡的移工宿舍是集體住的,不是一人一房,是不得已的做法。而移工集中起來由政府直接管理比較容易,(宿舍不是政府直接控制),可以給予比較好的伙食,生活條件和醫療照護,所以移工都很樂意。

 

台灣現在所有確診者還是住院,但只要案例再一直增加,防疫中心就要面臨決策的選擇,是不是要建大型隔離中心,還是讓輕症確診在家隔離,這應該要早做決斷,並且和公眾說明。要考慮到有些人和父母一起住,要確實隔離會有困難,要徵召飯店做防疫旅館在最壞情況量能也不夠。

 

如果案例再一直增加,防疫中心就要面臨決策的選擇,是不是要建大型隔離中心,還是讓輕症確診在家隔離?(湯森路透)

 

防疫其實很多時候是政治問題,民進黨政府的威信一直建立在防疫的成功上,但疫苗取得困難施打進度緩慢結果導致今天大爆發,柯文哲醫生專業加上強勢威權領導風格,對台灣這種華人社會其實很受用,可以明顯觀察到台灣社會民心風向的變化,(停電則是另一個因素)。民進黨政府接下來的做法會是關鍵,包括對疫苗取得和施打的進度和疫情惡化的防疫佈局,以及經濟上的紓困措施,需要給予公眾更明確和強力的訊息。

 

※作者為醫師、《季風帶》發行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