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2號管線。(湯森路透)
美國即將解除對俄羅斯通往德國「北溪2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的制裁,該項目已完成95%以上。
拜登上任時曾誓言,與前總統川普相比,不會在美國面對俄羅斯侵略時,陷入難以作為的窘境。《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但拜登不願冒著與跨大西洋盟友德國發生裂痕的風險。
美國務院一面反對「北溪2號」,卻一邊向國會遞交解除制裁的報告。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指出,這是俄羅斯「有害」(malign)項目,可能加深歐盟對俄國的能源依賴,促使烏克蘭更易被侵略。
Stunning. In defiance of U.S. law, Biden is actively helping Putin build his pipeline.
— Ted Cruz (@tedcruz) May 18, 2021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is shaping up to be the most pro-Russia administration of the modern era. https://t.co/3FwjiIILEc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指出,國務卿布林肯強調美國承諾與盟友合作,以抵抗俄羅斯的威脅,並表達反對「北溪2號」的立場。
然而,作為德國部署的重要能源管道,茲事體大、難以「說廢就廢」。拜登政府與德國陷入棘手的狀況,根據美國《Axios》爆料,美國官員甚至作出結論,若要強硬終止「北溪2號」開發,唯一方法是「制裁德國的終端用戶」。
隨著美國國務院19日向國會提交解除制裁的報告,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同日指出,此舉為「有建設性的行為」,顯現拜登政府考量到美德建立的友好關係。
#UPDATE US President Joe Biden's administration on Wednesday waived sanctions against Nord Stream 2, the Russian-controlled builder of a Russia-Germany gas pipeline, which Washington has called a geopolitical security risk https://t.co/5BSdsj3nhe
— AFP News Agency (@AFP) May 19, 2021
俄羅斯總統普京一直在尋求天然氣輸入歐洲的模式。光是俄羅斯天然氣在烏克蘭的經濟效益,每年就可以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稅收。
除了金錢上利益,俄羅斯的其他意圖也成隱憂。俄羅斯在2014年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後,長年支持烏克蘭東部反政府軍,也是歐美對俄祭出多項制裁的原因。
《德國之聲》指出,俄羅斯公司Gazprom外,德國的Uniper、Wintershall,法國的Engie,荷蘭的Shell,以及奧地利的投資者,共同在北溪2號中擁有股份。
U.S. to waive sanctions on firm, CEO behind Russia's Nord Stream 2 pipeline -source https://t.co/PfDYGeNpOU pic.twitter.com/FQGfu6bF2x
— Reuters (@Reuters) May 19, 2021
Biden reportedly drops bid to block controversial Russian-German Nord Stream pipeline https://t.co/f2DNFuImQ2
— The Washington Times (@WashTimes) May 18, 2021
與拜登同黨的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批評,解除制裁無法抵抗俄國對歐盟的侵略,敦促拜登政府「看清現實」( rip off the Band-Aid),即時撤回該項決定,回歸原本國會的制裁方案。
參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里契(Jim Risch)砲轟,此為「給普京的一個大禮」,選在拜登與普京峰會之前撤回制裁,「會削弱美國的影響力」。
眾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籍議員麥考爾指出,普京政府得以完成北溪2號,有賴於拜登政府選擇讓它發生,「有可能加深歐盟對俄國的能源依賴,使烏克蘭更容易受到俄羅斯侵略,讓普京的財庫擴充數十億美元。」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has reportedly decided to shield the Putin ally oversee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ord Stream 2 pipeline from sanctions. That’s a huge mistake. | The Editors https://t.co/Ho9gGeQFoU
— National Review (@NRO) May 19,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