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對400例「校正回歸」作出解釋,這400例是因為檢驗與行政作業上塞車才檢出。(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22日除公布321確診個案外,還有公布400例「校正回歸」,新名詞民眾看了霧煞煞,也引發質疑。對此,陳時中解釋,這400例是因為檢驗與行政作業上塞車才檢出,將這些分別「校正」回5月17日至21日的個案數,其中17日最多,至於塞車情形,雖然還沒完全排除,但已大量的解決,希望希望能即時清倉,檢驗越快時間差越少,疫情掌握越好。
根據指揮中心公布,5/16原206例,校正後245例;5/17原333例,校正後406例;5/18原240例,校正後325例;5/19原267例,校正後359例;5/20原286例,校正後360例;5/21原312例、校正後349例。
記者問到,到底何謂校正回歸?若有延誤的話,為什麼不是隔天公布,一口氣在周六宣布,是否與股市休市有關係?
陳時中對此回應,指揮中心沒想到這樣的情況,一向是「多少的情況,說多少的事情」,前幾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有跟大家說明過,通報有塞車情況,那為了因應這些情況,把這些20幾向欄位簡化到8項,如此一來申報就會增快,跟股市沒關係。
陳時中說,這段時間不論是資源的準備、採檢站的成立、快篩安置、醫院及相關的清空,都耗費相當多的人力,這些上軌道後,再加上申報程序簡化,速度就加快,把相關累計的案件報出來。
至於有記者提問加上22日確診的321例與400例校正回歸,是否可以統一寫增加721例確診個案呢?
陳時中說,這樣寫是相對不正確的,因為確診不只是一個數字,它要傳達一個數字代表的意義,那這個數字才有意義,若22日照著正常程序的確診個案就是321例,校正回歸的400例必須要「回歸」至各日的確診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