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形象,是否是真正的?(pixabay.)
我們的數位自我,隨著虛擬現實的興起而不斷加強。我們成為數位文化的公民,並且變得社會化,我們透過網路、分裂與自我隱藏,以一種高科技的形式存在著。我們日益擁抱「我們是數據」的想法,而我們離開網路後等於沒有自我,只不過是連結之外的遺跡。我們已沒有明顯的前台與後台,只有數位平台,我們可以在上面展現自我或隱藏自我。
隱藏在此一智慧生活背後的,是一股未經監控的力量在指引我們的存在與行為。企業已發展出精密的科技來利用我們的數位自我,這包括運用經過量身訂製的「虛擬自我」來影響你的行為與購買選擇。就這方面來說,我們已進入一個毫無法紀的數位空間,其中隱藏著危險與剝削操弄的勢力。我們在這個沒有規範的網路空間中行走,很輕易就會忽略我們的自我仍與社會多所連結。
至關重要的是現代資本主義的支配權將式微,改由美麗的新世界(後現代數位世界)取而代之。自我變成了複數和線上的形式,供我們「智慧地」控制。我們可以發揮創意來變化這些身分,創造第二、第三或第四個人生。我們成了一個以上身分的網路人物誌(cyber-personas),透過各種角色表達廣泛的人類情緒與主體立場,有時是溫馨打氣的臉友,有時是惡意匿名的網路酸民。凝聚這一切身分的交集,是我們都會受到外部監控,以及被有利可圖地利用。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流動的社會,智慧型手機無所不在,數位通訊更是改變了我們的相處之道。因此,資本主義必須架構社會相關科技,來配合並利用生機蓬勃的行動科技。我們已見證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崩塌,公領域變得為私人擁有,私領域卻反而變成公眾之事。社交媒體讓你的僱主與政府能夠更了解你,甚至比你還要了解你自己,然後利用這些資訊來牟利。這也正是著名的監控理論專家克斯蒂.鮑爾(Kirstie Ball)所說的「全面消費監視」,將消費者的喜好與企業的利益相結合。
由此反映這些數位自我的完全暴露,是以市場為基礎的目的與研判。我們已進入「數位透明時代」,而「我們數位自我的人格變得可供任何有興趣的人觀看,所透露的資訊遠多於面對面的交談,而且也比我們所希望的更為精確」。數位自我所受到的威脅不僅在科技層面,從中所產生的資訊都可以用來獲利與提升生產力。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人類已回到過去游牧時代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可以輕易穿越浩瀚的網路空間,我們已將世界縮小,能以電光石火的速度橫越地理彊界。網際網路是我們發掘不同文化、觀點和興趣的護照,我們的數位自我就是與各種不同聲音和觀點交流的通道。然而,我們不斷留下的數位軌跡正破壞著這些流動性。我們必須持續管理這些網路上的「足跡」,從發布的內容到觀看權限的設定。那些在生活上經歷過戲劇性改變的人,像是變性者,都需要密切監控自己過去與現在的個資。自我的數位監視,如今幾乎已成為後現代高科技時代共通的特性。
這也代表我們已進化為「後人類」(post-human),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數據軌跡與數位追蹤。有人批評資本主義剝奪人性、把我們變成創造利潤的機器,若真是如此,我們就會記得資本主義 2.0 是數據化。我們就像滿載著資訊而且持續不斷更新的船舶,可供數據挖掘善加利用。我們獨特的人格使自己價值連城,我們的個人特質因此商品化,成為客製化產品,在廣大的全球線上市場推出。
監視系統與終極監控是現代建立本體安全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監控提供了具體可行的辦法,定期強化一個人的身分。透過具體可行的辦法,一個人能更有效地收集自己的相關數據,並監控其進展,不斷提醒自己:「這就是我」。利用手機計算每天攝取的熱量和走路步數,等於每天提醒自己想變得「健康」。每天為三餐拍照,並上傳到社群平台,等於向自己與他人證明,你是個「吃貨」。不斷掌握最新新聞,並在網路上和人爭論,強化你關心政治與外在世界的身分。
因為凡走過、凡做過都會被一一記錄,所以建構自我時,既留下了個人資訊,同時也把自己市場化。複雜的演算法不停收集你個人的數據,迎合並滿足你的個人偏好。例如利用谷歌快速搜尋可去哪兒度假,結果出現海量的旅遊資訊與優惠。在手機上查看你最愛球隊的比賽分數,結果廣告商在你得知球隊贏球或輸球之後短短幾秒,立刻向你出售該球隊最佳球員的球衣。幾乎你瀏覽過的所有網頁,都會再次坐實並強化你過去的身分選擇,同時也提供你其他選項,說不定正中你意,讓你對其不離不棄。
這種數位監控與記錄擴大了以下的可能性,亦即可利用這些數位化產生的身分得到更深層的本體安全感。所有身分都可以被利用,即便你對某事只有一丁點興趣,都會被數位科技記錄下來,然後反售給你,只是多了一個新包裝。一個人對自我的搜尋似乎沒有盡頭。當代人追求生理與心理上的安全感,過程都會被記錄並加以分類,這些資訊可以被你自己與廣告商輕易存取。
關於自己是誰、想變成什麼樣子,潛藏各種可能性,這些都必須被完整記錄與審計,以便符合效率及利潤的要求。在其下支撐這個社會力的,是針對此目的所設計的整個文化系統。從智慧技術到社群媒體乃至大數據,每一項都在鼓勵主體把自己打造成有價的市場我。當代資本主義最偉大的產物,說到底是我們自己。
作者簡介
彼德.布隆(Peter Bloom)
英國公開大學(Open University)人民與組織系的系主任及資深講師,REEF(Research into Employment, Empowerment, and Futures)研究團隊的共同創辦人。
除了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學術著作之外,也曾在國際和國內頂級媒體上發表作品,包括《華盛頓郵報》、《衛報》、《獨立報》、《新政治家》、《周刊》(The Week)、對話網(The Conversation)、開放民主網(openDemocracy)等。
近來擔任BBC一系列節目的首席學者顧問,包括BBC廣播四台、BBC廣播二台以及近期的電視紀錄片《矽谷的祕密》(The Secrets of Silicon Valley)。
譯者簡介
王曉伯
曾任職國內主要財經媒體國際新聞中心編譯與主任多年,著有《華爾街浩劫》、《葛林史班:全世界最有權力的央行總裁》(合著),譯作包括《我們為什麼要上街頭?》、《海森堡的戰爭》、《小王子的寶藏》、《向領導大師學激勵》、《群策群力的領導智慧》等。
鍾玉玨
臺大外文系畢,夏威夷大學傳播系碩士。譯作涵蓋政治、經濟、心理、管理,譯有《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跑出全世界的人》、《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我的人生:柯林頓傳》、《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等(以上為合譯);《如何縮時工作》、《從Q到Q+:精準提問打破偏見僵局》、《發掘你的微細領導力》、《用心休息》等。
※本書擷取自《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