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香港賀歲片是很多人過去的美好回憶(翻攝自豆瓣)
就像好萊塢總會趁著聖誕假期推出以聖誕節為主題的電影,「賀歲片」也是華語世界在農曆春節的必備傳統,全家大小趁著過年期間一起進到電影院觀賞電影,是很多人的美好回憶,而這個片種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賀歲片的起源地:香港
目前公認的賀歲片鼻祖,是1981年由許冠文自編自導自演的香港電影《摩登保鑣》。這部描述一群保全如何對抗刻薄上司的喜劇片,反映了當時香港許多底層人物的心聲,在春節期間上映後,以17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為年度冠軍。
1980年代正值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編導人才與明星都是輩出。各家電影公司無不在農曆春節期間拼盡全力,推出各種卡司堅強、適合闔家觀賞的電影來搶攻票房。其中《最佳拍檔》系列、《五福星》系列和《富貴逼人》系列,都是直到現在大家都仍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
到了1990年代,香港賀歲片幾乎都由兩個名字主宰:周星馳與成龍。
周星馳在1990年以《賭聖》一片奠定他無厘頭喜劇巨星的地位後,幾乎年年在香港電影賣座排行榜上都可以見到他主演的作品,而且其中有不少都是在農曆春節期間上映的,諸如:1993年的《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1994年的《破壞之王》、1995年的《齊天大聖東遊記》、1996年的《大內密探零零》、1999年的《喜劇之王》……等。
動作巨星成龍在1970年代末首度西進好萊塢失敗後,於1980年代再度返回香港並重振聲威,在銀幕上總是打得熱鬧的他當然不會從賀歲檔缺席,1988年的《飛龍猛將》、1991年的《飛鷹計畫》、1993年的《城市獵人》、1994年的《醉拳2》、1995年的《紅番區》……甚至到了2017年的今天,仍有他參演的賀歲片《功夫瑜伽》上映。
中國賀歲片的突飛猛進
早年中國並沒有賀歲片的概念,電影院在春節期間都會關門休息,直到大年初三才開始營業。所以當成龍電影《紅番區》在1995年春節期間引進中國時,並不被業界人士看好。結果該片卻意外爆紅,以一張電影票兩元的價格,賣到破億的好成績。
1997年,馮小剛與葛優合作,拍出了中國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賣座達3300萬人民幣,正式掀起中國拍攝賀歲片的風潮,之後他又接連兩年推出了《不見不散》、《沒完沒了》這兩部賀歲電影,票房表現都相當優異。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變成全世界都無法忽視的龐大電影市場,農曆春節也成了電影公司眼中的黃金檔期,許多打破賣座紀錄的電影都是在這個時間推出的。目前中國影史票房冠軍《美人魚》(33億人民幣)即是2016年的賀歲電影。
台灣賀歲片的衰退與再起
台灣方面,在1980年代,有不少製作公司會在春節期間推出賀歲片與香港電影對抗,其中以朱延平與許不了合作的笑鬧喜劇為最大宗,其餘還有浪漫愛情電影、大場面大爆破的戰爭電影等,類型相當多元。大導演侯孝賢的處女作《就是溜溜的她》是1981年的春節檔電影,由鳳飛飛主演,在台北賣破千萬票房。
進入1990年代後,台灣電影產業陷入長期低迷,連帶的也看不到本土賀歲片。直到2010年由鈕承澤執導的《艋舺》在春節檔上映,全台票房達2.6億新台幣,才正式宣告台灣電影重返賀歲檔。
之後台灣電影就未曾在賀歲檔缺席,其中又以豬哥亮主演的豬式喜劇電影最受歡迎,他在2013年主演的《大尾鱸鰻》全台票房4.28億,是台灣影史第三賣座的本土電影,今年賀歲檔也有他的新作《大釣哥》。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