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轉移焦點或魚目混珠的方式,竟讓所謂認知作戰的「加害者」與「被害者」關係錯置。(湯森路透)
有個邏輯再簡單也不過,可以指責別人當下犯下的過錯,即便無限上綱或極端政治化,也不可能移除自己的問題或是轉移問題的本質。如果刻意混為一談,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政治動機。
林姓網友在網路上反串五毛或藍營人士,散佈不實言論,不論他的動機或PTT內群體互動的認同生態為何,其所製造的恐慌與社會對立不僅跨越了言論自由的底線,更衝擊了民眾對政府防疫的信心,他自己必須承擔應有的法律與道德責任。
藍營或柯粉為何無限上綱在這個議題上大作文章?因為可以在要求民進黨概括承受的同時獲取政治暴力,這種「民進黨操控網軍,透過1450監控或帶政治風向」的說法早在去年卡神的爭議已有效果,因為可以直接指控蔡英文發動一場由上而下的輿論戰。
更關鍵的是,透過轉移焦點或魚目混珠的方式可以讓所謂認知作戰的「加害者」與「被害者」關係錯置,中共真實的銳實力攻勢或對台三戰作為從來沒發生過、所謂中國認知作戰是西方世界與民進黨政府炮製出來抹黑中國的謊言。這種說法不僅試圖替中國與台灣親中勢力洗白,同時也讓民眾忽視了疾管家、教育部等平台造假的事實,甚至失去對政府政策的信賴感。
另一方面,仔細觀察這位反串網友的言行後,才會發現他所擁有的激進矛盾網路性格,如果不從他們的語境「對症閱讀」,很難理解這群人「扛著綠旗砍綠旗」的訴求。
這就是某些人標榜「為反而反」立場。他們瞧不起擁有資源的當權派,總覺得權力使人腐化,執政必然導致墮落。講浪漫點叫「托派」,就是主張不斷革命論。被史達林整肅的托洛斯基認為停頓下來就是對革命背叛的「右派」,在這些人眼中民進黨的執政就揚棄理念理想成了標準的「資進黨」。
時髦一點的說法則是「後現代」,他們厭惡「二元對立」的後設敘事論述脈絡,例如精英與民粹、民主與極權、正義與邪惡這種具有絕對性的認同;更痛恨權力匯集所形成的「中心」或「宰制地位」,為了找回理想的初衷,只好標榜自己的邊緣地位,用盡戲謔的方式去進行解構、全中心的工程,反串不過是一種正反合辯證性角色轉換的過程。
講的虛無一些,這群人就是左膠,每天花最大的力氣去檢證政黨或政治人物「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最諷刺的是,他們的行動能力至多停留在嘴砲反串這個層次上。不客氣地說,在PTT這個虛擬世界中,台灣不知道發生政黨輪替、統一戰爭、核災毀滅多少次。
麻煩的是,一旦角色扮演過了火、反串上了癮,甚至穿越虛擬與實際的那條邊界後,這對政治實體構成了干擾,特別是在疫情吃緊且謠言滿天飛的時候,這種行徑將成為箭靶甚至成為真實玩家進行「反反串」的機會。
還有,曾經支付林先生薪水的不是綠營中央黨部而是眼球中央,這個單位似乎火力全開也未曾對民進黨留情過,硬要把眼球說成黨政扈從組織可能是最荒謬的事,但是國民黨上下正樂此不疲,彷彿中了頭彩,真心沒想到台灣真正的威脅是對岸與病毒。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