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與真相。(Pixabay)
馬克.吐溫說過,世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據。」數字透過不同的排列方式,不僅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還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斷語。收入統計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與收入與財富有關的謬論很多,舉幾個例子來說:
一、除了富人之外,美國人的收入已停滯多年。
二、美國中產階級的規模愈來愈小。
三、多年來,窮人愈來愈窮。
四、 公司高階主管的薪酬過高,損害了股東與消費者的利益。
即使是「富人」與「窮人」這種大家廣泛使用的名稱也很少有確切的定義,且用法常常不一致。例如,所謂的「富人」通常是指擁有大量財富的人;然而討論「富人」時所用的多數統計資料,大多與財富的累積無關,而是取決於某年分的收入流動。同理,「窮人」通常是根據目前的收入來定義的,而不是根據他們累積或沒累積多少財富。收入與財富不僅概念上有所不同,在「誰分別擁有多少收入與財富」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例如,收入低但不算貧窮的人,有下列幾種情況:
一、有錢男人的妻子及有錢女人的丈夫。
二、 有錢的投機者、投資人、企業主,其事業剛好面臨不景氣或甚至虧損。
三、 年中從高中、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的人,他們畢業第一年的收入是翌年的一半或更少。
四、 職涯剛開始的醫生、牙醫,以及其他獨立的專業人士。剛開始他們尚未累積足夠的客群來支付辦公室與其他費用,因此收入無法跟幾年後相提並論。
五、 仍與父母同住、無須支付租金的富家子弟,或是住在他處,探索各種可能、打零工、做低薪的基層工作,或在慈善事業、政治圈當志工的人,但生活開支由父母負擔。
六、 退休者。他們的收入雖然比較低,但因為有自己的房子,不必付房租或房貸已經付清。他們的資產通常比年輕人多。
多數人在談論「窮人」時都不會想到這些人。但統計資料無法區別目前收入低的人和真正貧窮的人。真正的貧窮是一種持久的階層,他們的生活水準將持續低落多年,甚至終生,因為他們缺乏收入或財富,無法過上更好的生活。同理,目前收入前一○%或前二○%的人中,多數的人不見得富裕。真正的富人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收入與財富的最高階層。收入的統計資料大多是呈現某個時間點的快照—那個結果與長時間追蹤同一群個人的統計資料截然不同。
例如,一九七五年收入最低二○%的美國人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在未來十六年的某個時刻也將進入收入前四○%之列。換句話說,某年的收入屬於「窮人」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後來的收入將排在全美的前五○%。這並不是美國獨有的現象。
所得稅申報單的資料顯示,近來美國人也有類似的狀況,甚至變動更大、細節更詳盡。一九九六年有申報所得稅的二十五歲以上人群中,最初處於收入底層二○%的人,二○○五年的收入增加了九一%。同時,一九九六年收入在前一%的同類人群中,二○○五年的收入減少了二六%。簡而言之,媒體與政壇一再提到「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情況,與所得稅資料所顯示的情況正好相反。然而,這兩種情況都建立在準確性毫無爭議的官方統計資料之上。
兩者的差別在於,一組統計資料(例如人口普查局的資料)比較的是某收入階層的收入在過去幾年間的變化,而另一組統計資料(例如財政部的所得稅資料)則是比較某些個人多年來的收入變化。關鍵的差異在於,個人會隨著時間經過,從一個收入階層移到另一個收入階層。一九九六年到二○○五年間,美國國稅局(IRS)追蹤的人中,有半數以上移至不同的層級。所得稅申報者中,收入最底層的二○%裡,有很多人在十年內收入多了幾乎一倍,他們後來就不再屬於收入底層了。同樣地,收入前二○%的階層中,也有很多人在那十年內收入縮減了約四分之一,他們後來就跌出最高收入的階層。
大家可能會認為,那些收入前一%的人,尤其是前○.○一%的人,肯定屬於歷久不衰的富人階層。
然而,事實上,財政部的所得稅申報資料顯示,一九九六年排名前一%的人中,超過一半的人在二○○五年已經不屬於前一%了。一九九六年排名前○.○一%的納稅人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到了二○○五年就不再屬於前○.○一%的頂層了。造成收入激增的原因很多,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在某一年把某個人推升至那個超高的收入階層,例如賣房、獲得遺產、把累積多年的股票或債券變現,或在賭城贏了一大筆錢。但那些事情並不保證那些人會維持那樣的收入水準。這世上有真正的富人,也有真正的窮人,但是對收入階層的「快照」統計資料很容易讓人嚴重誤解富人與窮人的數量。比較統計類別(此例中是指收入階層)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比較真實個人隨著時間的變化是不同的,因為那些個人會從一個類別轉移至另一個類別。
⋯⋯
儘管許多人把老人描述成勉強度日的人,但在美國社會中,以七十歲至七十四歲者為戶長的家戶,平均財富是所有年齡層最高的。雖然戶長六十五歲以上的平均家戶收入,不到戶長三十五歲至四十四歲的平均家戶收入的一半,但前者的平均家戶財富幾乎是後者的三倍,甚至是戶主三十五歲以下的家戶財富的十五倍以上。45戶長六十五歲以上的家戶收入中,僅有二四%是盈收(earnings,可能是工作或投資賺的),五七%則來自社會福利金或其他養老金。這表示,以「盈收」為基礎的「收入分配」統計資料嚴重低估了老人的收入。他們實際的收入是「盈收」的四倍。
這甚至還沒有把老年屋主透過「反向房貸」(reverse mortgage),利用房屋淨值所獲得的資金算進去。抵押房屋所獲得的貸款並不算收入,因為這些貸款將由他們死後的遺產償還。但是,就經濟現實面來說,把房屋淨值轉化為現金流後,即使這筆資金不計入收入統計資料,它的作用也跟收入一樣。
儘管美國媒體與政界把老人描述成深陷貧困、為了省錢就醫而不得不吃狗糧的人,但二○○七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貧窮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此外,這些老人中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不到二%。老人的收入之所以會低於平均水準,是因為許多人已經退休,但他們絕對不算貧窮。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中,八○%要麼是屋主,要麼是購房者。這八○%中,就二○○一年而論,他們每個月的平均住宅成本僅需三百三十九美元,包括房產稅、水電費、維護費、共管公寓與社團費(對住這種公寓的人來說)、房貸(對尚未還清房貸的人而言)。這些人的住宅中,八五%有空調。48這個年齡層不僅住宅成本較低,而且退休者不用通勤上下班,少了日常交通費及其他費用。
老年人的醫療費用往往比較高,但他們的淨支出要看其醫療保險(包括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所覆蓋的範圍而定。無論他們的淨生活成本如何,他們的經濟狀況若要與年輕群體相比,都不能只比較平均盈收,甚至不能只比較平均收入。
當前收入的統計資料不僅對「窮人」的定義不明確,對「富人」的定義也不明確。很少統計會以具體的金額(無論是財富還是收入)來定義富人,界定的方法往往是以某個百分比(例如最富有的一○%或二○%)為準。此外,對「富人」提高課稅的法律,幾乎都是對特定的收入階層增稅,而不涉及財富的累積。但是政客或媒體認定的有錢人,其收入往往遠低於多數人認定的富人。
⋯⋯
媒體、政界、知識分子常說,最底層二○%的家戶「愈來愈落後」高收入階層。這個意思並不是說任何實際個體愈來愈落後,因為隨著時間經過,最底層二○%的多數人會晉升到更高的收入階層。此外,即使一個抽象統計類別落後其他的抽象統計類別,不見得代表人均實質收入下降,對於那些短暫屬於該類別的人來說,也是如此。收入底層二○%的家戶在整體收入中的占比,從一九八五年的四%下降到二○○一年的三.五%,但這並未阻止底層這些家戶增加實質收入—這還不包括一九八五年至二○○一年間脫離底層的個體。
即使論及的「富人」真的是指那些擁有大量財富的人(而不是談當前收入高的人),很多的說法或假設也不正確。至少在美國,多數富人不是因為繼承財產而致富的。一九八二年,《富比士》雜誌首次發布了四百大富豪排行榜,靠繼承財富上榜的人僅占二一%。也就是說,這些富人中,近五分之四是自己白手起家賺到財富的。到了二○○六年,《富比士》的四百大富豪中,僅不到二%是靠繼承上榜的。
儘管俗話說「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但二○○八年全球財產逾十億美元的富豪人數,從一千多人減至不到八百人,美國百萬富翁的人數也從九百二十萬人下降至六百七十萬人。
作者簡介
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
一九三○年出生,美國著名保守派經濟學家。
曾任教於康乃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並在華府著名的智庫城市研究所任職。現任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索威爾的研究領域甚廣,包括福利經濟學、教育、政治、歷史、種族關係,以及兒童發展等等。他是芝加哥學派的代表性人物,時常被描述為黑人保守派。索威爾站在自由主義保守派立場撰寫文章,迄今出版三十幾本書,寫作主題範圍涵蓋種族、族群、教育和決策的社會政策、古典和馬克思經濟學,以及殘疾兒童的問題,廣受讚揚。
一九九〇年獲得美國企業研究所頒發的法蘭西斯.鮑伊爾獎(Francis Boyer Award),並於二〇〇二年得到美國國家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肯定其在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學術領域的成就。美國知名歷史學家約翰遜(Paul Johnson)稱讚其為「美國最重要的哲學家」。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MBA。曾任職於西門子公司與花旗銀行,目前為專職譯者。
※本文摘自《謬誤與真相:保守派經濟學家如何戳破執政者的美好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