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麵之父來自台灣! 安藤百福端上「日清雞汁拉麵」躍升國際舞台

喬治.索爾特(George Solt) 2021年06月14日 15:00:00
日本的滋味。(Pixabay)

日本的滋味。(Pixabay)

編按:現今隨處可見、一沖泡就能立馬果腹的即時泡麵,在1958年二戰後,由日本人安藤百福成功發明,堪稱「時代的產物」,沒想到他其實來自台灣,泡麵更是發想自中華拉麵麵攤⋯⋯

 

速食拉麵在日本及全球各地的普及化,安藤百福功不可沒,不過他身為速食拉麵發明人的事實卻多少出現了些爭議。一九五五年,一間名為松田產業的小規模公司就已推出一款名為「味付中華麵」的商品,遠比日清公司推出的雞汁拉麵還早了三年。然而,松田產業當時並未取得專利,而該項產品也因為銷售不佳的關係在推出幾個月後就面臨停產。該公司(後改名為優雅食公司)接著又在一九五九年推出速食麵「寶貝拉麵」,後改名為「寶貝明星拉麵」――這是一種不需要加水就可以吃的酥脆麵點心,至今仍在日本市場販售。儘管如此,一般人還是認定安藤百福的日清公司是第一家推出速食拉麵的公司。

 

然而,這則關於松田產業的另類故事其實不太常被人提及,說明了歷史書寫本身就是一場政治角力,書寫者透過建立、過濾與架構事實,替換掉與之有所衝突的歷史

 

――

 

安藤百福於一九一○年出生在台灣,原名吳百福。他原本在叔父於大阪經營的紡織公司當學徒,而他也因為家族企業的關係,與政府及金融界高官熟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內閣總理田中義一。在二十二歲那年,安藤百福利用父親留給他的十九萬日圓遺產在台灣創業,同時經營多家紡織工廠。他在自傳中這麼寫著:

 

假如當年的時機一直平穩下去的話,我真的不覺得自己有機會開發出速食麵的生意,偏偏當時的情勢就是越來越糟。一九三八年,《國家總動員法》正式頒布,隔年一九三九年又公布《國民徵用令》,一九四一年再推《國家商品控制令》。紡織業真的很難自由經營下去了……

 

我開始從事立體投影機的製造,後來當空襲越來越猛烈時,我就在兵庫縣的山區買了二十五公頃的地開採煤礦。我把整座山變成煤礦場,營利所得都在戰後帶回大阪,也讓自己得以保有扎實的經濟基礎。當時我也投資建設並銷售兵庫縣的營房,這個產業應該可以算是當今組合屋產業的前身。其他像是精密機械與飛機相關零件的產業經驗,還有其他數也數不清的生意,我都做過。

 

安藤百福在戰後獲得大筆保險理賠,不過卻在經濟高成長期因為經營速食拉麵未成而破產。他在成功經營速食拉麵前,也從事過其他與食品相關的生意:

 

創立日清食品的契機是在一九四八年九月萌發。我當時以五百萬日圓在泉大津市創立一家名為「中交總社」的公司,據說當時是戰後資本額最高的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四九年,我將公司名改為「SUNSEA殖產公司」並遷址到大阪。那間公司的營業項目非常多,從食品貿易到批發都有。我在一九五八年時研發了雞汁拉麵,這個產品一推出後,我就將公司名改成「日清食品製造」。

 

戰前在台灣經營紡織業,戰時經營軍火與能源產業,戰後才開始經營大規模食品製造業,安藤百福累積資本的模式,反映出日本一連串歷史變動下為大規模資本持有者斷裂而生並創造的生意機會。同樣的狀況下,美軍占領勢力也為安藤百福這樣的大型資本持有者保留且強化其專屬的特權,更將這樣的行徑視為美國促進日本經濟生產以對抗蘇維埃勢力的貢獻(儘管美軍勢力在一開始採用了權力分散的手段)。

 

外交歷史學者夏新華(Michael Schaller)曾清楚談到,許多日本企業領袖在政府宣布投降時,都已經預見到這樣的長期後果:「日本外交大臣藤山愛一郎當時仍是一位企業家,他回憶當時:『當我們得知將是美國(而不是蘇維埃政府)占領日本時,很多企業家都紛紛開香檳,舉杯慶祝新企業家時代的來臨。』」

 

美國的糧食救援也為安藤百福這樣的企業領袖製造與政府緊密合作的機會,並且能夠利用完善的配送管道行銷公司量產的商品,這同時也意味著高收益。此外,安藤百福表示,自己與農林水產省以及厚生勞動省官員會面的結果,也是他研發速食拉麵的主因之一――當時除了學校午餐已供應的麵包,官員也在極力尋求其他美國進口小麥的使用方式。他這麼寫道:

 

在我開始討論世界第一款速食麵──雞汁拉麵之前,我想要先說明一件與當時背景相關的事情。

 

當我還在製造與行銷營養補充品「Becycle」的時候,當時有很多與工作相關的機會可以拜訪厚生省。日本在美軍占領期間所獲得的美國糧食援助其實根本不夠。日本人得要吃小麥、吃玉米──想活下來就什麼都得吃。厚生省的工作項目之一,就是要鼓勵對麵粉不甚熟悉的日本人消費美國小麥。厚生省派出很多宣傳車在各處掃街,呼籲民眾多吃麵包。

 

我每次看到那種宣傳車時,心裡都會對於麵粉只能用於製作麵包的方式感到不滿。麵包在那個時候也是學校午餐的主食。

 

我在前面已經提到自己的信念是――文化、藝術與文明的基礎就是飲食。這意味著一旦飲食習慣改變了,我們就等於放棄了傳統與文化傳承。我認為改吃麵包就等於在適應西方文化,而我也以這個論點挑戰政府代表。

 

「你們為什麼不鼓勵民眾消費傳統的亞洲麵食呢?」我問對方,但那位政府官員只是點點頭表示聽到了。然而,拉麵與日本烏龍麵在當時還是相當小規模的產業,也沒有任何渠道可以將美國過剩的麵粉有規畫地製造成麵條並加以配送,而欠缺適當的製造設備最終也成了繼續發展的瓶頸。

 

那位政府官員建議我,假如我對於這個想法如此熱衷,那我就應該自行研究。這個建議後來就變成了我的動機。

 

安藤百福創造速食拉麵的興趣也因為豐沛的美國小麥而持續邁進,而他也有意要將這些便宜的美國食物補給轉變成速食麵後,再配銷進入超市通路。學校午餐制度也是速食拉麵得以被發明出來的另一個關鍵。學校午餐制度是由美軍占領當局所發起,內容仿造美國的學校午餐計畫,尤其營養指標的訂定更是如此。很多像是安藤百福這樣的大規模食品供應商都將學校午餐制度視為大量銷售速食的管道,但是這項計畫始終沒有成形。

 

安藤百福的故事說明了美國進口小麥與速食拉麵的發明之間的深度關聯。他試圖將拉麵納入學校午餐制度的想法,也顯示出這樣的通路收益對於大規模食品製造業者至關重要,而與政府之間的友好關係,更是業者建立配銷通路時不可或缺的要件。總而言之,大規模進口廉價的美國小麥,是促進速食拉麵在日本高成長期發展的關鍵,而許多像是日清食品這樣的公司,成功地將便利的生活型態推銷給年輕與新中產階級,亦功不可沒。

 

安藤百福在自傳中聲稱,正因為速食拉麵的發明,才能將進口麵粉製作成麵條,而不再是只能做成麵包,因此日本飲食文化才得以被保存下來。他在自傳中不斷重複這個論點,而這樣的說詞也可以在日清食品位於東京新宿區的圖書館常設展中見到。這種將速食拉麵的發明設定在對抗西方強權、以捍衛亞洲文化自主的框架之下的論點讓人耳目一新。然而,一想到這道料理的主要成分是美國小麥時,還是不免讓人重新審視這個論點――畢竟大量進口美國小麥的舉動,造成日本稻農相當大的傷害。

 

――

 

不論是成長規模與產品獨特性,日清食品公司的表現都相當出色,不過該公司得以成功的原因,與其他日本大型食品公司有許多相似之處──也就是在那段期間藉著人口與生活規畫的變動乘勢而起。正因為這樣的關係,日清食品公司不論在企業架構、生產規模、企業間合作、廣告與拓展海外市場上,都是日本企業在一九五○年代末期至一九七○年代的代表。

 

一九五八年,安藤百福的公司「SUNSEA殖產公司」――也就是日清食品公司的前身,在大阪市高檔的阪急百貨舉辦試吃發表會並且造成轟動。雞汁拉麵被包裝成健康又營養,而且只要兩分鐘就可以上桌的正餐。一包雞汁拉麵只要三十五日圓,這個價位相當於當時去中式餐館吃一碗拉麵,價錢也大概就在三十五到五十日圓之間。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安藤百福開始將雞汁拉麵成箱鋪貨到大阪的批發市場,而那天在一九八○年代就成所謂的「拉麵日」,日清食品公司也在這個時期躍身進入全球食品加工市場。

 

 

作者簡介

喬治‧索爾特(George Solt)

197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後隨父母遷至美國。2009年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學等校,現為獨立研究學者。研究領域為當代日本史,主要著重於當代日本政經轉型與社會再造之間的關聯,近期的第二研究主題為當代日本的博奕史。

譯者簡介

李昕彥

荷蘭鹿特丹大學文化經濟碩士。現旅居德國,從事中英德口筆譯。譯作有《慍怒》、《不只是消費》、《別跟狗兒搞曖昧!人狗相互信任、成長的祕密》、《對話伍迪艾倫》、《繼承人生》、《風靡全球!原始飲食法》等書。

 

※本書擷取自《日本的滋味:異國勞工食品、國民料理、全球文化符碼,一部日本戰後拉麵史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