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情報圈必須正視自己與社會主流的隔閡

局外人 2021年06月16日 07:00:00
仍然抱持「因為反中而搞不了情報」的情報圈人士,應該思考自己和台灣社會主流的隔閡。(圖片由軍情局提供)

仍然抱持「因為反中而搞不了情報」的情報圈人士,應該思考自己和台灣社會主流的隔閡。(圖片由軍情局提供)

月前有曾任職軍情局的讀者「有心人」投書〈改革軍情局 別輕易談裁撤裁併〉對於筆者先前拙文〈引進外部專業意見 才能有效改革軍情局〉給予諸多回應,對此,筆者深為感謝「有心人」的寶貴意見和不吝回應筆者拙文。
   

不過,對於「有心人」投書的論點,筆者也想對此提出個人的看法,希望能作為「有心人」跟關心情報事務的有識者們參考。

 

關於「近年我們仇中反中也激起對岸仇台意識」的說法
    

首先是關於「有心人」認為近年軍情局對中諜員情報的成效不佳,要歸因於「近年我們仇中反中也激起對岸仇台意識」,這種倒果為因的論述其實可見於不少資深情報圈人士,但是這些資深情報圈人士顯然未認知中國官方民族主義和數位極權的膨脹才是激起台灣社會民意抗中保台的意識,倘若說台灣的例子還不夠,那麼香港近年來的政治變化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況且,從國際情報界的例子來看,例如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Mossad)在阿拉伯國家、伊朗的諜員情蒐活動,透過「假旗」行動(偽裝成第三國情報機關)、從敵方體制從中探詢出不滿體制者加以吸收等作法可資借鏡,今日中國黨國體制看似民族主義高漲且堅如磐石,但是內部仍然是充滿矛盾和裂痕,對中諜員情報其實仍有開展行動的空間,但是要引入更多的新思維、構想在對中諜員情報的規劃上。
   

事實上,殘留在情報界的黨國意識形態和大中華主義讓情報界跟台灣社會主流產生隔閡,這已經不是秘密,筆者之前在網路媒體發表的〈面對房間裡的大象 正視情報界的國家認同問題〉對於此一現象有粗淺的探討。仍然抱持「因為反中而搞不了情報」的情報圈人士應該思考是否該將自己和台灣社會主流的隔閡投射在情報事務的觀點上。

 

機關首長的任用問題
   

至於第二點機關首長任用的情況,「有心人」文中這段話「非專業首長自應融入團隊、理解業務、善用專業!唯這事只能靠有權用人的高層處理,不必多言了!」是可以體會其無奈。
   

不過,從過往的例子來看,不少高層跟非專業首長很多時候是權位考量重於情戰本務,根本無心於此,也未顧及這些作為對於局內業務和士氣的影響;與其消極的盼望高層跟非專業首長能尊重專業、專注局務,或許局內人員及退休幹員該思考如何發出聲音要求高層對於局長遴選的方式作出改變,使能者居之,不再讓軍情局成為高層空降無情報專業的親信的踏腳石,以避免過去受到不適任首長領導的覆轍重演。

 

軍情局和電訊發展室的合併問題
   

「有心人」文中第三點反對軍情局和電訊發展室合併,「有心人」認為是筆者的改革意見,不過,可能是筆者在拙文中表達的不夠完整讓「有心人」誤會了,筆者在〈引進外部專業意見 才能有效改革軍情局〉文中是將軍情局和電訊發展室合併的可能性作為外部調查委員會檢討的選項之一,但是並非一定主張軍情局非得和電訊發展室合併不可。

 

蔡英文於2018年視察軍情局。(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而事實上,已經有香港華文媒體《亞洲週刊》在〈台灣軍情萎縮 影響情報外交〉一文引述情報圈人士說法提過這個構想,雖然這個構想遭到批評將會對未來和友方的情報交換造成影響;這顯示出軍情局和電訊發展室合併的想法在情報圈早已有之,倘若要維持軍情局和電訊發展室分立的原狀,「有心人」等局內人員及退休幹員可能需要提出更有力的論述說服情報圈跟國安決策人士乃至於公眾。

 

談軍文共用
   

「有心人」文中第四點認為情報機關軍文職共用不宜,特別是升遷上造成的軍文不合問題,事實上情報機關軍文職共用引發的差別待遇一直都是為人所詬病的問題,特別是國安局等軍系主導的情報機關。
   

而「有心人」指出的「最其讓人厭惡的,就是由軍轉文後還在岐視文官的!」的心態也的確存在於情報界,但是這種心態是該導正還是任其繼續存在成為軍文關係緊張的根源?相信有識者都清楚答案,情報機關大量引入文職是今日國際情報圈的趨勢,與其擔心軍文不合,倒不如思考如何改善情報機關軍文職差別待遇的問題。


與國安局合併諜員業務
   

「有心人」文中第五點不贊同將軍情局的諜員業務和國安局合併,認為今日國安局的諜員業務受限於非專業領導而難以維持原有水準,更難以吸收軍情局的諜員業務;誠然,今日我國情報界許多部門單位受到非專業領導的影響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過關於國安局、軍情局兩個情報機關諜員業務是否該合併或者維持分立,應該是一個可以提供有識者討論、辯論的開放式議題。
如何找到合適人選參與改革
   

「有心人」文中第六點認為倘若組成外部調查委員會,恐難以找到適合人選。不過,在今日國際情報圈運用外部調查委員會做為情報機構改革的作法已經是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在台灣情報圈採取這樣的作法應該是可行的。至於人選方面,除了監察院、學術界之外,從軍方、情報圈等遴選風評良好的卸任退休官員一同組成調查委員會,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而這樣的作法如果成功建立起來,對於推進軍情局在內的情報界改革會是一大助力。


必須打破社會和軍情局之間的隔閡
   

「有心人」在文章的第七點感嘆軍情局的貢獻不為社會所知曉,除了過往該機關的機敏性質讓社會對於該機關的印象始終朦朧而充滿隔閡,也在於該機關對於如何打破社會和該機關的隔閡做的太少,這一點該機關其實可以在不必透露機敏資訊的情況下,透過退休幹員的經驗分享或鼓勵出書的方式,適度的讓社會了解該機關的貢獻並消弭隔閡,也可以推廣情報知識和激勵有志者投身情報工作。

 

結語
   

媒體報導筆者的拙文引起軍情局內部與退休情報員議論,事實上,筆者在先前拙文〈引進外部專業意見 才能有效改革軍情局〉就指出組成外部調查委員會的作法只是筆者個人意見,並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有識者為軍情局的未來找出方向,至於要採取何種方式?是合併或維持分立現狀?這是開放式的議題,並無預設結論。
   

包括軍情局在內的台灣情報界過去太少為公眾所了解、關注,因此許多內部問題外界無從了解,也不清楚如何改善,筆者希望以個人的粗淺之見,能夠讓更多人關注、議論情報事務,進而消弭軍情局、情報界和公眾之間的隔閡,讓公眾能以更理性持平的態度去看待軍情局乃至於情報界及討論情報事務,相信這樣的良性循環發展是「有心人」等情報圈有識者都樂見的。

 

※作者為情報體系觀察者

關鍵字: 軍情局 裁撤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