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永添專欄:運-20、直-20、轟-20、殲-20

紀永添 2021年06月17日 07:01:00
四款軍用機包括運輸機、直升機、轟炸機與戰機,都以20為編號,將組成解放軍未來的空中作戰主力,替換大批的舊型軍機,(合成圖片)

四款軍用機包括運輸機、直升機、轟炸機與戰機,都以20為編號,將組成解放軍未來的空中作戰主力,替換大批的舊型軍機,(合成圖片)

中國近年來大舉造艦,包括驅逐艦、兩棲登陸艦、航空母艦等接連下水,引起外界的極大關注。不過,在軍用航空器的領域,中國也投注了非常多的心力,多個重大計畫都已陸續見到成果。包括代號「鯤鵬」,由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所研發製造的運-20(Y-20)大型運輸機;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所生產的直-20(Z-20)中型通用直升機;目前仍是最高機密,從未曝光,可能也是由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所負責的轟-20(H-20)長程戰略轟炸機;已經開始小批量服役,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整合主導的殲-20(J-20)匿蹤戰機。這四款軍用機包括運輸機、直升機、轟炸機與戰機,都以20為編號,將組成解放軍未來的空中作戰主力,替換大批的舊型軍機,可說是中國空軍擺脫過去長期使用俄系裝備的重要里程碑,對台灣的威脅不言可喻,值得仔細觀察其後續發展情況。

 

中國空軍開始擺脫長期使用的俄系裝備

 

中國過去曾接收與仿製多款前蘇聯的軍用運輸機,後來進一步參考An-12中型運輸機,發展出運-8(Y-8)多用途戰術運輸機。運-8服役多年,並在近年發展出改良型的運-9(Y-9),也是目前解放軍各種電子偵察機、海上巡邏機、遠程干擾機的載台。不過在大型運輸機方面,一直是中國最大的缺憾,畢竟國土廣大的中國迫切需要一款載運量更大的長程運輸機,以支援鐵、公路運輸不便的地區,如西部戰區底下的新疆軍區與西藏軍區。之前解放軍曾經從不同管道引進20幾架的伊留申-76(ll-76)運輸機,並考慮仿製,不過伊留申-76的技術較為過時,當時中國也無力生產大型發動機,最後胎死腹中。近幾年中國積極向外發展,對於大型預警機與空中加油機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擁有自己的發展載台,變成中國最積極的目標,這也讓運-20的計畫起死回生。

 

運-20與伊留申-76的血源關係較淡,反而更神似美國的C-17全球霸王III型(Globemaster III)戰略運輸機。(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從目前已曝光的照片與資料來研判,運-20與伊留申-76的血源關係較淡,反而更神似美國的C-17全球霸王III型(Globemaster III)戰略運輸機。C-17這款軍用運輸機的最大特點,是具備戰略運輸機的高酬載量,卻擁有戰術運輸機的短場起降能力,是過去美軍支援伊拉克、阿富汗戰區的重要利器。中國的運-20在設計上仿製C-17並不令人意外,其貨艙大小與酬載能力應該也緊追在C-17之後,但是否具備C-17的短場起降能力,仍有待觀察。不過運-20在曝光後,已經參與過多次的空運任務,除了在武漢因疫情而封城時,緊急運送醫療物資支援外,也曾運送疫苗到東南亞國家,展開疫苗外交,展現了中國在擁有大型戰略運輸機以後的優勢。運-20的航程較運-8與運-9長,讓解放軍的軍事投射能力大幅提高,目前已生產的數量可能已接近50架左右。

 

C-17的短場起降能力令人引象深刻。(攝影:陳愷巨)

 

過去中國受限於大型運輸機的數量有限,與伊留申-76運輸機機隊的老化,很難跨過台灣海峽發動大型空降作戰。這種情況在運-20逐步服役後將會改變,同時這也代表一旦解放軍成功突襲台灣的機場,佔領未受破壞的跑道,並維持一條安全的空中走廊後,將能空運大批的人員與裝備,增援攻台的兩棲部隊。這樣的能力一樣反映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已在多個人工島礁修築跑道,除了供進駐的戰機使用外,在有必要時,運-20也能立刻載運增援部隊抵達,讓中國更有信心掌握南海情勢。近日,中國派遣伊留申-76與運-20組成的機隊,大舉飛入馬來西亞砂勞越州的鄰近空域,讓馬來西亞皇家空軍派遣戰機緊急升空攔截。姑且先不論中國此舉背後的政治動機,就軍事上而言,已證明空中運輸能力的強化,讓中國的影響力進一步延伸,直抵南海的最南端。

 

直-20仿自美國的UH-60黑鷹直升機

 

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所生產的直-20,則是仿自美國的UH-60黑鷹直升機,是一種供三軍使用,可以擔任各種任務的中型運輸直升機。過去解放軍一樣是使用俄系直升機居多,目前仍有許多Mi-8、Mi-17與Mi-171在現役中。不過這些俄系直升機並不適合在高海拔地區飛行,偏偏中國西南半壁擁有大片高原山地,地面交通不便,需要直升機來擔任短程運輸任務。在過去美中關係較和緩時,中國也跟台灣一樣,從美國購得民用版的黑鷹直升機S-70C,在青藏高原使用。不過在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美國對中國展開武器禁運,中國無法再獲得新型美製直升機,也難以引進技術,因此轉而仿製歐系直升機,直-8與直-9都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只是在高海拔的操作性能上,S-70C仍無可取代,在購入的S-70C逐漸老化退役後,中國下定決心要自行仿製。

 

中國將會以直-20為基礎,發展出各種特殊用途的專用直升機。(圖片摘自網路)

 

經過多年的努力,直-20就是最後的成果。直-20在外型上與UH-60與S-70C非常神似,當然也有部份進行了修改。雖然中國照例沒有公布太多的資料,因此外界難以比較兩者之間的性能差異,不過很顯然為了讓直-20能更適應在高海拔地區的操作,有下了一番苦心。由於曾有照片拍到,直-20的全尺寸模型出現中國的航空母艦與兩棲突擊艦上,因此直-20未來應該會發展出海軍衍生型,做為海上巡邏、反潛之用,如同由黑鷹直升機所衍生出來的SH-60海鷹直升機一樣。美國這款UH-60黑鷹直升機,家族非常龐大,各種衍生型包羅萬象,除了最基礎的運輸任務外,還包括特戰支援、戰場救護、電子偵蒐、空中指揮等。可以想見中國也會以直-20為基礎,發展出各種特殊用途的專用直升機,這應該是未來直-20的最大目標,除自用外,再外銷到其它國家。

 

未見轟-20廬山真面目

 

相較於已經曝光的運-20與直-20,目前還沒有人見過轟-20的盧山真面目。不過一般都認為,中國的轟-20應該會類似美國的B-2匿蹤轟炸機,也採用飛行翼的設計,以減少雷達截面積。中國目前現役的轟炸機只有仿自Tu-16的轟-6,性能早就跟不上時代,有很長一段時間,轟-6的發展也進展緩慢,一直要到近幾年的轟-6K、轟-6N才算是有比較大程度的改良。雖然轟-6N新增了空中受油管,理論上航程不再受限,但缺少匿蹤能力,讓轟-6的戰場生存能力倍受質疑。中國為了強化其「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需要一款可以掛載空射型巡弋飛彈的長程轟炸機,才有辦法威脅美國在第二島鏈的基地,嚇阻美軍以此為跳板介入台海或南海爭端。轟-20就是在這樣的戰略需求下,開始發展,雖然目前進度不明,但極有可能已經完成首次的試飛。

 

解放軍下一代隱形戰略轟炸機轟-20的示意圖。(圖片摘自網路)

 

在之前中國建國70周年的大閱兵中,曾經曝光的攻擊-11無人機,就是採用飛行翼設計。這款由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負責研發的無人匿蹤攻擊機,已證明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擁有飛行翼的設計能力。轟-20可以視為是更大型、並有飛行員操控的攻擊-11。未來轟-20服役後,會與殲-20一起搭配,形成解放軍的下一代空中打擊主力,威脅性不容小覷。特別是運-20在成功試飛後不久,立刻就傳出將會以運-20為基礎,發展運油-20(Y-20U)空中加油機,以解決過去中國只有少量的伊留申-78(Il-78)與轟油-6(H-6U)兩款空中加油機,難以支援解放軍進行長程飛行任務的窘境。轟-20本身的性能如何,目前還不清楚,但在運油-20的空中加油下,再加上殲-20的護航,轟-20即使性能難以跟美國的B-2比肩,也能在越來越緊張的美中關係裡,扮演重要的籌碼。

 

殲-20求有再求好

 

至於殲-20則是中國期望最深的新一代匿蹤戰機,從試飛開始,即是解放軍宣傳的焦點。雖然殲-20的各項性能諸元,外界仍爭論不休,不過殲-20也符合解放軍長期以來,先求有再求好,小步快跑,一邊先服役,一邊持續改良的傳統。就目前來看,除了配備的霹靂-10、霹靂-12、霹靂-15空對空飛彈持續進化外,也已經為部份殲-20換裝中國國產的渦扇-10(WS-10)系列發動機,稱為殲-20B。這款發動機具備向量推力,較佳的匿蹤效果。中國在慢慢掌握發動機技術後,還正在進一步發展性能更強的渦扇-15(WS-15),除了可以提供殲-20更大的推力,應該也能讓殲-20具備高速巡航能力,進一步拉近與F-22、F-35的性能差距。雖然目前已服役的小批量殲-20,似乎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不過中國已逐漸掌握自己的技術,殲-20發展成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殲-20雙機表演。(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從運-20、直-20、轟-20到殲-20,我們可以觀察到幾個趨勢。首先是中國揚棄了過去外購並仿製俄系武器的傳統,改以仿製美系武器為主。這除了代表解放軍進一步接受美軍的作戰觀念,可能也暗示中國這幾年在武器裝備的發展上,有了長足的進步,認為俄系武器已無法滿足解放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擴張的野心,因為這些新型軍機,都是中國空軍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裝備,加上海軍的不斷造艦,海空並進的企圖已昭然若揭。更重要的一點,是運-20與直-20都不是第一線的作戰武器,而是支援型的運輸機,這顯示解放軍的建軍態度,已經變的更為務實,更重視後勤的重要性,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進步。對外界而言,這些支援裝備的成軍服役,威脅性並不亞於攻擊型武器,要修正過去認為解放軍運輸裝備老舊不足的既有觀念。

 

雖然就目前來看,不論是運-20、直-20,或是轟-20、殲-20,其性能在短時間內都還沒有辦法與C-17、UH-60、B-2或F-22、F-35兩款戰機相比擬。不過,中國這些新機型,即使作戰效能還略遜一籌,但在組成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後,仍有可觀的戰力。解放軍的這種企圖心,或許可以給台灣一些啟示,因為國軍長期以來的武器發展,不論是外購或自製,往往政策紊亂,人去政息,缺乏整體的思考與規劃。台灣可以直接從美國買到最先進的武器,有時卻反而成為國防發展的負面因素,因為考量到美製武器的優異性能,往往在最後放棄自製計畫。更不用說在中國的打壓下,台灣常無法即時獲得所需的武器系統。長期下來,國軍的裝備發展變的各行其是,不用說三軍聯合作戰,可能連同一個軍種,都難以配合。如此沉疴,已是國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關鍵字: 運-20 直-20 轟-20 殲-20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