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撤出阿富汗,將有助美國戰略的調整,將重心放在中國及俄羅斯。(湯森路透)
2021年4月14日(美國時間),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宣布,為了正式結束長達20年之久的反恐戰爭,美國將自5月1日起自阿富汗撤出最後的相關部隊,預計同年9月11日前完成。5月1日,美國與聯軍開始正式撤軍。與此同時,阿富汗境內恐怖攻擊活動再度興起。儘管如此,拜登政府仍堅持撤軍,並加派部隊保護撤軍,包括原本駐紮在日本的「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 CVN-76)航空母艦戰鬥群。拜登政府不受恐怖恐擊影響持續執行阿富汗撤軍任務,反映美軍全球戰略調整,持續提高對中國、俄羅斯的關注,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拜登宣示自阿富汗撤軍結束美國史上最久的對外戰爭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受蓋達(Al Qaeda)恐怖組織攻擊。時任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在10月於白宮條約廳(Treaty Room)宣布對阿富汗展開攻擊,誓言擊潰蓋達恐怖組織。雖然美軍與聯軍在初期獲得軍事上的勝利,卻因無法抓到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Osama bin Laden),並根除恐怖組織在阿富汗的活動而陷入泥沼之中。2011年,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派出特種部隊在巴基斯坦順利完成擊殺賓拉登的任務,可是因恐怖組織活動、阿富汗和平與重建等相關問題仍無法解決,因此美國及聯軍一直在阿富汗保有駐軍。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也有意自阿富汗撤軍,然而並未成功。
此次,拜登聲明美國已經達成任務,即阿富汗已經不會被恐怖組織或份子利用,當成攻打美國的基地,所以美國與盟邦將自阿富汗撤軍,並由阿富汗人自己組成的政府來領導國家。這亦是美國與阿富汗政權、美國的盟邦及夥伴談判協商後的結果。拜登更在今年4月13日致電小布希,告知美國即將撤軍的決定,獲得小布希支持,展現美國團結對外的形象。拜登選擇在白宮條約廳宣布撤軍命令,象徵美國正式結束阿富汗戰爭,一場美國史上對外派兵最久的戰爭。
華府持續監控阿富汗及國際恐怖主義發展
拜登上台後,美國仍有2,500至3,500名部隊在阿富汗執行反恐和相關任務,盟軍亦約有7,000名部隊在阿富汗地區。3月21日,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已訪問阿富汗,會見阿富汗總統甘尼(Ashraf Ghani)等有關人士,聽取各界對阿富汗情勢及美國撤軍的意見,以供拜登參考。拜登在4月的演說中闡明,儘管美國自阿富汗撤軍,但仍將持續與阿富汗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及合作,包括人道救援、軍事援助和其他合作,確保阿富汗的和平及穩定,避免恐怖組織死灰復燃。同時,美國也會繼續關注國際恐怖主義的發展,保有及重新調整相關反恐能量,防範國際恐怖主義再次興起。隔日(4月15日),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隨即訪問阿富汗,同樣與阿富汗政府高層及相關人士會面,除了重申拜登的主張外,更強調美國將會堅定防止恐怖主義在阿富汗及全球各地重新復甦。
恐怖攻擊使阿富汗的和平前景蒙上陰影
早在美國正式開始撤軍之前,美國內部就已經在擔心塔利班(Taliban)等恐怖組織及份子可能藉機滋事,阿富汗政府軍恐無力因應等情況。假若整體情勢惡化,不排除會影響阿富汗的整體安全,乃至美軍的撤軍行動。5月1日,美國與聯軍部隊正式開始撤出阿富汗。緊接著,阿富汗境內發生多起恐怖攻擊事件,包括首都喀布爾的一間女子學校,造成當地死傷人數超過百人,而塔利班等恐怖組織被懷疑涉入其中,且有向阿富汗全境擴張勢力的跡象。儘管上述恐怖攻擊事件的目標不是針對美軍及聯軍,卻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進一步,外界也擔憂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yria, ISIS)等恐怖組織及份子是否會重新進入阿富汗,並再度影響阿富汗的政治體系及生態。5月14日,布林肯致電阿富汗總統甘尼,除對恐怖攻擊事件表示哀悼之外,亦重申美國對阿富汗政權的支持。然而,一連串的恐怖攻擊事件已經使得阿富汗的和平穩定受到挑戰。
華府加派部隊護衛撤軍任務
五角大廈原本就預期恐怖組織會干擾美軍及聯軍的撤軍行動,因此派出「艾森豪」(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航空母艦戰鬥群、6架B-52「同溫層堡壘」(Stratofortress)轟炸機與數百名的陸軍遊騎兵(Army Rangers)部隊負責執行保護撤軍的任務。隨著美軍及聯軍開始撤出阿富汗,阿富汗境內再度發生恐怖攻擊事件,整體情勢轉趨緊張。5月6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加派12架F-18「大黃蜂」(Hornet)戰鬥機加入保護撤軍的行列。5月底,五角大廈證實,美軍將罕見再調動原本駐地在日本的「雷根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中東,支援阿富汗的撤軍行動。美國國防部的相關行動展現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決心。這將有助美國戰略的調整,將重心放在中國及俄羅斯,強化因應中國與俄羅斯的軍事威脅。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助理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