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水上型光電還不夠!辰亞能源將積極參與漁電共生

邱家琳 2021年07月02日 15:21:00
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廠是全球最大的海上型太陽能電廠。(辰亞能源提供)

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廠是全球最大的海上型太陽能電廠。(辰亞能源提供)

台灣地狹人稠,要找到適合裝設大量光電板的土地,相對困難。辰亞能源選擇走出不一樣的道路,透過浮動式太陽能板,在水庫與海面打造太陽能電廠,最具指標性的案場包含台灣第一座水庫水上型太陽能電廠「阿公店水庫電廠」、全球最大海上型太陽能電廠「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廠」,未來也考慮發展漁電共生與儲能系統。

 

然而,阿公店水庫電廠、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廠能順利完工,背後有個重要的推手,正是今年5月被任命為總經理的游祥益。出身機電背景的他,跨足太陽能領域約15年時間,在2016年加入辰亞能源,並擔任專案總監,經歷過各種不同規模的案子,對於工程技術、專案管理與經營地方關係等業務,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游祥益在今年5月正式升任辰亞能源總經理。(辰亞能源提供)

 

 

升任後,游祥益總經理為自己訂下新的目標與期許。他謙虛地說道,自己要跳脫以往的技術框架,而必須去思考公司形象的經營、ESG與公共關係,讓未來案件推動更順利。他也還在學習如何與地方、政府部門、環保團體與媒體有效的溝通,這是未來會面臨比較大的挑戰與需要自我突破的地方。

 

實際上,游祥益總經理的專業能力與表現也是有目共睹。為了打造阿公店水庫電廠,他與辰亞團隊拜訪了很多技術團隊與顧問,結合營造、水上工程、系統配線等領域,以灌漿水泥做成2立方公尺、重6公噸的沉錨,最後共投放106顆沉錨來固定太陽能板與浮筒,克服不能以固定裝置破壞水庫底部的限制。

 

台灣第一座水庫水上型太陽能電廠「阿公店水庫電廠」。(辰亞能源提供)

 

 

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廠的建置同樣不簡單,透過沉錨塊、浮筒與模組組裝等錨固鏈結工程,解決潮汐水位變化、當地開放不穩定水域與強烈東北季風等難題。該案場於去年11月併網發電,總裝置容量1.81億瓦(181MW),首年預計貢獻超過2.5億度的綠電,這也讓辰亞能源拿下2020年系統商安裝量第一的寶座。

 

 

加強地方經營 自我生態監測並設立太陽光電展示館

 

除了克服技術問題外,如何與居民、政府部門、環保團體等,進行在地溝通,也是推動太陽能案場很重要的關鍵。例如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廠土地屬於丁種工業用地之浮覆地,按照法規是不需進行生態評估,但辰亞能源仍定期邀請專業團隊監控生態,未來也將公開報告供予地方居民參考,說明水上型太陽能電廠是最友善環境的發電方式。

 

「取得地方信任,進行溝通,到最後產生共識,這是一個案件很重要的環節。若一開始就不被信任,即使我們講的是對的,也會被當成不對的。」游祥益總經理認為,在經營地方關係時,最重要的就是先建立雙方的信任感,後續的溝通才會是有效的,才能避免最後轉化為不理性抗爭的情況。而當地居民若有任何合理需求,辰亞都會十分樂意溝通與協調,同時也積極參與彰化當地,如漁民節等活動,達到當地居民期望的目標,與在地社區共生共榮。

 

為了減少民眾對太陽能的誤解、持續經營地方關係,辰亞能源今年規劃在彰濱工業區設立「太陽光電展示館」,預計呈現彰濱工業區的歷史沿革、當地風光民俗、太陽能模組製程、介紹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廠等內容,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綠能對台灣的重要性。

 

辰亞能源積極參與回饋彰化地方活動。圖為2021年4月在彰濱工業區舉辦的淨灘活動,共清除了234kg的海洋廢棄物。(辰亞能源提供)

 

 

未來,辰亞能源將持續深耕太陽能領域,配合政府能源政策,在水上型與漁電共生案場投入資源與開發評估,同時也將持續關注儲能系統。對於台灣未來綠電發展,游祥益總經理分析,台灣地狹人稠,要效仿國外建置地面型光電,有先天土地面積不足的限制,較為困難。因此政府積極推動公有屋頂、漁電共生,讓土地得以重複利用,目前針對漁電共生已經釋出4702公頃土地,也積極參與並評估未來的投資建造計畫。

 

至於關注儲能市場的原因,游祥益總經理說明,隨著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充電需求增加,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天然氣等對環境較友善的能源將成為主流,儲能系統也變得極為重要,才能確保電網安全與電力供應穩定。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