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市集提供)
「密閉」、「密集」、「密接」是幾乎每天都能在電視新聞看到的字眼,代表絕對要避免的「三密策略」。在一宣佈緊急事態宣言,東京、神奈川、千葉、大阪、福岡等七個被要求自肅的縣市瞬間出現了許多變化。
小本經營的店家有的選擇直接暫時不營業,有的則因撐不下去而結束營業,大部分店家則是縮短營業時間,僅提供外帶服務,像是星巴克連鎖咖啡店就乾脆選擇停業一個多月,光是東京就有三百多間分店,一夕之間全關門的景象相當「非現實」。
曾經唾手可得的一杯咖啡、經過窗外時常看到盯著筆電的客人、以及交談的外國旅客的日常模樣,都消失了。在重新營業的隔天,我立刻去買了杯外帶拿鐵,喝一口後真心認為那是能令人感到安心的味道。
另一方面,酪農業面臨因學校停課不需提供營養午餐,失去最大客群而發生供過於需的困境。
至於便利商店及超市,在必須持續經營下做足了各種防疫措施,例如在結帳區掛上透明塑膠窗簾、減少客人與店員之間飛沫傳染的機率。在排隊處貼上間隔線,拉開前後間距。
自肅生活影響了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一些平常埋首於工作的爸爸們突然得每天乖乖待在家,卻不知道該如何幫忙做家事與照顧小孩,加上小孩們無法上學,主婦得比平常準備更多人份的伙食,也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完全成為考驗夫妻的關鍵時期。
由於大家待在家中的時間變多,又不能時常與朋友及同事見面,總是靠「喝一杯」來博感情與做生意的日本人,開始流行「線上聚餐」,約好的時間一到,大家就一起在螢幕前乾杯聊天。
而無法去健身房或瑜伽教室,就改成學生們一起在自家地板鋪上瑜伽墊看著螢幕跟著做。無法去公園玩耍或野餐,那就在陽台買簡易桌椅,用手機播放喜歡的音樂,和家人享受日光浴。
在此之前,「家」對於忙碌於工作的日本人來說,或許只是一個休息與有歸屬感的地方,疫情後大家開始對家的定義有了重新省視的契機,把家裡打造成舒適的辦公室或者擺設成宛如有質感的咖啡店,讓在家的時間變得充實又療癒。事實上,疫情後願意考慮在郊區買房以及重新裝潢設計家中環境的人反而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此時也有很多企業面臨倒閉與裁員的危機,尤其是航空、觀光及飯店業者更是受到重創。員工被要求放無薪假一百天,或是公司決定暫時退租辦公室等消息不時傳入耳中。
而我因為工作性質,一直以來多是往外跑又愛旅行,因此剛開始時相當不適應,每天待在家守在電腦前,只有午休時間出門買個便當和一杯咖啡或珍奶,晚餐就盡量自己煮。這樣日復一日的日子說不厭倦是假的。有時候早上起來都不太知道今天到底星期幾,時間感變得模糊。
為了讓生活充實,減少負面情緒,因此我嘗試到空曠的河堤慢跑,除了散步曬點太陽外,也開始騎腳踏車稍微擴大移動範圍。以前因早出晚歸不曾注意過的店家就這樣一個接一個挖掘,希望透過買一杯咖啡、一個便當,以行動支持獨自營業的區域性店家們。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六日,日本政府終於解除全國緊急事態,原本關門一個多月以上的店家紛紛拉起暖簾重新營業,然而為了避免再度發生大型感染,政府仍然繼續宣導鼓勵企業能維持遠端工作或時差出勤,學校也以分散上學或縮短上課時間為主。
餐飲店大多也以社交距離設置座位,收銀台前的透明簾也暫不拆除。雖然短時間內回不了過去自由的生活,但這段自肅生活讓所有人上了一課,今後我們仍須努力做好防疫措施,保護好你我,讓東京這座城市再度恢復繁榮忙碌的光景。
在此也感謝台灣政府,在關鍵時刻放寬口罩輸出條件,讓我們這些住在國外的台灣人不再是口罩難民,還能使用有品質保證的made in TAIWAN口罩,並以身為台灣人為傲,讓世界對台灣的防疫措施豎起大拇指。
世新廣電電影組畢業,旅居東京八年的旅遊編輯&作者。喜歡看日本電影與跳上電車造訪各個城市欣賞建築及風景,散步到累了就走進喫茶店喝杯咖啡,繼續記錄觀察日本的各種面貌。
曾與UNIQLO、JR東日本、東武百貨、AOKI西服、樂天免稅、日本觀光局等日本各縣市觀光相關單位及企業合作。
出版過多本暢銷著作:
《日本人,搞不懂你ㄋㄟ》
《台灣女孩頑張れ》
《日本人,你不累嗎》
《東京美好散策》
現為日本線上旅遊觀光雜誌MATCHA中文版主編。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