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 Donate 捐款模式流程圖。(張介凡製表)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不過仍有NGO團體不但受到的影響甚小,還可以貢獻己力幫助他人,像是「社團法人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以及「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他們與其他NGO團體不一樣的地方,除了主要創辦人最初的計畫詳盡紮實,更重要的是他們提前看見長期穩定捐款的重要性,因此在「活水影響力投資」公司的牽線下,與一個全新的捐贈概念的「Light Donate」計畫簽約,明年開始、將有長期穩定的募款挹注。
長年投入偏鄉與移動弱勢接送服務的「社團法人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創辦人是侯勝宗教授,他在協會創始之初,便已經將「移動翻轉社會」的學術研究與社會倡議作為協會最重要的理念,將政府長照補助與即時派車服務管理系統結合,讓移動力較弱的高齡長者、身障朋友與偏鄉民眾獲得車資補貼;另,這些經過培訓、擁有照服員專業執照的司機,除了增加銀髮族群出門就醫率,也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尤其現在疫情嚴重,車隊也主動加入政府接送隔離者的行列,成為防疫國家隊的一環,不但沒有因為疫情擔心募款減少,反而是成為社會的幫助者。
侯勝宗老師進一步說明,其實協會在募款上一直是困難的,一方面是「一次性的捐款」用掉就用掉了,另外就是對於捐錢給計程車司機何不直接捐給最末端弱勢族群的想法扭轉,侯教授表示,雖然要魚給魚,但是魚吃完了總要教他們釣魚的方法,所以他相當期待Light Donate這個公益平台,因為這個平台是數位系統,「公開、透明、即時」,善款的每一塊錢都可以被追蹤,以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來說,它可以算出協會司機的里程數、油費、工資,執行什麼任務、幫助了多少個案等,等於「一次捐款卻有兩次性的效益」!侯教授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新的社會公益嘗試,因為對於捐款者而言,善款流向能夠被掌握是相當重要的事。
另一個NGO機構是長期投身於偏鄉教育的「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是以美國KIPP系統(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為主要教育理念,將其變身為適合台灣環境的KIST(KIPP- 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學校與培訓專案,副董事長李吉仁教授表示,目前協會已經在偏鄉承辦6所公辦民營的實驗學校,並且致力培訓具有KIST能力的師資,未來希望能將經營理念推廣給更多公立學校、並與公辦公營學校合作,讓孩子除了學習課業,更重要的是學習品格力,進而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同時也希望推展更多KIST的師資培訓,讓老師們流動率下降,活化扎根地方教育。
李吉仁教授說明,Light Donate這個公益平台的特色就是「以專案為標的」,捐款的目的清楚,使用流向清楚,創造的效益也清楚,對於許多有具體的社會創新任務但募資困難的NGO團體來說,可說是另類的捐款模式。
「Light Donate」是由「微電能源」提出的綠能公益平台,平台特色是將單筆捐款經由太陽能轉化為5年到20年的長期金流,捐款者透過平台的捐款,將發電獲利定期定額捐款給受贈機構,受贈機構因而將有長期穩定的受贈收入。「微電能源」本身是太陽能開發商,但不同於其他的綠能產業,微電將太陽視為社會大眾的共同資產,因此發展出「Light Donate來點亮數位公益平台」,也特別招攬了有在不同NGO、社會企業工作過的夥伴,足見微電對於這個公益平台的重視。
而到底Light Donate與一般的公益捐款有何不同呢?簡單來說,Light Donate可以讓微電與公益團體結合,不只在綠能投資上讓捐款者知道「自己的款項流向哪些太陽能電廠?每日發電是否達標?產生多少金流?」讓捐贈者瞭解太陽能捐贈如何延伸創造社會效益,希望把捐款的效益更數據化的呈現,除了觀者當下有感之外,也可以為長期觀測提供比較分析的基礎,看見深化的影響。
微電集團事業部專案經理黃敬恆就以「樂高理論」來解釋Light Donate公益平台,認為這個全新的捐款模式,就像是拼樂高積木,每個公益機構都是可多元重複運用的基本方塊,視問題和情勢隨時可機動性組合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善款使用更加靈活。微電也表示,希望從Light Donate平台做起,讓台灣不只是努力邁向新的能源時代,更要發展出新的公益時代,真正的讓太陽能發展與台灣共好。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