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想吹冷氣又不想加劇全球暖化? 身為消費者的你我能做的事

比爾.蓋茲(Bill Gates) 2021年07月11日 09:00:00
6月熱浪席捲全美下,一名女子在行走在紐約布魯克林大橋上陽傘得撐好撐滿。(湯森路透)

6月熱浪席捲全美下,一名女子在行走在紐約布魯克林大橋上陽傘得撐好撐滿。(湯森路透)

編按:北半球進入夏季、致命熱浪席捲各地,美國西岸尤其嚴峻,讓人再次意識到氣候議題。長年致力於研究氣候災害的比爾蓋茲說:「說來諷刺,我們為了在暖化氣候中生存而使用空調,卻可能會使氣候變遷更加嚴重。」

 

畢竟空調是靠電力運轉,所以隨著我們安裝的空調愈來愈多,就需要更多電力來運轉。事實上,國際能源署預估,到了2050年,全球降溫用電需求將成長為現在的三倍,相當於中國與印度現在的總用電量。 

 

這對飽受熱浪之苦的民眾來說是好事,對氣候來說卻是壞事。在世界大部分地區,發電仍然屬於碳密集的過程,因此大樓所使用的空調、電燈、電腦等等一切電力,貢獻了將近14%的溫室氣體。 

 

由於空調極度依賴電力,很容易計算出冷氣的綠色溢價。想要讓空調設備去碳化,就需要先把電網去碳化。這也是我們需要在發電與儲電上有所突破的另一項原因。否則,碳排放量只會不斷增加,於是陷入惡性循環:住宅與辦公室愈來愈涼爽,氣候卻愈來愈暖化。

 

幸好,我們不必苦等這些突破問世,現在就採取行動,減少空調所需電量,從而降低冷氣產生的碳排。此舉完全沒有技術上的障礙,多數人只是未購買市場上最節能的空調罷了。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目前市面上一般空調設備只發揮應有節能效果的一半,僅有最節能機型的三分之一。

 

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在挑選空調時,無法獲得完全透明的資訊。舉例來說,一台效能較低的空調可能比較便宜,但從長遠來看,因為消耗更多的電力,所以持有成本其實較高。然而,如果空調設備沒有明確的標示,消費者選購時可能無從得知(美國政府要求貼出節能標籤,但並非各國都這麼做)。另外,許多國家沒有為空調的效能設定最低標準。國際能源署就發現,只要制定政策解決這類問題,全球就可以將空調設備平均效能提高一倍,同時將本世紀中的冷氣能源需求成長降低45%。 

 

不幸的是,空調的耗電量並非問題的唯一根源。空調設備內含的冷媒,又稱為含氟氣體(F-gases),時間一久,空調老化和故障時,冷煤會一點一點地洩漏出來。如果你曾更換過汽車空調的冷卻液,肯定注意過這一點。含氟氣體是造成氣候變遷的強大因素。一個世紀以來,這些氣體造成的暖化程度,相當於等量二氧化碳的數千倍。如果你未曾聽聞,那是因為它們在溫室氣體的占比不高,只占美國碳排放量的3%。 

 

然而,含氟氣體並沒有遭到漠視。2016年,197個國家的代表承諾,要在 2045年前將含氟氣體的生產與使用減少80%以上。他們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承諾,是因為各家公司都在開發新的降溫方式,改用危害較小的冷卻液替代含氟氣體。這些想法仍處於發展的初期,距離定價還為時過早,不過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創新,也就是不加劇全球暖化又能保持涼爽。

 

⋯⋯

 

市場受供需關係所宰制,身為消費者,你可以站在需求的那方來發揮影響力。如果我們所有人各自改變購買與使用的產品,只要專注於有實質意義的改變,整體就會產生很大的作用。舉例來說,如果你有能力安裝智慧型溫控器,減少不在家時的能源消耗,那麼裝就對了。此舉也會同時減少電費與溫室氣體的排放。

 

但減少個人碳排放稱不上最有效果的事。你還可以影響市場動向,告訴市場你需要零碳的替代品、也願意付費。你只要多付錢買電動車、熱泵或素漢堡,形同表明:「這東西有市場,我們真的會買。」如果夠多人採取相同的舉動,企業就會加以因應。根據我的經驗,因應速度相當快。他們會把更多資金和時間投入於製造低碳排的產品,便有助這類產品的價格下降,到頭來也有助低碳產品的普及。這會提升投資人的信心,更願意資助正在設法創新的公司,幫助我們實現零碳排。

 

如果消費者沒有發出這類需求訊號,政府和企業投資的創新就會被束之高閣,或根本沒機會被開發出來,只因為沒有生產的經濟誘因。以下是個人可以採取的具體步驟:

 

向公用電力事業申請綠色定價方案。部分公用事業允許家庭和企業支付額外費用選擇清潔電力。美國目前有13 個州的公用事業必須提供綠色定價方案(green pricing program)。這些方案的用戶支付較高電費,以彌補再生能源的額外成本,即每千瓦時平均一至二美分,等於一般美國家庭每月平均多支出 9 至 18 美元。當你參與這些方案時,就等於在告訴公用事業:你願意支付更多費用因應氣候變遷。這是十分重要的市場信號。但是,這些方案並不能抵銷碳排放,也無助電網中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實質成長,這點只有政府政策和投資才能辦得到。

 

減少自家碳排。根據你能騰出的金錢與時間,你可以用 LED 替換白熾燈泡、安裝智慧型溫控器、幫窗戶做好隔熱、購買高節能電器,或用熱泵代替冷暖空調系統(只要確保環境的氣候可以讓空調正常運轉)。如果你是在外租屋,就在許可範圍內做出改變,例如更換燈泡,同時鼓勵房東來進行其餘的減碳工作。如果你正在蓋新家或翻新舊家,可以選擇回收鋼材,運用結構隔熱層板、隔熱混凝土模板、閣樓或屋頂輻射阻隔物、反射隔熱材料和地基隔熱材料,來提高自家的節能效率。

 

購買電動車。電動車的成本與性能已有長足進步,雖然可能並不適合每個人(例如不適合太多長途公路旅行,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方便在家充電),但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電動車的價格愈來愈實惠。就此來說,消費者行為便可以產生巨大影響。如果民眾購買大量電動車,廠商就會跟著大量生產。

 

嘗試吃植物漢堡。我承認,素食漢堡的味道有時差強人意,但新一代的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品有大幅進步,更接近真肉的味道與口感。你在許多餐廳、商店甚至速食餐廳都買得到。購買這些產品清楚表明了一件事,即生產植物肉是明智的投資。此外,每周只要吃一、兩次植物肉(或者乾脆不吃肉),就能減少自己的碳排量。對於乳製品也可以採取相同的原則。

 

 

作者簡介

比爾.蓋茲(Bill Gates)

是科技人、企業領袖和慈善家,1975 年與兒時玩伴保羅.艾倫(Paul Allen)共同創辦微軟(Microsoft),目前擔任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共同會長。近年成立突破能源組織(Breakthrough Energy),致力於把清潔能源和其他氣候相關的技術推向市場,並育有三個孩子。

譯者簡介

張靖之
(前言至第四章與後記)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輔系人類學,英國劍橋大學漢學碩士。曾任雜誌主編、叢書主編及版權,現從事自由翻譯與文字工作,以保護地球環境為志業。譯作有《氣候緊急時代來了》、《馬格蘭的街拍智慧》、《艾力克.克萊普頓自傳》等。賜教信箱:violea@gmail.com

林步昇(第五章至第十二章)
喜歡綠豆湯的貓奴,沉浮於接案人生,每天都痛並快樂著。近期出版譯作包括《英文的奧妙》、《我們都是惡人》、《應許之地:歐巴馬回憶錄》(合譯)等。比爾.蓋茲脫下科技鉅子的外衣,在本書中把氣候變遷「正名」為氣候災難,但不誇誇其談,而是具體提出從國家至個人的解方,讀來怵目驚心卻也可見一線光明。

 

※本書擷取自《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