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聯招會欲實施新制大學考招,但各方意見不一,時程、考科數都仍未有定見。(攝影:陳品佑)
教育史上首例!由高中校長和主任號召,發起「大學,請讓我們好好教孩子!」活動,短短兩天內便有252人連署,呼籲新制考試以完整學習為首要的考量。但全教總指出,申請和分發入學都等考完後才進行,恐讓學習歷程邊緣化。贊成者認為,可以還給學生完整3年;反對者則認為,提前放榜時間可彈性運用。
教育部日前公布國教改革方案,以高中三年完整學習為前提,適用 2018年入學的高中生,於2021年升大學時使用,讓學生有更多的選修課空間,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方向。從2021年開始,將簡化考科,減輕考生的負擔,申請入學將重視高中生 6 學期的「學習歷程」,並延後申請時程到至5 月,引導高中生 3 年完整學習。
2月5日,共252位高中校長、主任、督學及台大教授葉丙成,發起「大學,請讓我們好好教孩子!」活動,聯名投書《聯合報》,認為現行二階段的大學招考制度,對高中三年完整學習有很大傷害,大學並沒有對推甄上榜的學生適性引導,導致學生在高三下無心學習,因此台灣有近半學生,在高中畢業時只有高二程度。
文中提到,目前流傳的規劃草案,讓學生在高三下分心於推甄複審,干擾高三下學科及選修課的學習。建議高三寒假考學測(X),只考國、英、數三科,6月中考加深加廣學科(Y),7月開始推甄申請,以X、Y及學生學習歷程(P)作為審查依據,7月下公布推甄申請結果,對結果不滿意者可選擇放棄,再以X、Y成績填寫志願,重新申請分發。
全教總則表示反對,全教總指出,未來採「新型學測(X)」與「分科測驗(Y)」,若不提前申請,等同所有學生都需參加Y,造成筆試壓力大增,無異走招考回頭路,重蹈以筆試為主導的升學模式。
為因應考試,高三課程目的變成加強考試複習,導致選修課成空,學生在筆試壓力下,難以發展學習歷程(P),造成P邊緣化,且大學以X、Y分數就可決定錄取名單,P的必要性也相對弱化,建議應維持二次分發的架構,且申請要放在Y之前,並儘速公告P的內容與作業方式,另外X考科數,也應從原本的3+1科,改為5選3科。
熱血教師黃益中7日在臉書回應,認為未來學測若只考國、英、數三科,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淪為結果不理想的補救,學生用狂背的方式吸收知識,學習情況將更為功利,恐怕根本不能稱之為「素養」。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也表示,若延後至7月申請,很多大學到時可能只看X與Y的成績,忽略P的重要性。
率先表態支持連署的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指出,大學為了搶學生,甄選比率越來越高,幾乎一半學生在高三下就錄取學校,也導致學力不足、學習績效有所減損。雖然有部分大學支持高中端的連署提案,但也有大學持不同看法。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表示,招聯會的方案已經將招生時程延後,對學習的影響變小,越晚招生,只是讓學生反覆練習各種考題,心裡一直懸著。
學生表示先讀完3年再招生,學習更扎實,有助於大學課業銜接;亦有學生表示,若改變二次分發的制度,有點像變相剝奪第二次嘗試機會,且如果到暑假才知道放榜結果,就不能彈性運用時間。
新制入學各方意見討論不斷,時程、考科數都未成定見,申請入學時程,招聯會、全教總主張5月,高中連署主張7月;考科數的部分,招聯會主張3+1科、全教總主張5選3科、高中連署主張3科,要如何達成共識,看來仍有一大段的努力空間。(吳美欣/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更新》大學考招變革草案出爐 「新型學測」改考3+1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