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精選】孤立中國是行不通的

紐約時報 2017年02月09日 07:00:00
在共同歷史進程中,美國人普遍認為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符合自身利益的。(湯森路透)

在共同歷史進程中,美國人普遍認為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符合自身利益的。(湯森路透)

自美國誕生以來,這個國家就和中國有著錯綜複雜的聯繫。美國的第一批財富就得益於和中國的茶葉貿易。在廣州獲得的利潤,被重新投資到美國,將這個年輕的共和國變成了19世紀的世界工廠。對美國而言,19世紀的中國則成了第一個不顧一切教育自己的年輕人對抗西方的國家。現在,有著開放的資金、大學和社會的美國是中國崛起迄今為止最重要的國外促成者。

 

中國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在這個共同歷史進程中,美國人普遍認為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但現在,中國真的強大了,許多美國人對之前的想法卻不那麼確定了。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雙方都沒有搞清楚,它們對彼此的需求有多大,仇恨又有多大。

 

不管2017年是誰當上了美國總統,有一個推斷是肯定的。中國崛起的速度太快了。一直以來,中國利用美國制定的國際規則,在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的情況下促進自身的增長,大肆進行商業間諜活動,以此作為創新的捷徑,在國內壓制言論自由,在國外則支持朝鮮等政府威脅其鄰國及美國。

 

不論黨派,在華盛頓負責制定中國政策的大多數人士都團結在這樣一種觀點之下——用川普一名顧問的話講,便是北京「將美國當成傻瓜玩的時間已經太久了」。

 

但這種關係的複雜性、深刻性,令它的重新設定充滿了風險。中國現在是重要的世界強國,它的經濟與美國的經濟緊密交織在一起。有超過30萬中國學生在美國讀大學。中國公司在美國投資了近1000億美元。蘋果的iPhone手機在中國的銷量比在美國的還要多,波音公司15萬員工的工作有賴于波音飛機在中國的銷售。

 

在過去两週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川普都開始向世界展示他們有多麼不同。在1月17日於瑞士達佛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習近平為全球化進行了辯護,將貿易保護主義比作「把自己關入黑屋子」。在1月20日,川普以一場激烈的就職演說進行反駁,承諾他會從各方面實施美國優先策略。作為上任之後的首批舉措之一,川普讓美國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這項貿易協議聚集了太平洋沿岸的12個國家,其中不包括中國。習近平試圖利用川普在這件事情上的愚蠢,接著便邀請那些被美國拋棄的亞洲鄰國加入由中國領導的地區經濟夥伴關係。

 

習近平將自己描繪成川普的反面,即全球化最後的支持者。(湯森路透)

 

習近平將自己描繪成川普的反面

 

這兩種舉措都有著豐富的諷刺意味。在達佛斯,習近平將自己描繪成川普的反面,即全球化最後的支持者。這是一個頗為反諷的舉動:中國對全球化的支持可以粗略地歸納為讓外國人盡量多地買中國的東西,同時要求外國公司與其中國合作夥伴分享其技術機密,以便中國競爭者能夠以更低的成本製造產品。

 

就川普而言,他正在引入的似乎更多的是毛澤東而不是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毛利用朝鮮戰爭期間同美國作戰激起的激情,將自己領導的共產主義革命推上不歸路,讓中國成了美國的反面。中國共產黨在1951年發出指示,必須將中國社會流傳的崇美情緒,改造成「對美帝國主義的仇視」,目的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徹底把仇視美國和熱愛中國這陰陽兩面結合了起來。

 

秉持毛派思想的中國學者張宏良在最近的一篇博客中說,川普把美國放在首位的承諾讓他想起了毛澤東1949年那句著名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川普與華盛頓精英鬥爭的誓言中,張宏良想起了毛澤東消滅資本主義霸權並建立「人民政府」的承諾。而川普令人抓狂的善變又讓他想起了毛澤東的另一句名言:「天下大亂、形勢大好。」

 

在對中國的態度上,川普回歸到了一種較為負面的狀態。自兩國1784年開始互動以來,美國善意關切的政策一直籠罩在這種負面看法的陰影下。

 

競選期間,川普對中國在貿易領域「強姦」美國的指責,讓人想起了丹尼斯·吉爾尼(Denis Kearney)的怒斥。狂熱的吉爾尼是19世紀80年代加利福尼亞州工人黨(Workingmen’s Party)的創始人。在每一場集會的最後,他都會帶領人群反覆高喊:「華人必須滾!」和川普一樣,吉爾尼巧妙地把對「強盜大亨」——當時的精英——的仇恨和對中國的恐懼結合在了一起。

 

川普把美國放在首位的承諾讓人想起了毛澤東1949年那句著名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湯森路透)

 

工人黨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遊說華盛頓,讓其禁止華人進入美國。這體現在了1882年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中。該法案禁止中國勞工前往美國,是美國首次有針對性地把一個特定的移民群體排除在美國之外。聽起來很耳熟吧?

 

「排華法案」讓中國人更認同社會主義

 

過去數十年裡,美國領導人認為,美國的開放會讓中國更加開放。但川普的一系列做法標誌著他們實行的戰略結束了。川普這麼做,是忽略了兩國從共同的歷史中吸取的重要教訓:孤立中國沒有用。

 

美國花了61年時間才廢除的《排華法案》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它促使中國人更認同社會主義而非資本主義,曾讓美國的華人群體處於孤立、弱小、成日提心掉膽的狀態。

 

在1950年代忽視中國造成了類似的損害。事實上,毛澤東顯然對和美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心存畏懼,他曾在1955年1月告訴蘇聯大使:和美國沒什麼交往「讓我們有機會自由地培育人民的反美精神」。

 

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或者全力準備迎接南海的軍事衝突只會重蹈覆轍。這會促使中國採取防禦姿態,令其偏執合理化,並讓反美恐懼在其內部孕育。這還會讓習近平有機會從川普的失策中獲益,有機會在川普看上去頗為好鬥之際顯出政治家風範,有機會威嚇台灣並讓中國的強權體制看上去更具吸引力。

 

對川普來說,利用他那令人抓狂的不可預測性以及美國總統手頭的所有籌碼,將中國一軍,推動其進一步開放社會,並變成一個負責任的世界領導者,將是一個好得多的策略。中美兩國的往來有著悠久的歷史,應該對兩國關係起到鞏固作用,而不是給它帶去失敗的宿命。

 

※本文作者潘文(John Pomfret)是《美麗國度和中央王國:從1776年到今天的美國和中國》(The Beautiful Country and the Middle Kingdom:America and China, 1776 to the Present)的作者。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授權《上報》刊出,請勿任意轉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