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活動都防疫化了 普度何以不能辦

温宗翰 2021年07月10日 00:00:00
突如其然就宣稱普度不開放,勢必造成一波相當大的社會紛擾,這顯示內政部與防疫中心沒有事先掌握民間宮廟狀況。(資料照片/攝影:張哲偉)

突如其然就宣稱普度不開放,勢必造成一波相當大的社會紛擾,這顯示內政部與防疫中心沒有事先掌握民間宮廟狀況。(資料照片/攝影:張哲偉)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第三級警戒延長至26日,部分空間與活動採行適度鬆綁策略,被稱為「微解封」,藉以持續進行防疫措施;然而,農曆七月是從今年8月7日深夜才開始,指揮中心卻率先指出普度不開放,因此引起熱議。有人笑說是不是搞不清楚農曆跟國曆不同?也有人說此舉是「怕好兄弟與神明群聚」,但其實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鬼魂會傳染新冠肺炎COVID-19。

 

距離鬼月普度還有一個月時間,何以指揮中心現在就能盲目且直接地回答「普度不開放」?吾人深以為,這與長期以來內政部及政府部門對民俗無知、對宮廟充滿管制敵意,有絕對關係。比如前些日子內政部曾經發文,要寺廟不能提供香枝、籤筒與竹筊給信徒使用,因為怕多人使用會成為防疫破口,經有民眾反應後,才私下解釋說沒有強制執行。難道內政部諸官員們以為信徒都是蠢蛋?會不知道取筊前可以先用酒精清潔消毒嗎?

 

相較於中央推動實聯制時,從來就沒有公開強制規定不能共用原子筆;何以遇到民俗時,就懂得使用政治權力來管制祭祀物品?更何況許多信徒本來就有自備香枝祀神的習慣,何以內政部只懂管制不懂提倡香枝、竹筊自備,要民眾心誠則靈?

 

其實,全臺宮廟在5月16日起,就積極配合內政部與指揮中心拉起封鎖線,限制信徒進入寺廟空間,當時各縣市政府民政系統也積極從宮廟進行查核確認;此後,許多宮廟第一時間便開始討論年度各相關信仰活動要不要繼續執行;尤其是普度儀式的舉行,使諸多宮廟提早超前佈署,於五月底六月初就開始有宮廟推出代辦普度登記。所謂代辦普度,就是普度法會仍持續進行,但辦理方式僅有廟方工作人員與執行普度儀式的法師,並依循三級防護規範,以室內不超過5人,室外不超過10人方式進行。

 

甚至,有宮廟也為代辦普度開始建置網路系統,就是要讓信徒透過遠端線上登記,不用出門便能由廟方代為執行普度,祭品物資則在疫情結束後,由廟方郵寄給信徒,或捐贈給慈善機構或弱勢團體;辦理期間全無群聚問題,符合防疫標準,也能滿足信仰心理。如此代辦普度的活動宣傳,已整整超過一個月時間,難道內政部與防疫指揮中心,真的全然不知情?

 

防疫政策缺乏民俗思維

 

突如其然地就宣稱普度不開放,勢必造成一波相當大的社會紛擾,這顯示內政部與防疫中心沒有事先掌握民間宮廟狀況;甚至可以說,在防疫政策中,毫無民俗思維。假若普度祭典現場,只有道長與工作人員,也不讓信徒於現場參加,人數稀少且又是在戶外空間,那麼只要全臺各地的普度場防疫措施得當,肯定比微解封後的藝文空間、宗教場所,染疫風險更小;實在不知指揮中心有何理由提早要求停辦?標準與專業判斷依據為何?

 

更進一步言之,民間信仰是源自人們日常生活中世代積累的民俗文化,就因為源自生活,必然也會隨著社會變遷而更迭;從代辦普度的落實方式觀察,可以理解就是基於時代防疫需求,才會誕生這嶄新現代化應變措施。

 

COVID-19從爆發迄今,在全球各地幾乎都產生影響,重創經濟並導致社會混亂、文化停滯;由於病毒變異又難以預防,即便有疫苗都難能全面控制。面對這等特殊且嚴重的傳染疫情,我們需要重新找到日常生活的運作邏輯,以便與病毒共同生活。因此,現有各項為避免傳播而施展的防疫管制,肯定不會在一夕之間消失;即便未來全臺防治得當,在全球化共同體生活中,我們仍需隨時面對下一波疫情的到來。管制行動只能被看作是短期操作的疫情控制手段,不可能長期如此管制生活;生活中的各大小事項,無論是經濟、藝文或民俗,也都需要有與疫情防治共生的策略方法,而非只有管制。

 

普度,緣起於民俗思維裡,相信農曆七月是地獄鬼門大開的日子;俗稱「好兄弟」「老大公」等的鬼魂,將於鬼門開後,來到陽世間暢玩一個月,並參與各地普度盛會,藉以獲得民眾超拔濟度;鬼月民俗觀是臺灣特有的文化邏輯,最具臺灣特色,第一個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的活動,便是基隆中元祭。臺灣是移民社會,早期瘴癘瘟疫嚴重,生活不易,再加上民變械鬥事件頻繁,人們藉由祭祀鬼魂,其實也在消弭移民社會中,那種對先民犧牲、社會動盪不安的恐懼記憶,同時表現出普度眾生、扶危救貧的悲憫心腸;普度鬼魂就是在救度自己;這是民俗用來撫慰社會缺憾、度化人心相當重要的儀式實踐。傳承至今,幾乎每一縣市鄉鎮、社區聚落,甚至是各行各業、家戶個體,無一不普度,各地都有款備食物敬奉好兄弟,舉辦法會超拔眾生的習俗。

 

符合防疫策略就不需過多社會控制

 

普度在現實社會中,至少就能分有個人與集體兩種形式;個人是指民眾習慣於家戶門前,於農曆七月初一、十五日,以及七月底等時間點,自備三牲、五牲、果品、雜貨等敬奉好兄弟。另也有社區與地方公廟,自古傳承約定俗成的普度,可在自家門口共襄盛舉,或是到公廟、公地、公廳去集合式普度;甚至像嘉義、鹿港等地還有輪普形式,一庄普過一庄。普度曾經是威權時代政府積極管制的對象,演變至今已有相當多簡化;許多人因應現代生活困境,為圖方便,早就有放棄在家自行籌措,改去登記參與地方宮廟所做的代辦普度。

 

因此,代辦普度可以說是行之有年,在防疫時代只要加強做到不接觸登記,祭品採居家分發或郵寄,甚至採統一集中捐贈物資方式處理;民眾便能在家不用出門就求得心安,請問有何不可?相較於指揮中心開放電影院,變相鼓勵民眾湧入室內公共場所,代辦普度風險指數實在微乎其微。普度理由與種類繁多,還有市場普、醫院普、公司普等;指揮中心所謂的普度不開放,究竟是指哪一種?只針對宮廟普度嗎?還是各類型集體普度通通必須停止?各類集體普度若能採行統一買辦形式,且又能淨空清消普度場,使之符合防疫策略,實在不需要做過多社會控制,行動管制也管不到鬼魂去。

 

除此之外,普度不開放禁令,有沒有包含家戶個體於自家門前的普度?自家普度其實也能做到不群聚染疫問題,畢竟,會圍在家門口普度桌邊吃飯者,大多是看不見的好兄弟。前些日子防疫管制正逢端午節時,也未見指揮中心公告要求不能在家門前祭祀,不能在家門前取午時水;吃臺灣米水長大的官員們,顯然不會不知道端午節與中元節習俗,民俗其實也能在防疫時代中與時俱進,不見得需要全部禁止。

 

著重於行動管制的防疫措施,在臺灣社會已經落實兩個月,除了民生必需用品的買賣以外,經濟生活中各食衣住行商舖,都到了相當緊繃的狀態,如果沒有轉向網路購物,許多店家已經面臨倒閉危機。本次微解封,可以看出是政府各部會對長期行動管制下,造成社會各類壓力、負擔的具體回應。只是吾人不免也發現,現有防疫措施中,除用紓困金錢來醫療人心以外,還有沒有比較顯著的社會心靈救濟方式?我們都知道,心靈紓困也是長期走防疫戰時,相當重要的環節;越是顛沛困厄的社會,人們就越需要信仰心靈的盈實。

 

相信指揮中心與內政部也是看到人心騷動這點,才會想要微解封宗教場域,但其實,既然都能做到宗教空間微解放,無論是集體普度或個人普度,只要能落實或達成防疫措施的策略指引,根本就沒必要特別管束。社會行動管制,涉及政治權力施展,以及民眾價值觀的建構工程;除了醫療衛生觀念專業以外,也必須結合民俗思維,才有可能深入民心,讓防疫民俗化,民俗防疫化,我們才能走的更加長遠。指揮中心管得了病毒管不了人心,因此提出微解封時,必然得廣納不同社群領域的思維,才有可能透過細微布局;防堵疫情,同時也穩定臺灣社會心靈。

 

※作者為民俗亂彈執行編輯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