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嚴是「德政」還是政治操作?一探「解嚴紀念日」背後的腥風血雨

Mock Mayson 2021年07月14日 21:00:00
(前衛出版社提供)

(前衛出版社提供)

中華民國於一九四五年前來劫收台灣之後,一共對台灣發佈了兩次的戒嚴令,第一次是在一九四七年二二八抗暴事件之後,由台灣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陸續對台北市、基隆以及台中市宣布戒嚴。

 

 

緊接著戒嚴令而來的則是三月六日高雄大屠殺與三月八日後的全台大屠殺,直到該年五月十六日中華民國軍隊清鄉屠殺逐漸告一段落之後,才由新成立的台灣省政府宣佈解嚴。

 

第二次對台戒嚴則是在中華民國已經在中國全面敗亡之際,由台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在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日頒布,並於隔日五月二十日正式實施戒嚴。

 

這一次的戒嚴時間卻長達三十八年又兩個月,讓台灣成了世界上僅次於埃及軍事戒嚴時間長度之地,直到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蔣經國才因美國施壓與台灣局勢變化而宣布解嚴。

 

很多被中華黨國洗腦的台灣人還以為中華民國解嚴是蔣經國自願放下權力以追求民主化的「德政」。事實上蔣經國會宣布解嚴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來自於美國的壓力。

 

由於國際局勢轉變,流亡台灣的中華民國在七○年代陸續被踢出聯合國並跟美日等主要大國斷交。蔣經國為了繼續穩固對台灣的統治正當性,便開始對民主人士展開血腥的鎮壓與暗殺,包括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與江南案都陸續發生於此時期。

 

 

然而美國在八○年代中期基於輿論壓力以及希望台灣政治開放以取得自由貿易利益的考量,便簽署了各式的台灣民主決議案,對國民黨直接施加壓力,迫使蔣經國不得不宣布解嚴。

 

另一方面就是台灣意識的逐漸抬頭與接連的民主抗爭,也讓國民黨為了延續政治生命而不得不宣布解嚴並開放民主直選。

 

 

*本文摘自《台灣獨曆2021:台灣歷史上的今天前衛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Mock Mayson

 

一個長期關注台灣歷史與政治的平凡台灣人。高中時期曾受歷史老師的啟蒙,開始聽聞被中國人隱藏的黨國黑暗史。大學時期則是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與社會運動,並且大量閱讀台灣本土書籍與相關文獻。

 

研究所時期則是開始接觸西方思潮與當代研究。畢業與退伍後曾在台灣本土企業與出版社工作,另一方面則是持續產出個人著作並且於海外發表論文,同時盡一己之力為台獨建國奉獻與打拼。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