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台灣導演丁善璽1986年推出的電影《國父傳》海報,右為中國導演丁蔭楠1986年推出的電影《孫中山》海報,(圖片取自網路)
在國民黨正統史觀中,針對孫文的「身體形象」,早就透過定制化的照片、肖像、銅像等加以形製化與固著化,在國民黨的宣傳機器中,這種形象打造已近乎刻板印象。因而在電影《國父傳》中,製片與編導不可能享有太多創意詮釋的空間,只能依循既有形製規格加以複製。
《國父傳》片頭一開始的畫面,就是臺北國父紀念館中孫文銅像坐在椅上俯視的畫面,這幅銅像的坐姿明顯是仿美國華府林肯紀念堂的風格,影片畫面不斷停格在這尊銅像的局部,背景襯托的則是由黎錦暉於 1925 年創作的〈國父紀念歌〉配樂,這個開場為整部電影孫文的形象塑造定了調。
此後這個旋律不斷的在影片中不同的場景中重複,加上片尾複誦孫文的遺囑,並再度以此音樂收場,清楚說明這是一部依國民黨官方論述規格所拍攝的孫文傳記。
由於孫文已經被設定為「偉人」,因而電影《國父傳》中的孫文甫登場就彷彿已經是個散發超凡人格(charisma)的完人,具備所有完美人格特質,所有的挑戰與考驗都能化險為夷(如倫敦蒙難);所有的失敗挫折都能導向自強不息(如起義失敗)。
他擁有高超的智慧與宏大的遠見,不斷的啟發與引導人們(如同盟會、黃埔軍校演講);完全不會戀棧權力(主動辭去大總統職位)、所有他的追隨者,對他只有景仰與服從(如陸皓東、史堅如、黃興等),當然追隨者中難免會有出賣者(如陳炯明),而最重要的則是追隨者中必須要有繼承人(如蔣介石)。
或許也因為這樣,為了在形象再現上簡潔清晰,不致引發不必要的誤讀、混淆或聯想,製片單位在選角策略上,完全捨棄職業演員,找來當時正在大學任教的林偉生飾演孫文,林偉生的容貌與年輕的孫文雖有些神似,但卻沒有任何演戲經驗,在影片中一貫的維持著嚴肅、平和不帶任何情緒的臉譜表情,即便是要表達憂傷,也都是沉靜壓抑的。
※
在共產黨的史觀中,孫文被界定為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既然是「先行者」,顯然預設其並非是領導革命成功的領袖,因此做為先行者就必須只是個歷程,甚至只是個失敗的過場,畢竟沒有先行者的試誤、挫敗與犧牲,哪來後繼者的勝利與成就?
一場成功的革命,需要先行者的挫敗,來襯托後繼者的正確與成功,共產黨將孫文所領導的革命界定為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所領導的革命,這場革命是無產階級革命史觀的必要進程之一,換言之,「先行者」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是命定要失敗的。電影《孫中山》基本上就是循著這個基調。
按照導演丁蔭楠自己的說法,「讀完厚厚的有關孫中山的歷史資料後,許多事件和人物都記不大清楚了,但一種直想大哭一場的悲愴感,緊緊地攫住了我的心。」
於是他寫下了影片開頭的一段旁白:「歷史本身是真實而具體的。可是在我的眼睛裡,它只是一個朦朧的幻覺,是人們憑藉著想像和感覺,所引發出來的激情!」。這就是丁蔭楠要在《孫中山》中塑造孫文形象的觀點(徐林正,2006)。
(延伸閱讀:《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孫中山為何不像許多中國男人,喜歡體貼順從的妻子?)
《孫中山》裡的孫文,不斷的面對無情的挫敗。縱使他個人不願意認輸,但對情勢的扭轉毫無助益。《孫中山》有一段情節是描述 1907 年廣西鎮南關事失敗之際,孫文在炮臺前不願撤退,他說:「我不願意下山,有兩個理由,一我十多年沒回國了,今天第一次登上這個高山,我非常高興,我簡直捨不得離開;二我站在這個炮臺,就是我們的陣地,我們若是下山,就會失去這個陣地!」
一旁的黃興說:「先生,你想戰勝敵人嗎?那就撤!」結果是被強拉下山。另一段畫面則是孫文親自督師討伐陳炯明的叛亂,先是在記者會當眾立誓,當孫文坐著火車赴戰場,上面還掛著「大元帥手諭,撤退就地正法」的布條,但孫文在戰場目睹的卻是部隊成群混亂的撤退。
孫文在現場指揮軍隊回到前線未果,畫面中只見蒼老的孫文獨面對一群退兵嘶吼著「不要退!」、「站住!」、「不要跑!」、「回前線去!」但無人理會他,他聲音也愈來愈小,最後則是站在戰場上面對著退兵發愣。
電影《孫中山》在塑造孫文最鮮明的形象,就是不斷對著鏡頭擺著無奈而木然無語的表情。電影一開始就是孫文在烈火前的回眸對著鏡頭凝視。這種揉合著無奈、靜默、孤獨而無語問蒼天的表情,在電影中不斷的重現。
包括在面對捐獻者的質疑、就職大總統前在房內鏡子前沉思、宣誓就職後獨自對外眺望沉思、巡視戰場得知士兵無餉時發呆良久、粵軍慶祝光復廣州宴會中的發呆凝視,討伐陳炯明失利後在家中臥室望著鏡子發呆;影片中的孫文每次獨自對著鏡頭凝視之際,都是搭配低沈的樂音,彷彿身上揹負著千斤重擔。
與對鏡頭凝視搭配另一個形象,是電影《孫中山》不斷出現孫文獨行背影的畫面。包括 1895 年廣州起事失敗陸皓東犧牲,孫文一個人的背影在澳門獨行、辛亥革命成功同時呈現的是孫文獨自在美國舊金山獨行的背影、辭臨時大總統的次日,呈現的是孫文背影向著拱門微曦晨光獨行至霧裡消失,黃興生病孫文前往探視後獨自離去的背影。
北上前夕獨行赴黃花崗紀念死難同志,幕後傳來孫文內心的獨白:「我就要走了,也許很久都不能來了!」電影最後的鏡頭是孫文抱病北上,群眾在北京車站歡迎簇擁著孫文,將之抬起來前行,孫面無表情回眸對著鏡頭,若有所思。
幕後傳出的旁白是:「孫文就要去了,就要離開我們了,他是多麼留戀人間,當他即將離去回到來的地方的時候,似乎對於他一切都將重新開始,他是多麼的累呀?多麼的疲倦哪!」
《孫中山》片中另一個反覆出現的敘事模式,是孫文在片中不斷被安排目睹或親歷同志離散或犧牲。1895 年廣州起事前夕,片中的孫文對陸皓東說:「我似乎感到有一股力量推動著我,我覺得我就是為了這個新的國家而誕生!」陸皓東立即回答:「那我就要為這個新的國家而去死」,隨後就是陸皓東犧牲。
1911 年廣州起事失敗,畫面出現大量棺木,接著孫文跪在牌位前失聲痛哭的畫面,激動的表示:「弟兄們的血,不能白流啊!要報仇啊!」;到了影片下半段,很大一部分段落都在處理他親密同志的死難,包括1912 年 3 月宋教仁上海車站被刺,1916 年 5 月陳其美在上海被刺,1916 年 10 月黃興病逝;1920 年 9 月 21 日,朱執信在到虎門遭亂槍擊中身亡等。
朱執信犧牲後,鏡頭呈現孫文一個人在房中踱步,幕後出現以下的旁白:「當人們肩負著使命去奮戰的時候,總是臨危不懼的,可是仔細想起來,這赴死的旅程是多麼痛苦啊!」
可以說,《國父傳》與《孫中山》各自打造兩幅面孔完全不同的孫文,一個是智慧、樂觀、自信、嚴肅、理性、威嚴、沉著而面容永遠不帶情緒的孫文,一個是憂慮、壓抑、情緒、感性、無奈而面容永遠帶著愁苦的孫文,《國父傳》中的孫文多半在眾星拱月中宣講理念,《孫中山》裡的孫文多半是寂寞而孤獨的遠行。
(延伸閱讀:為什麼蔣介石挺得過八年抗戰 卻在短短三年內丟掉整個大陸?)
*本文摘自《臺灣人意象:凝視與再現,香港與大陸影視中的臺灣人》,時報出版。
倪炎元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中國時報》前總主筆。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媒體資歷豐富,1987年至2012年任職《中國時報》,歷任專欄組記者,專欄組主任,特案中心副主任,特案中心主任,主筆、總主筆等職務。近年曾先後受邀擔任財政部賦稅署、農委會漁業署、中油公司及司法院等政府機關與事業機構的專題講座,講授有關新聞發布、公共關係與危機處理等課題。
已出版著作:《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臺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月旦,1995)、《別笨了,問題在政治:2001我見我思》(時報,2001)、《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韋伯,2003)、《公關政治學:當代媒體與政治操作的理論、實踐與批判》(商周,2009)。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