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男星梁家輝在1997年電影《黑金》飾演台灣黑幫老大周朝先(圖片取自時光網)
純從演員端檢視,本章三部電影的主角,無例外皆是由港星擔綱,臺灣在地演員則是擔任配角。《黑金》的主角是港星劉德華與梁家輝,在片中戲分頗吃重的飾演周朝先妻子的孫佳君亦是港星,其它擔任第二線配角的有吳辰君、金士傑、李立群、趙文瑄、鈕承澤、郭靜純與羅斌等皆為臺灣演員。
《勝者為王》的主角是港星鄭伊健、陳小春、萬梓良、吳君如等,擔任配角的臺灣演員則有陳松勇、金士傑、楊雄與屈中恆等;《彈.道》的主角是港星任達華、廖啟智與林家棟,臺灣演員則有張孝全、胡婷婷、柯俊雄與張國柱等,以絕對的數量論臺藉演員所占比例較高,但以擔任主角及戲分論則是港星占優勢。
三部電影中只有《彈.道》中的臺籍演員張孝全的戲分較重。而這三部電影中只有《勝者為王》裡的港星是以純粹港人的身分現身,《黑金》與《彈.道》則是完整的臺灣在地故事,但皆是由港星擔綱飾演臺灣人,換言之,三部電影中做為敘事中心並提供觀眾認同的主角,主要都是由港星來主導演繹的。
在這中間糾纏了一種「臺灣性」的爭議,即在處理臺灣題材的電影中,演員做為一種符號能指,是否必須呈現其「臺灣性」?第一,再現臺灣政客,是否宜以臺灣出身的在地演員擔綱,或是更狹義的說,是否應以臺灣在地操閩客語為主的本土演員擔任?第二,再現臺灣政客,是否在影片中該使用臺灣在地所熟悉的語言?
(延伸閱讀:《國父傳》VS《孫中山》:中國和台灣拍的孫文傳記電影有什麼不同?)
這裡暗示了一種文化想像的純粹性,即是否只有臺灣本地出身的演員,操著在地口音才能演繹臺灣政客?如果演員做為一個提供觀眾識別與想像的能指(符號具),則演員的出身背景、口音腔調、在過往電影中所曾扮演過的角色形象等,都能提供觀者做為識別與想像的依據,特別是涉及在地題材背景的電影,在地觀眾通常能清楚識別符號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連結。
以香港與中國合拍,由香港導演周顯揚在2014 年以廣東人最熟悉的黃飛鴻為題材所拍的《英雄有夢》為例,由於是由臺灣演員彭于晏飾演年輕的黃飛鴻,在香港《豆評論網》就曾出現這樣的評論:
《英雄有夢》的去本土化首當其衝就是全片國語對白,無論香港還是廣東地區均不提供粵語配音版,只有國語一個版本。這一去本土化首先就顛覆了省港觀眾的常識,也令省港觀眾感到反感。身為廣東南海人的黃飛鴻竟然講國語,而且還帶點臺灣腔的國語,19 世紀末的廣州城滿大街都是講標準的國語更是荒謬(豆評論,2014.12.11)。
如果香港的評論者對涉及香港題材的電影用什麼口音、由誰來演黃飛鴻這麼在乎,那麼是由哪些演員來演繹1990 年代登場的臺灣政治人物,當然有其意義。
經歷過1970 年代國民黨所推動的本土化政策,以及1980 年代的民主化轉型,在1990 年代登場的臺灣政治人物,大致上已能反映臺灣族群的分布,這中間福佬或客籍出身的政治人物已經占政壇絕大多數(尤其是民進黨),本章所選的三部電影,反映的正是這個年代。
《黑金》所刻畫的是本土國民黨或無黨籍的政治人物,《勝者為王》與《彈.道》所再現則是政黨輪替後的民進黨籍的政治人物,這類型政治人物以操福佬口音背景者占絕大多數,臺灣並不缺乏這類型演員,但本章所選擇的三部電影中,在選角策略上卻呈現某種一致性,首先,影片居關鍵位置的角色多半由港星擔任;其次,中央級政治人物多半由臺灣操普通話演員擔綱;再其次,黑道幫派的角色則多半由臺灣本土演員擔綱。
(延伸閱讀:二戰後首次公開支持台灣獨立第一人!鄭南榕為捍衛言論自由不惜自焚身亡)
以《勝者為王》為例,洪興幫本來就是香港銅鑼灣幫派,全部延用前幾集的港星擔綱沒有爭議,但三聯幫是道地的臺灣幫派,亦安排了不少港星擔綱。片中除了代理幫主阿勇伯(陳松勇飾)、幫主助手金爺(金士傑飾)、黑豹堂堂主柯志華(柯受良飾)與老幫主雷公之子雷復轟(何潤東飾)是臺灣演員擔任外,其它如雷復轟美國同學兼得力助手Michael(謝天華飾)等都是由港星擔任。
在片中唯一以政治人物身分出現的是演員王珏所飾演的政府官員,王珏祖籍大陸東北,是相當資深的臺灣普通話演員,先後在不少以古裝或民初為背景的電影擔綱演出,口音是標準大陸北方腔調,而且在參與《勝者為王》演出時已高齡八十多歲,就算擔任政府官員最多也只能擔任資政,但在片中卻是做為政黨輪替後代表民進黨出席黑道幫派集會唯一的官方政治人物(維基百科,2017.5.9)。
再以《黑金》為例,扮演片中由黑道漂白的本土政客周朝先,主要是由港星梁家輝擔綱,而且是由他本人親自配音,因而也就有網路評論挑出了這一點:
其中有一點突兀的就是既然是臺灣人就要有臺灣口音,包括梁家輝所飾演的「周朝先」也是一樣,臺灣人有廣東口音是一件很不適合的事情,這可能有一點雞蛋裡挑骨頭了。聽到一個臺灣黑道操著廣東口音罵「趕羚羊!」這一種感覺真的很怪(任孤行,2011)。
《彈.道》或許是政治人物登場最多的電影,這中間最核心的幾個角色,包括影射總統陳水扁的吳立雄(沈孟生飾)、影射呂秀蓮的副總統夏小荷(方季惟飾)、以及影射國家安全祕書長邱義仁的方正北(張國柱飾)皆是普通話演員擔綱。
這中間劇組找來飾演陳水扁的沈孟生,係電視演員出身,早年都是在以普通話為主的古裝或民初戲劇中擔綱,並未演出過任何本土戲劇,卻在片中以臺灣腔的國語演繹臺南官田農家子弟出身的陳水扁。
影片上映不久網路一則來自香港對《彈.道》的評論,即直接點出了這一點:「在本片飾演阿扁的金鐘影帝沈孟生,顯然相當令人困惑(他這種演法即使拿到《全民大悶鍋》都未必演得過唐從聖),結果他單薄的表象模仿(加上顏家樂模仿阿珍),讓《彈.道》徹底破了功。」(Ryan,2008)。
做為一個對照組,臺灣的三立臺灣臺曾在2000 年以陳水扁年輕的真實故事為藍本,製播一檔《阿扁與阿貞》的八點檔連續劇,題材主要取自當時甫上任不久的陳水扁及其夫人吳淑珍的結識過程,全劇皆以閩南語發音,而當時劇組找來有「本土一哥」稱號的演員陳昭榮飾演陳水扁,這檔連續劇推出後曾在當時獲得有線電視八點檔的收視率冠軍(維基百科,2017.6.6)。而《彈.道》在臺北上映兩週的票房亦只有50 萬(臺奸新聞,2009)。
*本文摘自《臺灣人意象:凝視與再現,香港與大陸影視中的臺灣人》,時報出版。
倪炎元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中國時報》前總主筆。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媒體資歷豐富,1987年至2012年任職《中國時報》,歷任專欄組記者,專欄組主任,特案中心副主任,特案中心主任,主筆、總主筆等職務。近年曾先後受邀擔任財政部賦稅署、農委會漁業署、中油公司及司法院等政府機關與事業機構的專題講座,講授有關新聞發布、公共關係與危機處理等課題。
已出版著作:《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臺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月旦,1995)、《別笨了,問題在政治:2001我見我思》(時報,2001)、《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韋伯,2003)、《公關政治學:當代媒體與政治操作的理論、實踐與批判》(商周,2009)。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