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立陶宛的基本背景,將有助於理解為何一個遠在東歐的國家會如此鼎力支持台灣。(湯森路透)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於7月20號宣布,台灣將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
此舉有兩項外交重要意涵。第一:這將成為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
第二:這也是首次台灣在與中國有邦交的國家,成立有「台灣」兩字的代表處。
面對台灣的外交突破,北京毫不意外是拿出「堅決反對」與「一中原則」的罐頭訊息,但真正重要的並非中國始終如一的回應,而是國際社會的正面迴響。
美國國務院公開對於台灣的外交成果表示讚賞,表達美國「樂見台灣擴展國際夥伴關係」。
美國駐台協會(AIT)更是發出新聞稿肯定台灣是民主和良善力量,表示「所有國家都應享有與台灣締結更緊密關係及拓展合作的自由」。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李俊毅博士就認為,美國對台灣與立陶宛外交進展的公開肯定,可能代表立陶宛同意台灣設點的決策,背後有美方的默許或支持。
長期關注波羅的海三國的《泰晤士報》專欄作家Edward Lucas,也認為立陶宛對抗中國、和獨裁政權的行為值得各國學習,民主盟國應該更加支持立陶宛。
這顯示立陶宛與台灣的外交發展,不只美國政府樂見,也吸引到全球民主或東歐的觀察人士的注意與支持。
而又為什麼一個我們不太熟悉、與台灣相隔八千多公里、航班沒有直飛的東歐國家,會如此支持台灣,與我們有如此大的外交進展呢?
在討論立陶宛為何會支持台灣前,了解立陶宛的基本背景,會有助於理解為何一個遠在東歐的國家會如此鼎力支持台灣。
立陶宛是俗稱的「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另外兩國為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立陶宛北方為拉脫維亞、東邊與白羅斯接攘、西南方鄰國則是波蘭,西邊還有一塊俄羅斯的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加里寧格勒州還是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總部所在地。
相較於台灣與中國之前仍隔著台灣海峽,立陶宛等東歐國家領土直接緊鄰俄羅斯,面臨更直接的軍事威脅。
立陶宛的陸地面積約62,680平方公里,約是台灣的1.75倍大。而人口則是約270萬人,相當於高雄市的人口。
立陶宛在經濟規模方面,據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的估計,立陶宛2021年的GDP達545.97億美元,世界排名84名;人均GDP則是22,245美元,世界排行第56名。
以我國來相比,可能讀者會較能感受相對規模。台灣2021年GDP為7591億美元、人均GDP是32,123美元,在全球各國分別排名21和39名。
在民主程度上,立陶宛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列為自由國家,但是在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的評比則被列為缺陷民主(Flawed democracy),台灣在兩個組織的分類被列為自由和完全民主(Full democracy) 註更多不過台灣直到2019年都也還是被經濟學人智庫列為缺陷民主,直到去年才升級。。
在擴散全球的COVID-19 疫情,至7月20日,立陶宛全國累積近28萬起病例、4404人病故,相當於10.4%的全國人口確診。不過立陶宛在疫苗接種率上表現優異,已經有1188,470人,也就是44%的人已經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然而正是疫情,讓兩國民眾注意到彼此之間的友情和相互支持。台灣共捐贈20萬個口罩給立陶宛,解決了立陶宛缺少口罩的燃眉之急。
台灣的口罩外交促成立陶宛回贈疫苗的善意,形成國與國之間的善意循環。在六月時,立陶宛宣布捐贈兩萬劑AZ疫苗給台灣,預計九月底前到貨。立陶宛外交部長在公佈捐贈疫苗消息時,表示「愛好自由的人們應該互相關照」。
但是立陶宛對台灣的關注不止於醫療上的交流或互助,根本來自於該國歷史與特殊地緣政治下產生的外交策略,讓立陶宛注意到類似處境的台灣。
立陶宛的歷史和處境與台灣類似,經歷過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外國佔領、隨後而來的十多年獨裁政權。
在二戰時,立陶宛被蘇聯和納粹接連佔領。納粹德國投降後,立陶宛落入共產鐵幕後。
當戈巴契夫在1985年上台擔任蘇聯總書記,他啟動的「開放政策」(Glasnost),讓蘇聯共產黨緊緊監控著社會的手開始鬆動,包含立陶宛在內的蘇聯各加盟國內開始出現民族主義呼聲。
時間到了1989年,當年正好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週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正是讓波羅的海三國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的起因。
波羅的海三國開始出現大規模反對蘇聯統治、要求獨立的大型集會遊行,而整個獨立運動高潮落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50週年那一天——1989年8月23日。
波羅的海三國的社運人士一同發起「波羅的海之路」,穿過三國首都、長達675公里的牽手人鏈,目的是希望國際關注三國被蘇聯佔領的歷史和獨立意願。據當時的《路透社》報導,至少170萬人參與「波羅的海之路」。
「波羅的海之路」舉行不到六個月後,立陶宛成為第一個宣布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
看到這邊,有些讀者可能會回憶起台灣在2004年舉辦的「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以及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中的「香港之路」人鏈。
沒錯,這兩個運動都是受到「波羅的海之路」啟發,「香港之路」更是刻意選擇在「波羅的海之路」三十週年舉行。
從蘇聯獨立後,俄羅斯還困於蘇聯解體的陣痛,立陶宛於2004年分別加入北約與歐盟,在軍事上處於平靜。
然而2007年開始,東歐局勢變得緊繃,當年愛沙尼亞被網路攻擊;俄羅斯趁世界關注2008年奧運時,突然入侵喬治亞。
俄羅斯在2009與2013年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名為「西方演習」(Zapad exercise)。2009年的演習假想情境甚至是用核彈攻擊波蘭,這兩次大型軍事演習範圍也包含接壤立陶宛的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俄國大軍在周圍演習,讓立陶宛等國如芒刺在背。
到了2014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在併吞當時被認為是波蘭領土的克里米亞時,並非使用傳統武力大張旗鼓的入侵,而是使用資訊戰、利用東烏克蘭固有的親俄勢力,發起「混合戰」(hybrid war),幾乎是不發一槍一彈,就成功拿下克里米亞半島。
在戰爭期間俄方暗助的烏東分離派民兵,更以俄羅斯製造的飛彈,意外擊落馬來西亞航空MH17航班,造成機上298人全數死亡。
「俄」鄰居在東方蠢蠢欲動的威脅,結束了波羅的海三國在蘇聯解體後的國防蜜月期,立陶宛開始對鄰國大國加強戒備,投資和研究不對稱作戰,並從2014年開始推出民防手冊。
立陶宛在2016年發行民防手冊《積極抵抗指南》時,明確指出立陶宛的威脅就是俄羅斯,內容包含如何辨識敵方裝備、淪陷後的公民不服從,也有急救和野外求生教學。
立陶宛民防手冊發行時,也在台灣國內引發注意,特別是關於抵抗意志、以及如何應對混合戰。因為中國發動的混合戰,假消息對於社會的分化,也正是台灣在面臨的挑戰。
立陶宛政府認為,面對俄羅斯的混合戰,公民的警覺意識和抵抗意願就變得格外重要,因此發行民防手冊推廣全民國防,喚起國民對於國防的注意力,讓社會大眾知道萬緊急狀態產生時該如何應對,保衛家園。也是宣示民主國家面對威脅絕不屈服的意志!
去年立陶宛舉行國會選舉,新上台的聯合政府,在俄羅斯於地緣政治步步進逼的情況下,認為安全不只需要國防,也需要在外交上積極支持其他民主自由國家,因此開始推動「價值觀外交」。
立陶宛改變對於俄羅斯與白羅斯政府的態度,轉為支持烏克蘭、摩爾多瓦、喬治亞加入北約。在白羅斯政府鎮壓抗議人士後,立陶宛庇護流亡的在野黨候選人,於歐盟會議中多次發言,關注白羅斯人權狀況。
對於立陶宛而言,自身的獨裁過往,讓他們關注人權議題,特別是對於繼承蘇聯、近年來日益獨裁的俄羅斯持強烈疑慮。
當中國本身的獨裁政治、吹噓與俄國的緊密關係,兩國共同在全球滲透民主、出口威權主義,分享混合戰經驗,也讓立陶宛對中國起了疑心。
同樣身為被鄰國威脅的民主小國,立陶宛更是對於台灣的艱困處境感同身受。
立陶宛不只對台釋出外交橄欖枝,也對香港民主人士表達善意。立陶宛外交部就已經表示,有意簡化香港人的移民程序。
考慮到語言隔閡,也許最後到立陶宛尋求庇護的香港人少之又少,但是這卻象徵立陶宛捍衛民主的決心和勇氣,願意伸出手保護為追求民主而流亡的異議人士。
對於中國可能的報復,立陶宛的態度則是輕描淡寫,畢竟立陶宛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和旅遊本來就不多,中國沒什麼牌能打出來嚇阻立陶宛。
立陶宛在今年五月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又稱17+1合作機制)。當時立陶宛外交部長直接批評「17+1合作機制」分裂歐盟,歐盟團結才會更強大,應該採「27+1」模式」來一致應對中國(「27」指的就是歐盟27個成員國)。
另一方面,「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本來就成效不彰,被參與國暗中形容只有召開論壇,而沒有實際經濟或貿易措施。而且從澳洲被中國「制裁」後的貿易數據看來,中國的貿易報復其實雷聲大雨點小。
從全球疫情口罩外交開啟的善意、台灣與立陶宛共享的民主價值,成為台灣與立陶宛外交突破的關鍵。
從美國政府對於台灣於立陶宛成立代表處,給予的積極回應,顯示美方的明確支持,這也吻合拜登總統以及布林肯國務卿上台後強調的「價值觀外交」大方向。
當中國口不擇言的「戰狼外交」受到世界各國反感,同時拜登政府抱持「價值觀外交」的政策立場時,身為民主國家的台灣更有機會可以借力使力,積極和美國、日本、歐洲、紐澳等民主國家積極拓展外交關係。
除了外交上的友好契機,未來台灣與立陶宛更可以在更多領域進行官方和非官方交流。像是增強國防上,同樣身為被鄰國大國威脅的民主國家,立陶宛發展不對稱戰力、全民國防、混合戰的經驗值得台灣學習。
最後,台灣這次在與中國邦交國家,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這樣的外交新進展,更是打破籠罩在台灣外交上的小鞋,我們可以不再以扭捏的台北等名稱掛名。
這個外交突破是否能成為台灣外交的新模式還值得觀察。但在立陶宛的案例中,我們做到了拓展雙重承認的可能性、兼顧實質外交和台灣尊嚴的機會,開啟台灣外交更多的想像與可能。
※作者為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特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