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就政治位置或個性風格,陳時中與柯文哲都是個強烈的對照。(攝影:張哲偉)
怒嗆王必勝「對北農有什麼貢獻」後,柯文哲道歉了;但就在他道歉的同一天,柯文哲又抨擊中央造冊施打進度太慢,導致台北市有20萬劑疫苗快要過期。不過,台北市府隨即改口,強調這件事是市長口誤,真正快過期的量應為958瓶,只有約9580劑到1.3萬劑之間。
在先前那場「道歉」記者會裡,柯文哲說:「人家來幫忙就說感恩就好,囉哩八縮講一大堆幹什麼?」「我這個人的個性,常常就藏不住表情,心中氣不過。」言下之意,「幫忙」是個事實,有「感恩」就好,管他幫忙了什麼?而柯文哲之所以「心中氣不過」也是有原因的;是因為他個性太直了,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才造成這場風波。
這像是在認錯嗎?其實沒有。柯文哲強調他只是「藏不住表情」、「心中氣不過」;既然不解不說自己錯在哪裡?他也就繼續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想到疫苗施打的比例始終落後其他縣市,他就認為中央在「搞」他;所以不經大腦,不問北市府任何業管單位,可以口不擇言地說出20萬劑疫苗快要過期的驚人數字。身為一個首都市長,如此一翻兩瞪眼的公開數據都能這樣信口雌黃、胡說八道,當知道過去兩個月來,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不斷地口水爭執是怎麼來的?
無論就政治位置或個性風格,陳時中與柯文哲都是個強烈的對照。他們倆人,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老練沈穩,從不刺激人的感官,一個是張牙舞爪,永遠口沫橫飛;陳時中的發言代表的是一個團隊,他儘管偶爾會閃避問題,但更多時候是認真的說話,希望更多的人懂;柯文哲往往是人來瘋,只要打上聚光燈,他常嘴巴比腦袋還要快,外界甚至會懷疑他,說話前根本早就幫記者把新聞標題都先想好了。
五月疫情突起,在疫苗不足,中央疫情團隊應變不及,陳時中疲累不堪之際,連綠營支持者都一度出現信心危機。相較之下,柯文哲「三分抗疫,七分罵中央」的策略,成功地接住了許多對疫情爆發不滿的群眾。不過,台灣終究是個醫療底蘊深厚公衛上軌道的國家,在美日馳援的疫苗抵台,疫情也逐漸受控後,柯文哲這種基於非防疫本位的危機心理動員也就慢慢圖窮匕現。
環南市場的疫情危機在中央介入後獲得控制是一個事實,多數老百姓根本不在意中央地方誰主導?或哪一邊出力比較多。柯文哲主動挑起「設局說」、「王必勝有什麼貢獻」,除了顯示他器量狹窄、刻薄寡恩以外,也有違台灣社會基本的人情義理。在惹來「過河拆橋」的眾怒後,他終得不干不願地道歉。
其實,作為一個醫生素人從政,台灣社會從來不吝於給柯文哲機會。他先是在2014年因為太陽花學運的風潮,與民進黨的全力支持而當選首都市長;在歷經執政初期的低迷後,又因為朝野鼎力合作的世大運成功,而重新站上政治舞台;當民眾黨版圖不斷被藍綠侵蝕之際,突起的疫情又重新讓他有表現的機會。不過,沒有團隊、不懂感恩,眼中只有自己的柯文哲總是能一再地搞砸自己的機會;他不知輕重地追擊中央防疫團隊,自以為在擴大戰果,但斧鑿痕跡太深,反而讓自己的政治意圖昭然若揭。
菩薩有一種「逆行」的法門,凡是打擊、壓迫、刺激你、欺負、侮辱你的人,使你爬不起來的人,在佛教上都視為是「逆行菩薩」。若不是柯文哲的尖酸刻薄,不會讓王必勝的百戰功績被這麼多人知曉;若不是柯文哲的爭功諉過,不會這麼凸顯陳時中的功成不居;因為這位聲量高八度的首都市長,反而讓許多默默對抗病毒、守護台灣的防疫人員得到修行。
陳時中當然會做錯事,但失去比例也不根據事實的批評,反而為中央防疫團隊累積許多同情與支持,柯文哲正是陳時中這樣的逆行菩薩。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