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立專欄:當香港也發生美麗島事件

鄭立 2017年02月15日 07:00:00
香港自2014年占中行動以來,民眾上街抗議不斷,但港府顯然只想以強硬手段加以壓制,彷彿是要在社運者中,製造如台灣當年白色恐怖的氣氛。(香港民眾將不滿的矛頭指向特首梁振英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湯森路透)

香港自2014年占中行動以來,民眾上街抗議不斷,但港府顯然只想以強硬手段加以壓制,彷彿是要在社運者中,製造如台灣當年白色恐怖的氣氛。(香港民眾將不滿的矛頭指向特首梁振英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湯森路透)

在 1979 年發生高雄的美麗島事件,民主化之前的台灣政府,面對嚴重警民衝突後,大規模的拘捕和撿控他們認為稍有嫌疑的市民與異見者。當時的台灣人雖然被鎮壓與重判嚴厲打壓,但卻開啟了日後解嚴和台灣民主化的先聲。

 

事隔30多年的一年前,2016 年農曆新年的初一,香港也發生了繼雨傘革命之後最大規模的警民衝突事件,造成了近百警察受傷,因為事緣是維護在旺角賣魚蛋小食的夜市小販,故被國際媒體稱為「魚蛋革命」(Fishball Revolution),無疑為東亞政治帶來很深遠的影響。

 

它造就了上年在新界東補選的梁天琦,因為贏得同情與支持而得到 6萬6000 票,並間接引爆了日後被指控提出香港獨立。使香港第一次有市民被剝奪參選權,香港第一次關於香港獨立的千人集會,以及中國人大強行扭曲基本法解釋,使當選議員被取消資格。

 

延伸閱讀:他們失去參選權 也失去了年宵攤位

延伸閱讀:宣誓風波》香港立法會本土派議員宣誓風波事件簿

 

以上這些都是台灣人較能看到,顯性的影響,台灣人比較難留意到事件的另一部份。就是香港政府一方面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同時卻進行的異常嚴厲搜捕。不僅現場被捕的人,在初一之後的一年至今,政府不斷的被捕人數不斷增加。特別是針對一些自雨傘革命以來被監控的參與者,即使事件已過了幾個月,甚至半年,還是會有之前沒有被捕的人,突然被說是有證據懷疑而上門被捕,至今已拘捕了90人以上。

 

這些被捕者被控以重罪,特別是在港罕見,刑期可達10年的暴動罪。政府進行積極的濫捕濫控,濫用原本不是針對社運,本來針對破壞電腦行為的「不誠實取用電腦罪」對付網絡上的支持者,而且在最近的判決中,常常得出非常重的刑期。

 

香港的白色恐怖進行式

 

香港政府對社運者製造白色恐怖的手段,和當年未解嚴前的台灣政府類似。這種搜捕與判刑,無疑是有意圖的針對有參與社運抗爭的市民,以司法製造恐懼。目標就是希望瓦解香港的反政府活動,針對年輕學生進行刑事撿控,當中包括在香港最高學府港大讀書的天之驕子,而針對香港獨立進行取消參選資格,則是迫使所有意圖參選的政客,對港獨的言論襟聲。某程度上,也使很多早已涉身其中人無法脫身的人,變得義無反顧沒有退路。

 

從美麗島事件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政府雖然主觀想達成製造恐懼的效果,但結果是否如此卻十分難料。美麗島事件接連林宅血案,台灣陷入濫捕,重刑,警權失控的漩渦,都是為了壓制黨外運動,卻和現在的香港一樣,引起了國際傳媒的關注,正如本文開始「魚蛋革命」一詞便是國際媒體所使用的。強硬的手段與嚴刑的副作用是使事情鬧大,令香港政府的問題於國際浮面,並將香港獨立這個過去不太存在的議題帶入了國際媒體,這些都是發生中的事實。 原本變得寂靜的香港,重新被國際注視,雖然是以政府不願看到的方式,不願看到的主題。

 

香港政府固然期望從鎮壓當中平息自雨傘革命以來的形勢,但用強硬手段獲得的寧靜只有短期的效果。正如當年台灣的抗爭運動沒有因此而瓦解,而當年的美麗島事件形成一種試煉,成就了日後泛綠陣營的核心骨幹,從遊兵散勇的黨外運動,匯聚成更強的力量,這點應該是當初政府始料不及的。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有前例在先,我們可以觀察到,因受審判刑而無路可走的人,被迫改變自身去適應這種挑戰。政府無疑為自己製造了長遠而且不斷演化的長期對抗者。包括跟他們有一定關係與感情,想要協助他們的親友,這些都會積極的想要回復當事人的名譽與前途,使抗爭產生質變。但政府會使用法律手段壓迫時,應該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副作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理解到魚蛋革命與美麗島事件的相似之處。台灣人在美麗島事件的歷史,會值得香港人借鏡。而台灣也可以從中推演到香港未來的發展。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