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男子組團體射箭比賽,分別拿到金、銀、銅牌的韓、台、日選手賽後自拍。越南羽球選手阮翠玲在臉書PO出與戴資穎的合照。(圖片取自World Archery Asia/阮垂玲臉書)
寫有《Nazi Games》的美國歷史學家David Clay Large曾經說明奧運如何成為納粹政治動員的工具,例如聖火傳遞橋段設計,另外代表了奧運主辦國的精神核心。1936年柏林奧運在納粹宣傳部安排下,刻意讓當時火炬接力中繼站一路貫穿中歐到東歐,確實就有擘劃「新德國」的象徵意義,而柏林奧運,果然成了納粹帝國的宣傳舞台,尤其進一步激勵了它三年後發動世界大戰。
悲慘的二戰讓人類得到很多面向的反省,其中也包括對奧運精神的再次重申,也就是國與國之間競爭激烈的體育比賽,儘管很難避免激起過往的新仇舊恨,但至少在競技場裡,大家可以暫時將危險的民族主義轉化為良性的積極競爭,讓再怎麼對立的國家,也能至少維持表面上的和諧。就像David Clay Large所說的,現代奧運的意旨,就是為了超越「部落主義本能」。
奧運舉辦至今,從來沒有一次(無論冬奧還是夏季奧運)能夠完全擺脫地緣政治潛在的緊張局勢,透過短期的體育比賽,也不見得能很快地增進國與國之間相互理解,或者有效消弭國家沙文主義的氣氛,但它確實不失為一具矯正器,促使不同國家的選手能在場上相互尊重,並和對手站在平等(規則、道德)的基礎上,享受自己國家民眾的熱烈支持。
本屆奧運至今,出現幾張饒富意義的賽後照片,也許一定程度正反映著背後的奧會精神。像是男子組團體射箭比賽,分別拿到金、銀、銅牌的韓、台、日選手,特別在頒獎典禮後眉開眼笑擠在一塊自拍,隨後被亞洲射箭聯盟(World Archery Asia)PO在臉書上分享,標註:亞洲的力量。另外,台灣女子羽球好手戴資穎擊敗越南選手阮翠玲後,阮翠玲則在臉書PO出與戴資穎的合照,還說「能在這麼大的舞台上和偶像競爭,就像是一場夢」。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不敵日本選手高藤直壽而獲銀牌,比賽結束兩人不僅在台上擁抱,高藤直壽還將楊勇緯的手舉起來,很多人深受這畫面感動。日本作家門田隆將看到了特別在推特寫到:「這畫面象徵日本和台灣之間的牽絆,讓人很感動」,他的貼文隨即得到日本網友熱烈回應,有說「不管看多少遍,都讓我淚流滿面,雙方選手都值得獲得金牌」,或是「日本和台灣之間有許多美麗的畫面,雙方球員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比賽」。
台、日、韓不僅有地緣政治上的競合關係,也存在歷史上的恩怨情仇,但一場奧運比賽,哪怕只是讓「部落主義本能」短暫消融,也能為各自國家獲得滿溢的心靈灌溉。
但同一時間,緊鄰在側的中國,儘管獎牌連連,我們仍不難感受到這個國家兼及民族主義高漲、外交戰狼氣勢如虹和反西方的濃烈情緒,無論獎牌再多,也還是能不斷製造出民族悲憤的理由。比方說,中國21歲的神槍手楊倩奪金後,被翻出去年12月她曾在個人微博秀了張Nike鞋的照片而被中國網友責罵,只因為Nike曾說要停用新疆棉,犯了「辱華」之罪,楊倩只好刪掉照片。同樣的,也有中國網民說就是因為中國女排穿了愛迪達(和Nike同樣因新疆棉之故成為「辱華」代表),所以才會敗給土耳其。
另外,香港羽球選手伍家朗因為穿著沒有香港政府官方標誌的黑色球衣比賽,於是遭親北京者在網路上批評「如果不想代表中國香港,請選擇退賽!」在香港羽球總會出面代為澄清是廠商贊助球衣後,風波才暫歇。誰都曉得「黑衣」會有問題,關鍵就在黑衣已彷若香港異議人士的代碼,讓親中的人看了很刺眼。
還有,中國舉重金牌得主侯志慧如願贏得金牌,因為路透社選用了她在舉重過程中一張面部施力的照片,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就發信痛罵路透社「醜陋無恥」,是故意刊登一張難看的中國選手照片。
當然,「台灣」自然又一次惹怒中國。因為開幕式上,日本不以「中華台北」介紹台灣,而是以台灣的「台」(タ(ta)),將台灣選手排在南韓之後、塔吉克之前進場,日本負責轉播的NHK電視主播也以「台灣」而非「中華台北」稱呼,於是,中國騰訊就在台灣選手進場時立刻插播一段長達20分鐘的脫口秀,但時間沒掌握好,不小心也停掉了隨後中國選手的進場畫面,引起中國觀眾不小反彈。不只這些,中國官方還一度譴責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傷害了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感情」,因為NBC轉播奧運時,沒有「完整」呈現中國地圖(地圖上尤其少了台灣)。
正常反應是,體育場上,如果你的國家輸了,你會感到沮喪,如果贏了,你會感到高興,而就算輸了,再難過也不會像真的在戰爭中打敗仗那般有被羞辱的感覺,並產生發自內心的怨恨,就算有,對照中國,不也應該會是在被強迫愛黨的香港人身上發生,至於必須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在世界各角落被改名「中國台灣」,「ROC」縮寫直接被俄羅斯奧會代表隊(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 ROC)拿去用,選手奪冠只能播放國旗歌的台灣,不更有理由為體育場內外的不公平待遇表現得忿忿不平,但中國對自身民族尊嚴的敏感度向來卻比任何人都脆弱而激烈。中國民族主義情結,顯然讓他們更難擺脫國際賽事中「仇恨的狂歡」(orgies of hatred),在對自己國家的特殊依戀之外,已很難兼容對其他國家的多元尊重(更別提對台灣)。
每回,當他們糾結著究竟是要和美國比金牌數還是總獎牌數時,應該早就發現了原來美國並非和他們一樣是以「舉國體制」去培養奧運金牌選手,場上表現卻毫不遜於中國,這或許也是中國儘管歷屆都是大贏家,但未必真正感到踏實自信的原因,難怪金牌再多,都還有填補不盡的民族缺憾。那麼,中國究竟要贏得多少金牌,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有自信的國家?或一體兩面的問題是,中國究竟要贏得幾面金牌才會贏得尊敬?事實上奧運之前,當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那份「17個發達經濟體有近七成對中國不滿」的民調時,似乎就已拋出了同樣的疑問。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