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嬰」不會懂怎麼和病毒共存

施芳瓏 2021年07月30日 00:00:00
相對於「逼人民長大」的英國政府,台灣的人民有著被視作「父母官的政府」。(湯森路透)

相對於「逼人民長大」的英國政府,台灣的人民有著被視作「父母官的政府」。(湯森路透)

疫情的擴散是遲早的事呀!自5月初,台灣的防疫被英國變種病毒破口後,沒有想到有一群人,就開始指責什麼都是政府的不對,挑剔任何防疫、疫苗的措施都不完善,就是不看看世界其他國家的慘狀、不問問自己應該有的相應作為,其不成熟的程度,猶如長不大的「巨嬰」啊!

 

在這個全球村,物流人流頻繁的時代,加上新冠病毒的狡猾,不斷地變異,之前是防疫模範生的國家,如:新加坡,以色列,澳洲,一個接一個相繼破口,台灣被突破也不令人意外。台灣疫情既然擴散了,那就進入第二階段,全體公民共同承擔,心情調整一下,防疫措施因應改變,不就好了嗎?況且,過去的成功防疫,讓台灣人民多享受了一年多自由的生活與經濟的繁榮,不需要因為近來疫情破口了,就全盤否定呀?!

 

相較於我所在的英國,是目前台灣受創「英國變種病毒」的發源地。強生保守黨政府基本上採取的是「讓新冠流感化」的策略:既然無法根除新冠,但可以降低威脅性,就視同流行性感冒應對,儘快回歸往常生活。英國目前面對的已是傳染性更強的「印度變種」,即使在7月8日至15日一周內,英國超過600,000萬人收到了自我隔離的簡訊;即使在解封前二天的確診病例,高達53,969人數。但死亡數字維持放緩,19日單日只有25宗個案。首相強生仍執意在7月19日,將僅剩的一些防疫限制,幾乎全盤解除了。他這一次下的政治「賭注」,就是基於疫苗的高接種率:截至7月12日,英國已有87% 人接種了第一劑疫苗,其中完成了兩劑者,比例達到66%,也就是疫苗已覆蓋了全英三分之二的人口。

 

強生說:「此時不解封,更待何時?」於是從上周一起,公共活動不再有人數上限,餐廳、酒吧及夜店回歸往常的開放,暫停在家工作,學校回復教室上課,連戴口罩與社交距離也被取消,不過倫敦公共交通系統繼續要求乘客戴口罩。各界將防疫解封的7月19日,喻為「自由日」。然而事實上,英國各地疫情的傳染仍很嚴峻,強生嚴正地表示:「新冠大流行尚未結束」,但往後民眾要「學習與病毒共存」。

 

即使有這樣不顧弱勢族群的強生政府,英國至今也沒看到有「台灣巨嬰式」的公民。對疫情、政府防疫措施,永遠有話說:疫情控制住時,有AZ疫苗可以打,卻嫌棄不夠好;等疫情爆發後,一窩蜂搶疫苗,責怪政府未及時採購;至日本贈124萬劑AZ疫苗,接種後有數起不良反應,責怪政府接受日本不打的疫苗;至美國贈最大批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竟批評政府接受他國援助是「疫苗乞丐」;當疫苗種類變多後,抱怨想打的疫苗量不夠;當疫苗量逐漸充足後,挑剔施打速度太慢。總之,無論怎麼做,對於「巨嬰」永遠不會滿意。

 

相較於停留在襁孢期的「台灣巨嬰」,英國的公民面對的是將「人民視作成人」的政府,首相強生從上周一全面解封起,將「與病毒共存」的課題,交由民眾自己去學習與成長,自行研判疫情的風險,及負責自身的健康:要不要打疫苗,何時去打;願意的話,40歲以上接種AZ,40歲以下莫德納或輝瑞,沒有選擇;即使知道有血栓問題,也願意支持英國國產 AZ疫苗。

 

相對於「逼人民長大」的英國政府,台灣的人民有著被視作「父母官的政府」。即使是父母,他們也不是全知萬能,何況是面對持續在變異的病毒,疫苗短缺的全球配置,及尚在追蹤觀察的疫苗副作用與效力。在某些時候,台灣的民眾是否也該長大成人了,多體貼難為的父母官政府,也多少為自己的健康承擔一些責任。再說:有史以來,人類一直要與病毒共存,自1859年達爾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提出「天擇論」(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英國人就深悟了「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一殘酷但事實的自然法則呀。

 

英國這個小島國,在近150年來,能立於世界富強國家之列,多少應歸功於其身體力行「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強者定律呀。是時候了,台灣民眾應該自立自強,撕掉被貼上「長不大的巨嬰」標籤。

 

※作者為倫敦政經學院研究員

關鍵字: 巨嬰 變種病毒 解封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