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維爾用資料給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歷史故事:1940年至1960年間,是居於收入貧窮線的黑人家庭比例下降最多的年代。(湯森路透)
在世界日益左傾的趨勢下,美國《華爾街日報》在他91歲生日之際,發表了一篇The Soul of Black Conservatism(一個黑人保守主義者的靈魂),恰如其份地讚賞了這位傑出的智者:「湯瑪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畢生都在挑戰種族、經濟等方面的正統觀念,並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學術成果」——其中,《經濟事實與謬誤》、《知識份子與社會》堪稱索維爾學術成就的代表作。臺灣八旗文化出版社今年6月翻譯出版了美國保守主義學者索維爾的《經濟事實與謬誤》(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第二版,這對臺灣讀書界無疑是件幸事。
《經濟事實與謬誤》初版於2008年,二版於2011年。它是索維爾以易於理解的風格編寫的一本基礎經濟學,通過現實世界的例子對具體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索維爾寫這本書可謂籌思已久。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十幾位嚴肅的黑人思想家因從各方面挑戰20世紀60年代固化的民權正統學說而獲得關注。儘管當時媒體將他們統稱為「黑人保守派」 或 「黑人新保守派」,但實際上這些人的思想與立場很不一樣,有政治立場上堅定的左派、歐洲式的社會民主主義者,還有人具有強烈的自由意志主義傾向,後來人們意識到,為他們貼上「保守」 的標籤只是一種速記方法,用來描述任何在種族或文化話題上採取與黑人精英公認的智慧相反立場的黑人知識份子。其中占主導地位的觀點是法律學者金伯利·威廉姆斯·克倫肖(Kimberlé Williams Crenshaw)的主張,她認為 「黑人社區必須發展並保持一種獨特的政治意識」,因為 「黑人社區最寶貴的政治資產一直是其主張集體身份和命名其集體政治現實的能力。」——現在回過頭來看,這是目前美國左派主張黑人身份政治的始點。
1980年12月,索維爾在三藩市主持了 「黑人的替代方案(Black Alternatives)」 會議,此會的目的是展示黑人政治家、知識份子和民權活動家的各種觀點。這些黑人精英們明顯認識到,自由主義精英希望由白人來解決黑人的問題,這種情況下,黑人精英們不能缺席。
在眾多黑人學術精英中,索維爾屬於真正的黑人保守主義。這一黑人保守主義可溯源於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和布克·華盛頓(Booker T. Washington)強調的自助模式。在索維爾長達60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在其多本著作中,他一以貫之地表明,能夠面對和解決自身內部問題的群體最能在社會和經濟上崛起。早在1975年出版的《種族與經濟》(Race and Economics)一書中寫道:「如果說美國少數民族的歷史能說明什麼的話,那就是自力更生的態度和價值觀在其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經歷過2020年的黑命貴運動之後,面對拜登承諾將出臺黑人賠償法案,索維爾(@ThomasSowell)在推特上再次發表他多次提到的一個觀點:「黑人家庭熬過了幾個世紀的奴隸制和種族歧視,但卻因福利主義而土崩瓦解。」 索維爾一直深感擔憂:那些對接受者要求很少或根本不要求的施捨,可能會造成依賴。正是一種務實的個人主義和自助主義,定義了索維爾式的黑人保守主義。這些觀點同樣貫串在他的《經濟事實與謬誤》一書當中,可以說,這本書是為了證明他的自助理論而寫。
我們都聽過那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自從西方政客們發現「用福利換選票」的招術以來,那些提倡社會財富分配的人確實給了窮人不少魚,並且讓他們別無選擇地終其一生只能依賴政府給他們魚吃,也因此成了持這種主張的政黨(比如美國的民主黨)的鐵票倉。如果這些提倡分配的人是認真的的話,他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給窮人們漁網而不是魚。例如,知識就是可以用來捕魚的漁網,也是少有的幾種可以被分配並且不會以從他人處沒收為手段來進行分配的財富。出於普及這種常識的願望,自1980三藩市會議之後,索維爾籌思了20多年,寫就了《經濟事實與謬誤》這一普及常識的書。
《經濟事實和謬誤》的主題之一是,謬誤不僅僅是瘋狂的想法,而且實際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使它們具有持久力。以目前最必要廓清的基於黑人受歧視的《黑人賠償法案》來說,索維爾在《經濟事實與真相》第六章的觀點值得一讀。他明確指出:「種族謬誤包括:種族是奴隸制的基礎;種族主義是導致白人與黑人的收人差異,以及生活中方方面面有賴收入的領域都有差異的主因。此外,一種常見的隱含假設是,種族主義與歧視緊密相連,兩者的興衰是同步的。然而,我們等一下會看到,有些時期與地點,種族主義盛行,但歧視反而沒那麼嚴重。即使沒有種族主義,歧視也可能存在。一些種族討論的背後,潛藏著一個問題:種族在天生的智力上是否不同——正反兩方都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謬誤。」——該書的重心就是用很多實例與資料證明一些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觀點是錯誤的,比如黑人收入偏低是因為黑人年輕人口多,入職時間短,而職場中資歷淺者報酬相應低;黑人與其他少數族相比,其天然條件並不更具劣勢,相反更具優勢,等等。
一個已經寫進美國歷史且成為教科書內容的觀點是:黑人的處境在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後得到改善——包括本人也曾接受這種看法,畢竟一般人對美國歷史的瞭解從美國政治教科書開始。但索維爾卻用資料給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歷史故事:1940年至1960年間,是居於收入貧窮線的黑人家庭比例下降最多的年代,從87%下降到47%,這些都發生在1964年的《民權法》及1965年的《選舉權法》通過以前,更是在1970年代‘平權 行動’演變成數位目標或配額之前。在這些重要的法律頒佈之後,貧窮減少的趨勢並未加速,反而減緩了,1960年代那十年間,貧窮率從47%降至30%;1970年代,貧窮率只從30%降至29%。然後他指出歧視是種誤解: 「很多謬誤的產生是因為大家以為不同的群體在技能、經歷或態度上是可以比較的,所以他們之間的統計差異只能以『周遭社會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來解釋」——一語道破所謂「種族歧視」的由來。
出版者的介紹言簡意駭,認為這本書揭露了一些關於美國經濟問題最流行的謬論,書中辨謬的流行觀點包括在美國媒體和政治家中廣泛傳播的許多信念,例如關於城市問題、收入差異、男女經濟差異的錯誤觀念,以及關於學術界、種族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學謬論。語言生動幽默,淺顯易懂,不需要讀者具備任何經濟學知識——誠如其言。
索維爾基於自助主義,反對福利主義。1993年回顧西方福利主義之路時,他曾發表一段發人深省的說話,可謂洞悉左派福利政策之弊:
「西方世界過去30年的社會史,可以說是以『聽上去很好的政策』取代『真正有效的政策』的歷史。一個又一個領域——罪案、教育、房屋、種族關係——在那些動聽的宏偉理論付諸實踐後都每況愈下。令人驚奇的是,這段充滿失敗和災難的歷史不但沒有令那些社會工程師知難而退,而且公眾還繼續任由他們擺佈折騰。」
湯瑪斯·索維爾不僅是一個優秀的經濟學家,而且是一個勇敢無畏的黑人知識份子。作為一個黑人,他極力反對黑人群體中的特權思想和政治正確,但理解他思想並知道他是真正為黑人民族的未來著想的黑人精英,比如美國大法官克拉倫斯·湯瑪斯(Clarence Thomas)、正在崛起的保守派社會活動家歐文斯,都深受索維爾的影響。
● 《謬誤與真相:保守派經濟學家如何戳破執政者的美好謊言》(作者: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譯者: 洪慧芳;出版社:八旗文化 )
※作者為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暨南大學和《深圳法制報》報社。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著有《中國:潰而不崩》、《中國的陷阱》、《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大揭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