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從未衰落,因為根本未曾崛起 !

羅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 2021年08月07日 09:00:00
西班牙國旗。(湯森路透)

西班牙國旗。(湯森路透)

從十七世紀初開始,西方的歷史學家就花費龐大心力試圖解釋「西班牙的衰落」。英國航海家法蘭西斯.威盧比(Francis Willughby,1635~1672)在一六七三年寫出自己當時看到西班牙如何掉入一個糟糕的處境:

 

一、不良的宗教

二、暴君般的異端裁判所

三、大量的妓女

四、貧瘠的土地

五、可悲又懶散的人民,就像威爾斯人(Welsh)和愛爾蘭人(Irish)一樣

六、對猶太人和摩爾人的驅逐行動

七、戰爭和殖民地

 

四十年之後,佛羅倫斯的駐西班牙大使指出:「這裡極度貧窮,而且我認為與其說是國家的自然環境造成,不如說是西班牙人的性格使然,這些人從來都不努力,寧願把自己王國領土內生產的原物料送去其他國家加工,再去購買人家加工後的產品。」 

 

不只外國人,早期的西班牙作家也哀嘆西班牙已從斐迪南(Ferdinand,1452~1516)和伊莎貝拉(Isabella,1451~1504)那個黃金時代徹底衰落了。就像西班牙政治家佩德羅.斐迪南.納瓦雷特(Pedro Fernández de Navarrete,1564~1632)在一六○○年寫到的:「這些光榮的君主曾讓西班牙的幸福和偉大到達前所未有、盛極一時的高度,直到榮光墜落、衰落來臨。」類似的觀點一直存在。也有如傑出的英國歷史學家約翰.艾略特(J. H. Eliot,1930~)在一九六一年時總結的: 「目前看來,十七世紀對於西班牙如何衰落的歷史解釋已被普遍接受,不太可能更動,就好像是不管怎麼洗牌,還是同一副牌出現一樣。」  但後來英國歷史學家亨利.凱曼(Henry Kamen, 1936~)直接創造了一副新牌:「西班牙從未衰落,因為根本未曾崛起 !」 

 

凱曼針對之前習以為常的說法做了高明的修正,同時也帶出對西班牙與西班牙帝國兩者應做的重要區分。西班牙帝國興盛於查理五世當王之際,他有哈布斯堡王室血統,在根特長大, 之後藉由錯綜複雜的王室婚姻,成功坐上西班牙王位,然後又靠跟大富豪雅各布.富格爾(Jakob Fugger,1459~1525)借錢選上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由此,低地國的部分領土以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就這樣納入在他的統治之下,當然還有西班牙以及後來增加的新大陸殖民地。這整個是一個動態的帝國,除了新大陸的據點之外,都不是靠西班牙人的擴張或征服而建造起來的帝國。西班牙本身對帝國所做的貢獻就只有徵兵,以及從新大陸運回的黃金和白銀。這金銀數量之龐大,甚至到造成整個西歐通貨膨脹,也成為西班牙有能力維持龐大且裝備精良的軍隊的財政來源。靠這支軍隊,西班牙得以與法國、日耳曼的新教王侯,眾多義大利人、荷蘭人和英國人作戰。但是,新大陸的富庶沒有為西班牙帶來多大的益處,西班牙還是停留在一個經濟未發展的封建國家狀態。有朝一日,當帝國的榮光無法再繼續掩蔽西班牙的落後時,就被人誤以為西班牙從美好的時代墜落了。 

 

所以,那個破壞義大利和荷蘭的資本主義的不是西班牙,而是西班牙帝國。不過,在談帝國造成的問題之前,我們先概述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統治之下黃金時代的西班牙當時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狀況。

 

一四九二年哥倫布啟航時,「西班牙」並不真正存在。所謂的西班牙,是直到很晚近才出現的,而且僅是名義上的存在。當時的西班牙剛由卡斯提亞(Castile)和亞拉岡(Aragon)兩個獨立王國合併而成。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人都還是覺得自己是卡斯提亞人,或覺得自己是亞拉岡人,而不覺得自己是西班牙人。在一四九二年時,這兩個王國的人應該更是這麼想,甚至可能包括這對皇家夫婦也這麼想。相較起來,伊莎貝拉的卡斯提亞王國重要性更高,這個王國坐擁六百二十萬人口,占西班牙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亞拉岡王國則顯得相對弱勢。伊莎貝拉嫁給斐迪南後,他倆將兩個王國「統一」起來,才建立了西班牙。新國家的總人口大約是七百二十萬,大概是法國人口的一半。一開始國王夫婦很受人民愛戴,高度受歡迎的程度甚至使得一四八○年之後,那個屬於貴族的立法機構—卡斯提亞議會,越來越少開會,也不再對國主有任何制衡力量。結果議會後來無力拒絕查理五世大規模的增稅,卡斯提亞王國也變得越發專制。亞拉岡議會則稍微有辦法繼續對地方的稅收問題發揮一點影響力,但也只是可有可無的程度。


 
一四八二年,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發動了一場對阿爾哈馬(Alhama)的攻擊。阿爾哈馬是一座格拉那達(Granada)的邊境城市,屬於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南部沿岸建立的國家,三面圍繞卡斯提亞地區。阿爾哈馬很快就陷落了,在經歷長期的爭戰之後,格拉那達在一四九二年一月二日向西班牙軍隊投降。這就是所謂的收復「摩爾人的西班牙」,此舉讓西班牙突然增加了幾十萬的摩爾人。然而,究其為王室帶來財富而言,卻顯得微不足道。相反地,戰爭的成本卻是那麼巨大,讓這個勝利等同於巨大的虧空。在這種情況下,國王們對於尋找新的收入來源變得非常飢渴,因此更堅定了他們贊助哥倫布出海的決心。哥倫布正是在西班牙國王夫婦取得格拉那達的勝利後,幾週內就出發了。

 

然而,征服格拉那達所付出的巨大代價,預告了未來的不幸。到了下一個世紀,成為帝國的代價讓西班牙耗損了大量財富,也讓這國家成為一個充滿貧窮農民的國度,不僅是工業製品完全倚賴進口,甚至連糧食也一樣缺乏。

 

破壞西班牙農業的,除了貧瘠的土壤之外,還有一個叫做梅斯塔(Mesta)的奇怪制度。西班牙牧羊業所產的羊毛質量很好,雖然不如英國那麼高級,但仍超過其他地方。這導致西班牙主要出口羊毛抓絨,而且漸進性地取代了英國的地位,成為法蘭德斯和義大利羊毛紡織業的原料供應源頭。梅斯塔是一種牧羊人組織,他們擁有王室所授予的特權,可以帶著大批羊群在西班牙境內遷移,「從北方的夏季牧場到南方的冬季牧場,然後在春天時再回到北方。」他們邊走邊放牧,導致他們行經路線的農業都無法經營。而且這些人和羊所影響的耕地面積非常巨大。而且只要當他們與其他地主產生衝突,君主總會站在梅斯塔這一邊,就因為對於西班牙的經濟來說,沒有別的東西比羊毛出口更重要。然而政府對梅斯塔的保護政策,嚴重傷害了人們對農業投資的動力,結果造成西班牙必須進口大量的糧食作物以及其他各種食品。

 

地理因素也讓西班牙很難一統整個國家,甚至無法進行國內的商業活動。崎嶇難行的山脈創造出易守難攻的地勢(就像拿破崙戰爭中威靈頓〔Wellington〕一樣)。這些自然天險妨礙了商業運輸, 而且導致「價格持續飆高」。舉例來說,把香料從里斯本運到托萊多(Toledo)的交通成本, 甚至比直接在里斯本購買香料還高。

 

以製造業而言,西班牙真的相當缺乏相關產業,而且僅剩的製造業也在美洲黃金與白銀大量湧入時消失殆盡,這更加大了西班牙對進口的依賴。此外,西班牙也沒有培育出本土的商人階層,國家的商業生活大多掌控在外國人手中,而那些人多半是義大利人。這更給了西班牙紳士(hidalgo)一個自以為是的理由,認為製造業和商業是屬於下等民族和低等國家的,所以讓外國人繼續為西班牙打工就好。當帝國的勢力範圍已到達北歐之際,西班牙仍停滯在封建時代, 只能出產許多貴族階層的青年男子,而這些人大多是為了逃避貧窮而選擇當職業軍人的。這些訓練有素、長期服役、裝備精良的西班牙戰士,是歐洲最強大又令人畏懼的武裝力量。不過他們是為帝國而戰,而不是為了西班牙而戰。他們取得勝利的地方都距離他們的家鄉非常遙遠, 可能是在低地國家、義大利或是萊因河沿岸。至於支付他們軍餉的那些錢,則來自數千英里外。

 

財富與帝國


西班牙在十六世紀時達到國勢的頂峰,廣大的帝國向東延伸遠至菲律賓,歐洲部分則東到奧地利,另外還包括美洲、尼德蘭、日耳曼的許多區域、突尼斯、薩丁尼亞、西西里、義大利的大部分領土,以及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包括葡萄牙、納瓦拉〔Navarre〕、魯西永〔Roussillon〕)的廣闊領土。為了防衛和掌控這些領土,帝國需要維持大約二十萬人的常備軍,這些軍人從歐洲各地招募而來,有很大的比例來自愛爾蘭、法蘭德斯、義大利、德國,他們的總人數與來自西班牙本土的人數幾乎一樣多。這支帝國的軍事力量可說是自羅馬帝國衰亡以來,歐洲第一支長期服役的常備軍。

 

不過西班牙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武裝這批優秀的士兵,因為國內根本沒有軍工廠,不但造不出火藥和火炮,包括連炮彈都製造不出來。一五七二年就發生過一次緊急的炮彈荒,搞得菲利普二世寫信給義大利,要求立即派兩個鑄造炮彈專家到馬德里來,因為「這裡沒有人懂得怎麼去弄這些東西」。12 但結果根本沒啥用處,當西班牙巨型艦隊在一五八八年揚帆迎戰英國時, 所有的火槍和炮彈都是進口的,就像船上的其他所有東西一樣,沒有一個不是進口的,就連船上補給的點心也是。還有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是船上沒有的,那就是地圖。在西班牙連一個輿圖師都沒有(馬德里第一張街道地圖是在荷蘭出版的)。當他們想要尋找熟悉英倫海峽的領航員時,西班牙本土遍尋不著這樣的人。西班牙海軍上將梅迪納.西多尼亞(Medina Sidonia,1256~1309)將軍必須仰賴法國的領航員,才有辦法導航自己的艦隊。當然,艦隊的所有船艦,也沒有一個是在西班牙製造出來的。

 

那麼帝國到底擁有什麼?或者說至少在表面上看來,這個帝國很有錢。因為帝國擁有三個財源。首先是皇帝強加給人民的高額重稅。舉例來說,卡斯提亞地區的稅賦,比歐洲其他任何地方都來得高。到了一五九○年,農民的豐收年收入,估計平均三分之一要上繳作為稅賦。而帝國加給其他地區的稅收水平,也只比卡斯提亞地區稍微低一點而已。其次是大量壓榨教會收入。新教的統治者透過沒收教會的財產,大量增加財富。由於西班牙帝國正好幫忙打擊「貪婪的異端」,使得教宗承受壓力,不得不和西班牙王室分享這些收入。這讓查理五世得到領土內三分之一的教會什一稅,還可以對教會的財產徵稅,又能得到教會的其他財富。在當時, 什一稅的稅收特別高,因為無人可以豁免;相較之下,有許多大的群體,比如整個紳士階層, 當時是不用向帝國繳稅的。

 

最後,也是這當中最重要的,帝國大量的資金來自秘魯和墨西哥的黃金和白銀,還有從亞洲船上運回的香料和的絲綢。在一五○○至一六五○年間,超過一百八十噸的黃金,還有超過一萬六千噸的白銀,從新大陸運抵塞維亞(Seville)城。這些進口的金銀,讓整個歐洲的白銀供應量成長了三倍,黃金供應量增加了兩成。但也因為過度仰賴進口,導致金流無法留在西班牙。如同威尼斯大使評論的一般:「從東印度來的黃金到西班牙,就像大雨落在屋頂上一樣, 雨滴傾瀉之後全都流光了。」大量資金流向了熱內亞,他們的商人都住在西班牙,還掌控西班牙諸多的(也許是大部分)商業活動。另外,也有更多的財富分散在帝國各處,或用於支付士兵軍餉,或用於地方政府財政,也有用於支援盟友。也有一些消耗特別巨大的負擔項目,像是無敵艦隊對戰英國的直接成本,就超過了一千萬達克特(ducats,當時流通於歐洲各國的錢幣單位), 這大概是帝國一年總預算的兩倍,也是英國伊莉莎白女王收入的數倍。

 

由以上種種可知,去除掉驚人的債務之後,整個帝國的財政根本是打腫臉充胖子。這種狀況從斐迪南和伊莎貝拉起就開始,因為他們從未在財政預算上做到收支平衡過。查理五世在繼承王位之餘,也繼承了他們遺留下的龐大債務。而後,查理五世更以帝國等級的規模,進行了更大的舉債。從為了獲取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開始,查理就向大富豪雅各布.富格爾借了超過五十萬盾(guilder)的黃金,但這也只不過是當中的九牛一毛罷了。查理五世在位期間, 曾向歐洲的銀行家們貸款超過五百次,總計大概有兩千九百萬達克特。這一大筆債務,直到一五五六年他兒子菲利普二世登基時都還無法還清,一樣也被繼承了下來,而且還導致一年後菲利普宣布自己破產。五年之後,帝國的債務又再次飆高,光是為了支付當期利息,就需支付一百四十萬達克特,這占了全年總預算的25 %以上。更慘的是,到了一五六五年,帝國在低地國家的債務,達到了五百萬達克特,債務的利息加上統治該地的固定成本,每年額外增加了二十五萬達克特的赤字。

 

類似狀況遍及整個帝國,財政債務成了帝國最大的隱憂。在一五七○年代的前半段,菲利普二世的年收入平均為五百五十萬達克特,但總支出卻接近一倍以上, 光是他的利息一年就超過兩百萬達克特。果然不出所料,到了一五七五年,菲利普二世對於大約三千六百萬達克特的債務開始賴帳。這麼一來,也讓他的政府完全破產。尼德蘭當地的總督就曾抱怨:「即使國王有一千萬的黃金想要送來,也因為破產而運不過來。」 其實,從海路運送黃金更是危險。僅僅幾年前,也就是一五六八年,西班牙人曾偷偷讓四艘岸巡船載著一百五十五箱達克特開往安特衛普,去支付阿爾瓦公爵(Duke of Alva,1507~1582)軍隊的軍餉, 但那些船中途被英國人攔截了,大部分現金最後變成伊麗莎白女王的財產。那麼,若改成以信件或以匯票寄錢呢?也都不可能,因為在尼德蘭沒半家西班牙銀行有能力支付這筆款項,其他銀行就更不願意為了西班牙的信用背書。結果就是西班牙失去尼德蘭北部的領土,很大的原因是帝國一而再、再而三地破產,無法及時支付軍隊軍餉。到了一五九六年,破產又一次地發生。

 

從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的時代往前推算,這個帝國早就有嚴重虧空的問題。最後到了菲利普二世時代,他在位時幾乎天天都只能坐在在埃斯科里亞爾宮(Escorial)的御案前,批閱廣闊國土間往返的各種官方文書,徒勞無功地試圖維持財政預算的收支平衡。他一再地尋找新的貸款, 同時也努力地拖債,並且懷疑人生般地思考著為何神無視於他的祈求?菲利普二世後來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一五九八年,就在菲利普二世臨死前,他和法國簽訂了和平協議,從此斷開西班牙和尼德蘭的連結。這樣的結果讓英國和荷蘭成為歐洲的經濟強權,這兩國都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也都開始打造各自的殖民帝國。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已不把義大利和法蘭德斯放在眼裡了。

 

 

作者簡介

羅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

美國宗教社會學家,長期擔任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和比較宗教學教授。目前是貝勒大學社會科學傑出教授,該大學宗教研究所的聯合主任,以及《跨學科宗教研究雜誌》的創始編輯。

 

譯者簡介

蔡至哲

筆名蔡安迪。臺大歷史系、歷史研究所、國發所博士。同時就讀政大宗教所博士。學術關懷在東亞儒學、基督宗教史。現職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本書擷取自《理性的勝利:自由、科學、資本主義,以及進步的理性神學

 

關鍵字: 書摘 理性的勝利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