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奧運】奧委會拿了轉播金走人 日本政府將面對天價帳單與不可能營利的場館

盧睿鋐 2021年08月09日 14:00:00
東京奧運於8日晚間舉行閉幕式。(湯森路透)

東京奧運於8日晚間舉行閉幕式。(湯森路透)

東京奧運原本預計要在2020年夏季舉辦,卻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迫延期一年,經過一波三折後於7月23日開幕,8日在新宿國立競技場舉行閉幕式,在煙火、民俗表演以及歌舞的陪襯下成功拉下帷幕,交棒給法國巴黎。

 

儘管如此,東京奧運結束後,背後的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國際奧委會(IOC)的爭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投入成本都成為主辦方苦惱的問題。

 

 

本來主辦國希望藉由盛大賽事刺激觀光、消費以及城市的曝光度,但新冠肺炎疫情打亂原本的計畫,為防止疫情擴散而實施的措施也減少觀光客的消費,最終造成投注在奧運的數百億美元血本無歸,也引發當地民眾強烈的反彈。

 

東奧實際開支可能更高 場館維修費用高昂

 

《美聯社》報導,官方數據顯示,東京奧運的開支為154億美元(約新台幣4286億元),相當於建造三百間有三百個床位的醫院、1200間小學或38架價值四億的波音747噴射機。

 

儘管如此,日本政府審計報告顯示,實際開銷比官方數據可能還要多,差距高達兩倍,154億美元中,除了67億美元外,其餘都是來自日本納稅人的錢,而國際奧委會則贊助13億美元(約新台幣361億元),疫情爆發後又追加數億美元。

 

奧運結束的隔天,工作人正在整理場地。(湯森路透)

 

牛津大學研究顯示,自1960年以來所有奧運賽事平均超支172%,本屆奧運開支111%或244%,之所以會出現兩種數字是因為研究採用的數據不同。商學院教授弗比約格(Bent Flyvberg)在電子郵件表示:「國際奧委會和主辦城市對於追蹤成本並無興趣,因為追蹤下去只會讓數字越來越難看。」他強調,如果國際奧委會能夠多吸收奧運開支,而非一味要主辦方砸錢,總成本可能會降低。

 

奧運賽事最大的問題之一在於主辦方和國際奧委會所簽訂的合約,使得主辦城市必須承擔所有開支。舉例而言,加拿大在1976年舉辦奧運,主辦城市魁北克省蒙特婁為了賽事興建「The Big O」體育場,但在奧運結束後,就沒人使用該場館,加拿大政府花了30年的時間才償還體育館的費用,這段期間仍然花費納稅人4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億9692萬元)保養及維修。

 

儘管當地人希望能拆掉該場館,但拆除費用又要耗費1.35億加拿大元(約新台幣29.9億元),這令當地政府望之卻步。

 

奧運結束後民眾在場館前合照。(湯森路透)

 

巴西里約奧運也有類似的問題,為了奧運賽事,主辦城市里約熱內盧耗資135億美元(3757億元)興建場館及選手村等設施,等到奧運結束一年一後,27個場館中只有15個有舉行過活動,其他都荒廢,當地賽事策畫者也積欠債權人約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8億3506萬元)。

 

澳洲廣播公司(ABC)則指出,東京奧運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奧運,雖然官方數據顯示開支為154億美元,但實際上光興建體育場館、翻修和行銷,成本就超過200億美元(約新台幣5567億元)。

 

 

受到疫情衝擊影響,多數場館不開放觀眾入場,主辦方也失去門票收入,損失至少10億美元,此外,延後奧運賽事以及新冠肺炎防疫措施都讓主辦方的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增添38億美元(約新台幣1057億元)。

 

儘管東京都表示,在奧運結束後會有效利用各場館,但文件顯示,奧運結束後幾乎沒有新場館能夠盈利。

 

國際奧委會將成為最大贏家

 

不論奧運賽事的形式為何,國際奧委會都會是最大贏家,由於國際奧委會持有轉播權,即使賽事並未開放觀眾入場,它也能享有30億至40億美元(約新台幣835億元到1113億元)的收入。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湯森路透)

 

另外,國際奧委會之所以能夠順利推動賽事,部分原因在於主辦國和奧委會簽訂的協議有利於國際奧委會,而非主辦國。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表示,當時之所以會選擇延期而非取消奧運,原因並不是在財務,「我們本來可以在15個月前取消奧運,這在財務上是最簡單的方法,但我們仍決定不取消奧運,不會利用保險金。」但他並未交代投保那些保險。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