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衛星照片發現,中國解放軍正在新疆哈密沙漠地區建造110個導彈發射井。(圖片取自網路)
2021年7月26日媒體報導,衛星照片發現解放軍正在新疆哈密沙漠地區建造110個導彈發射井。稍早7月1日媒體報導,解放軍另在甘肅玉門沙漠地區建造120個導彈發射井。解放軍大規模建造導彈發射井,外界認為北京可能放棄最低核嚇阻(minimum nuclear deterrence),即使不放棄,其門檻也將有所調整。
哈密發射井區位於玉門發射井區西北380公里,接近新疆東部哈密縣。哈密發射井呈現完整網狀模式,彼此約相隔3公里,附近並有支援設施。哈密發射井,與玉門和吉蘭泰發射井類似。吉蘭泰訓練基地位於內蒙古,建有12個導彈發射井。哈密與玉門發射井區面積各約800平方公里,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核武擴建。
長久以來,解放軍裝備約20個東風-5液態火箭發射井,一旦玉門120個與哈密110個發射井建造完成,加上吉蘭泰12個發射井,火箭軍約有250個發射井,約目前的10倍。火箭軍另有100個道路機動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器,分布在12個基地。目前火箭軍約有185個洲際彈道導彈核彈頭,若這些新發射井部署單彈頭,將約有415個核彈頭。若部署像東風-41多彈頭,以每枚導彈3個彈頭計算,火箭軍將有875個核彈頭。
解放軍擴建發射井數量為現有10倍,未來是否全數部署導彈引起廣泛的討論。有人認為解放軍未必如數部署導彈,而是採用冷戰時期隱豆戲法(shell game)概念。即建造大量發射井,但只部署少量導彈,這樣讓敵人無法確定哪一個發射井部署導彈而將其一舉摧毀。若將敵人發射井全數摧毀,反而消耗自身太多的彈頭。1970年代美國計畫部署200枚MX(LGM-118A Peacekeeper)和平使者洲際彈道導彈,每一枚MX配置23個發射井,使得蘇聯無法確定哪個發射井配備導彈,而摧毀所有發射井將耗費4,600顆彈頭。
隱豆戲法還包括發射井混合部署反導彈(anti-ballistic missile, ABM)攔截器,讓整個基地擁有自我保護能力。解放軍火箭軍120個發射井可能先部署12枚導彈,也可能最終全部配置導彈。至於混合部署反導彈攔截器,由於核導彈攻擊最可能來自美國,玉門或哈密並非最佳地點。
一、確保核報復力量的生存性。面對美俄攻擊,北京關切現有發射井可能過於脆弱。火箭軍擴建發射井,可確保更多導彈在先制攻擊後能生存下來。目前所有東風-5發射井都在美國傳統巡弋導彈射程範圍內,但哈密與玉門發射井深處內陸,可避開美國傳統導彈威脅。
二、克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解放軍關切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將破壞其報復能力,因而東風-5B、東風-41與巨浪-3都裝備多彈頭,確保能突穿美國導彈防禦系統。
三、過渡到固體燃料發射井導彈。老式東風-5添加液體燃料既耗時又不安全,容易遭受攻擊,固體燃料發射井導彈可提升其生存性與安全性。
四、過渡到平時警戒態勢。中國在平時將彈頭與火箭分離,一旦爆發衝突解放軍擔心沒有時間進行組合,必須隨時擁有警戒即發射(launch-on-warning, LOW)能力。
五、均衡洲際彈道導彈力量。目前80%的解放軍洲際彈道導彈是機動式的,增加230個發射井,可使機動與固定洲際彈道導彈更為均衡。增加核攻擊力量。過去中國維持最低嚇阻戰略,保有最少量的導彈與彈頭,增加230個發射井,北京可能脫離最低嚇阻態勢。
六、國家威望。作為一個崛起的強國,中國必須擁有相對應的龐大核武力量。
解放軍擴建發井,即使不放棄最低核嚇阻,其門檻也會有所調整。這些數量眾多的發射井,可能讓美軍誤擊空發射井,也可能未來全數部署導彈,或者成為限武談判的籌碼。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所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