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市場(林致維(1/2藝術蝦)繪/遠流出版)
鴨母寮的布丁店原本是沒有名字的,因為一些網路名人寫了試吃文章,才被含含糊糊地冠上「阿婆布丁」的稱號。其實吃下布丁後,可以看到容器底部寫著「文森布丁」字樣,原來「文森」才是鴨母寮布丁的正名。
得名阿婆布丁,是因為看店的老頭家是一位婆婆,婆婆有個可愛的小名叫阿娃,在攤位上幫忙的還有阿娃婆婆的兒子旭昇和女兒莉萍。店內布丁由阿娃婆婆一家人製作,和許多傳統市場的攤商一樣,這是一個家族企業。
鴨母寮是台南的百年市場,阿婆布丁的經營者目前是第五代,可能於鴨母寮成立之初就在這裡營業。營業之初的主力商品是自己熬的紅豆泥和花豆泥,紅豆泥大部分拿來做甜湯,一些長輩也會拿來當土司抹醬。
店舖後來又加入粉粿、湯圓、仙草、愛玉這類冰品配料,阿娃婆婆在十來歲的小女孩時期就在市場幫忙賣點心、招攬生意。總之,創業時的阿婆布丁沒有布丁,沒有阿婆,也沒有商號。
命運真的很神奇,阿婆布丁的緣起竟是一位與這家族素昧平生的中年婦女。「一開始我們家是賣紅豆泥,大概三、四十年前吧,有一位婦人來我們攤位,問說可不可以寄賣布丁。」莉萍說起這段往事。
那位婦人的丈夫是一位廚師,被美國的中餐館聘用後,決定先隻身前往,打算安頓妥當後,就要接妻子和六個孩子到美國定居。沒想到出發後音訊全無,婦人絕望地想應該是沒有再團聚的一天了,身邊還有六個孩子要養,才決定做布丁寄賣賺取生活費,這段奇緣也間接促成阿娃婆婆賣布丁的契機。
「因為我們曾接受寄賣布丁,『銀波茶座』在找冰果室當寄賣點的時候,也找到我們。」旭昇說。銀波茶座創立在一九三九年,是台南第一間製作布丁販售的廠商。
日治時期,蔗糖是台灣重要的出口產品,也帶動製菓業(甜食產業)的發展;但對台灣人來說,糖仍是昂貴的物資。台南人喜歡吃甜,有一部分也是因為甜味總與富裕和節慶的意象相連。
(延伸閱讀:台南「貴婦菜市場」— 東菜市!時髦老奶奶們都穿著洋裝來逛)
因為銀波布丁的生意很不錯,阿娃婆婆的弟弟想到應該也可以自己研究配方,他原本經營粥品生意,對吃很有一套,家中也有大廚房可以製作布丁。因此在結束與銀波的合作後,一家人正式開始製作手工布丁,如今店內賣布丁的歷史也已超過三十年。
週末時,店內平均賣上一千顆小布丁,製程達六小時,前天晚上製作,隔天送到店內販售。至於人氣商品大布丁,起初是為了外燴和宴客餐廳研發;小布丁大約烤五十分鐘出爐,但是大布丁卻要烤七十分鐘,也比較難成型,所以只能於假日限量提供。
製作傳統布丁時,底部的焦糖是一大重點,如果焦糖煮太久,會有股焦苦味,煮好的焦糖要立刻倒入模具中避免冷卻,再倒入牛奶和雞蛋的混合液,將裝有焦糖和混合液的模具放入盛著水的容器內,在烤箱中隔水加熱。有充分的水氣保護,成品才不會太乾。
(延伸閱讀:台南小吃一級戰區!來永樂市場必吃的除了富盛號碗粿、葉家小卷米粉還有這些)
阿娃婆婆剛開始賣布丁時,客群以來買布丁給小孩吃的媽媽居多,大部分的小孩怕苦味,製作過程中若焦糖燒焦產生苦味,一律會被當作不良品。
因而不少年紀較長的顧客,對於古早味布丁的印象就是要「甜」,以及一湯匙舀下時,焦糖汁液必要爽快地噴發。只是現在人口味清淡多了,順應飲食的風潮,阿婆布丁也跟著調整配方。
「之前有一位客人來買布丁,回去之後打電話來罵我們,」莉萍說:「她說我們的焦糖不夠厚,而且也不夠甜,害她買回去給親戚很沒面子。那位客人說,我們是老店,就應該要有堅持,怎麼可以人云亦云改配方呢?她每上門一次就打電話來罵一次。」
說到這位客人,莉萍和旭昇都無奈地搖搖頭。畢竟是做生意,考量大眾的口味,配方是回不去了。或許這位客人對於阿婆布丁有過什麼回憶吧,所以才會如此執著。甜味對老一輩台南人有多重要,這也是個活例子。
(延伸閱讀:來去台南「踅菜市」 探索南臺灣傳統市場美食!)
不管大布丁或小布丁,除了單吃之外,也可以買粉粿、湯圓、珍珠等配料,或拌著碎冰一起吃,是類似冰果室的吃法。烤布丁的表皮略略起皺,在底層會有一些細小的氣孔,這些手作的痕跡,讓布丁看起來更加美味,也是材料單純的證明。一匙挖下布丁,切面光澤、柔軟的模樣,更令人期待入口那刻,雞蛋和焦糖香氣混合的口感。
布丁在一九五O、六O年代時是很昂貴的點心,但現在阿婆布丁的單顆布丁售價僅十五元。為了生存,旭昇和莉萍在營運成本方面必須計算得很精準。
他們曾嘗試開發宅配市場,但發現冷藏食品的運費昂貴外,布丁的運送過程容易碎裂,對商家和客人來說都很麻煩,於是索性不做宅配了,鴨母寮的阿婆布丁成為要來台南才吃得到的美味點心。
「以前的客人都是婆婆媽媽居多,後來有些網紅寫了介紹,所以才又吸引了很多年輕的客人,本地人和觀光客都有。」旭昇靦腆地告訴我。他提到這些網路名人來做了鴨母寮的美食專題報導,甚至幫助整個鴨母寮市場再度興盛。
旭昇和莉萍接手營運後,也開始使用臉書、Line 之類的工具,提供客人更便利的服務。目前店內除了布丁之外,也持續販售著自製紅豆泥和冰品配料,快閃商品則會在「弘記美食店」臉書粉絲團上公布。
我一直很著迷微觀歷史和日常歷史,從七十年前物資匱乏的年代,到幾乎什麼都盛產(剩產)的今日,如果不是記下這些吃吃喝喝或對生活的記憶,就像失去血肉的歷史,感受不到過往的富足,也無力看清眼前的匱乏。雖然這一趟是因布丁而來,但意外地對台南飲食有更多了解,這也是上菜市場的一大收穫。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07:00-12:30
地址:台南市北區裕民街3號
台南人,清華大學外語系、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畢,現職軟體業行銷專案管理師。
從小就是文字控,喜歡記錄周遭的人事物。曾與本書繪者一起出版《大菜市人物誌》,兩人以採訪與繪畫的方式描寫台南西市場的攤位群像,也因此踏入傳統市場,希望能寫下這座城市的改變和不同人物的故事。
移居台南的新竹人,1986 年生,清華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畢,現為科技公司工程師、業餘畫家。畫作結合了強烈的留白造型、肌理與豐富的色彩,以台南城市風景為主要的創作題材。2016 年入圍世界水彩大賽。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