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受邀「紐約大都會台灣日」開球,其中看似隱藏的意義,其實又是那麼清楚不過。(合成照片/維基百科/大都會隊網站)
美國職棒紐約大都會隊官方近日發出一封媒體通知,提到第16屆「Met's Taiwan Day」(大都會台灣日)的來賓,將邀請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開球。一直以來這都是大都會球團所主導的行銷活動,並不涉這兩天又引起熱烈討論的美國戰略清晰或戰略模糊;而以當下台美關係, 蕭美琴走上紐約花旗球場投手丘「開球」,這一步也非毫無隱含意義。
大聯盟自許為棒球界的世界大賽,意思不只是它的組成囊括了全球不同國籍好手,而是同時也積極經營著美國之外的球迷市場。至於大都會目前亞洲市場負責人王偉成(Wayne),則因出身台灣,這層關係從而又促成了近年大都會台灣日的豐富化。
歷年負責開球主秀,從導演李安,饒舌歌手葛仲珊到網球選手盧彥勳,還有畢業於美國長春藤名校的多方位藝人謝怡芬(Janet),皆是以台灣不同領域的代表,投射出屬於台灣一部分的意象。2018年則是由諾貝爾獎得主、高齡81歲的李遠哲投出那一球。2019年,台灣日再安排蔡英文以錄影方式現身大都會花旗球場屏幕,「總統講話」的話題性,自然又蓋過了由蔡英文「授旗」前往開球的網紅蔡阿嘎。
這樣一個主要由大聯盟球團主辦,台灣觀光局、台僑廠商協辦的活動,有沒有「大外宣」的作用?當然有,台灣日的宣傳主體必當就是台灣,至於以「棒球」連結台灣意象,就連美國人也發現原來其中如此恰到好處。
2018年,《紐約時報》亞洲特派(駐點北京)記者Steven Lee Myers曾寫過一篇關於台灣和棒球兩者關係的報導,提到棒球在台灣意謂著什麼。在親臨台灣職棒比賽並採訪球員後,他寫到:「作為一個規模不大但充滿活力的民主堡壘,在台灣的國族身份中,棒球有著根深蒂固的地位。」
他同時也在文中引述《美國之外的棒球—一種國際性的消遣》(Baseball Beyond Our Borders: An International leisure)一段內容:「日本人遺留下來的傳統一直影響著台灣的棒球運動,這是台灣身份認同感有別於中國的一個地方。」Steven對棒球和台灣的關聯認知,貼切到什麼程度是一回事,但就一外人而言,相信沒有人會認為他是狀況外。
回到「紐約大都會台灣日」,自它興辦以來,確實愈來愈明顯地,在當地台裔美人之間,會為了這個活動另外花上個人時間幫忙投入宣傳,又或者給予精神上的支持,確實多是所謂的「旅美台派台僑」,他們和會在馬英九、韓國瑜到訪紐約時,於僑宴上引吭高歌中華民國頌者普遍不屬於同一群體。為什麼會這樣?觀諸Steven的下筆,似乎也給出了答案,就像他寫的:「在中國不斷於外交上孤立台灣之際,棒球乃是台灣強大的軟實力工具之一,也是台灣獲得國際認可的途徑。」但大都會台灣日上呈現出的台灣圖像,就算已經淡化了政治色彩,卻仍與「旅美台派台僑」不同掛的「中華民國華僑」不甚對味,他們很多直到今天,亦和正在競選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一樣,篤信著「沒有1949的國民黨,就沒有今日的台灣。」也難怪他們對和「1949的國民黨」毫無相關,而在「紐約大都會台灣日」上演的那個嶄新的「今日的台灣」,會因個人感受不同而顯得興趣缺缺。
另一方面,2005年首辦的「紐約大都會台灣日」,終究也在2009年,另外刺激出大都會花旗球場的「中華之夜」。它是由設在紐約,名為美中(中國)友好協會(Sino-American Friendship Association)的組織出面籌辦,每年耗資和場面都勝過「紐約大都會台灣日」,甚而更欲彰顯其受到紐約官方位階的參與和支持。一個對棒球幾乎未具半點情愫的國家,在花旗球場上這麼費心,目的可說不言而喻。
只是如此一來,「中華之夜」就這麼明確地又直接反映出「紐約大都會台灣日」和它的區別。每年這個時候,兩邊活動一個先攻,一個後攻,任一紐約人今天都知道,一邊是台灣的,一邊是中國的,就這點上,哪裡還需勞煩美國政府的戰略清晰還是模糊,除非自欺欺人,否則誰會不知道兩岸之間究竟怎麼回事。蕭美琴受邀「紐約大都會台灣日」開球,當然具有隱藏意義,而這看似隱藏的意義,其實又是那麼清楚不過。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