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美國的國家資源與人民耐心消耗殆盡,反戰心態油然而生,原來為什麼開打的也就忘了,只想儘早抽身。(湯森路透)
直觀的印象,「神學士」或音譯為「塔利班」,不過是一個民兵組織,既沒有空中武力,也沒有先進的軍武器械,透過媒體看到接收喀布爾的塔利班戰士,沒有鋼盔、沒有個人通訊與防護裝備、沒有軍靴,甚至沒有可以辨認番號-即指揮系統-的制服與徽章,只是似乎人人都攜帶一支長槍,型號還五花八門。他們憑什麼打敗軍力全球第一的美國?本文試圖耙梳戰略思想與戰爭型態來找到答案。
美國20年前「入侵」阿富汗,名義上是打一場「反恐戰爭」,帶有美國民眾希望為「911事件」復仇的意圖,符合戰爭學者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認為戰爭第一要素是「仇恨」的主張。對阿富汗的塔利班來說,他們也有恨,異民族壓迫到家了,這場「民族解放戰爭」非打不可;之後美軍扶植了一個親美政權,對於不服從的塔利班來說,他們的反抗又混有「革命戰爭」的成份。
此外,根據韓戰、越戰、兩次波灣戰爭的經驗,塔利班研判美國不會動用核武器,所以只會是一場使用傳統武器的「區域戰爭」,局勢也不會升高為「全面戰爭」。
先看「民族解放戰爭」:其中兩造之一通常是西方白人的殖民帝國。美國之前雖然不曾在亞非拉等第三世界殖民過,但是挾強大國力,繼掌控中東、中亞、甚至印度近一個世紀的老牌殖民強權大英帝國之後,再度兵臨中亞,對於境內民族成份也很複雜的阿富汗來說,仍然是「外來的、工業文明的、白色人種的、異教的」強凌弱、大欺小,塔利班必然以民族主義號召同胞爭取獨立自主。這就是「民族解放戰爭」。
早前,美國1960年代介入越戰,名義是擔心「骨牌效應」,欲防制共產主義擴張才出兵,但是美軍開拔到越南,從越南人的視角而言,管你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幾斤幾兩,跟之前外來的法國殖民者不是一樣嗎?於是也成為一場民族解放戰爭。
後來,蘇聯1979年為了遏止親美政權上台,入侵阿富汗扶植親蘇政權,「劇情」結構也類似,但十年來有一項明顯的差異:彼時有老美暗中支持阿富汗「反抗軍」幫美國打「代理人戰爭」,間接耗損蘇聯整體國力,有助於美國贏得冷戰。但是,這回,塔利班背後可沒有一個「蘇聯」支撐,卻也獨力趕跑了美國人,顯然「民族解放戰爭」中,先天埋藏著對在地弱小有利的潛在種子。
再來看「革命戰爭」:通常兩造是國內的兩股力量,一在朝、一在野。套用到阿富汗戰爭,就是:美國支持的「傀儡政府」vs. 反政府的塔利班。跟民族解放目的一樣,革命的目的是奪取政權,遂行自己的執政理想,就像民國時期的中共是「叛亂組織」,以顛覆老蔣的國民政府為目標,也是要奪取政權。
政府軍面對武裝的革命「叛亂團體」搞顛覆,必需「戡亂」,但是當美國大兵遇上塔利班民兵,以及配備德式裝備武器的國民黨軍隊遇上「土八路」、「泥腿子」都敗下陣來,證明政府軍縱然有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在戡亂戰中仍無法佔上風,因為「政治戰」與「心理戰」更重要。這一部份,美國在佔領阿富汗20年期間,不知做了多少?反正國民黨在這兩個層面是大敗給中共,否則也不會撤守到台灣。
「民族解放戰爭」也好,「革命戰爭」也好,都是弱對強,弱勢的一方一定避免「會戰」,只採取「遊擊戰術」,「敵進我退、敵停我擾、敵疲我攻、敵退我追」,就此而言,阿富汗多山的地型,對塔利班就太有利了。證諸阿富汗所謂「北方聯盟」的軍閥、中部山區被塔利班極度壓迫的少數民族哈札拉人、甚至更極端的基地組織、伊斯蘭國ISIS-K等恐怖組織,都能在缺少公路系統的阿富汗棲身或藏身多年,可見阿富汗的地型有利游擊戰術而不利機械化部隊。
1979年末入侵阿富汗的前蘇聯,1963年進入越南叢林的美軍,都敗下陣來,是遊擊戰依賴地理環境之助的兩個明證。
再進一步想,一旦轉成游擊戰,對於「入侵者」的美國麻煩就大了,因為彼此的戰略目標都不是殲滅對方。美國只想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政權,塔利班只想趕走美國人,建立一個伊斯蘭信仰的哈里發國,信仰讓他們不怕犧牲性命,意志堅定,戰略自然成為「不敗就能勝、不輸就能贏」的「拖」,也就是「消耗戰術」。時間一長,美國的國家資源與人民耐心都消耗殆盡,反戰心態油然而生,原來為什麼開打的,也快忘了,只想儘早抽身。
堅持游擊戰的弱勢方,向來是等到有把握了,才會從戰略守勢,轉為戰略攻勢,發動大型「會戰」,就像中共當年在東北接收了蘇聯轉交的日本關東軍武器彈藥之後,實力大增,才會南下進行三大會戰:遼西、徐蚌、平津。這回在阿富汗,連這個走場過程都省了,川普政府去年2月底,跟塔利班一簽撤軍協議,就預告了決一死戰的會戰也不會上演了。
美國有五任總統打了十年的越戰經驗,以及兩次「入侵」伊拉克的經驗-老布希速戰速決,搞定石油利益後即快快退出,他兒子吊死海珊後還不撤,深陷其中8年,再加上蘇聯的前車之鑑,美國這回打阿富汗卻沒速戰速決,想建立美式民主政府,但一陷入「民族解放戰爭」,其實就已重下敗因。 註更多本文戰爭相關理論與資料來自蔡政文教授《核子時代國際關係的特質》第三章。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