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20周年】美國既不應該出兵阿富汗 更不應該留這麼久

張育軒 2021年09月11日 06:00:00
美軍在八月底協助僑民與阿富汗友人撤出阿富汗。(湯森路透)

美軍在八月底協助僑民與阿富汗友人撤出阿富汗。(湯森路透)

 

在美國總統拜登堅持之下,美軍正式於8月31日完全撤出阿富汗,結束美軍20年以來的駐軍。儘管面臨各方警告,拜登仍堅持在911二十周年這一天以前,確保沒有一個美國士兵踏在阿富汗的土地上面。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超乎許多人的預料,神學士在一個月期間席捲阿富汗重掌大權、大批難民搶著登上西方國家的撤離班機。隨著911二十周年這天的逼近,美國並沒有迎來一個更好更安全的阿富汗,反而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一個曾經試圖消滅的恐怖組織掌權、以前未來有可能更多恐怖組織在阿富汗找到庇護所。

 

在911事件20周年之際,我們或許可以思考兩個問題:美國當初應該出兵阿富汗嗎?美國又該留在阿富汗嗎?
 

是否應該入侵阿富汗?

 

回到20年前的2001年那年,美國是否應該出兵阿富汗?當美國紐約雙子星遭到恐怖攻擊後,小布希政府隨即要求當時統治阿富汗的神學士政權交出基地組織所有領導,包括首領賓拉登,否則就要入侵阿富汗。

 

當時,19名劫機者其實都不是阿富汗人,但基地組織接受神學士的庇護,並且在當地訓練這19名劫機者。據稱神學士對此並不知情。

 

英美聯軍的作戰並沒有獲得聯合國的背書,但聯合國卻參與了戰後阿富汗重建。在安理會1378號決議當中,聯合國表示將會在建立過渡政府扮演角色,並且譴責神學士提供基地與庇護給基地組織。

 

從消滅賓拉登的角度而言,美國入侵的決定是魯莽的。

 

儘管英美聯軍在不到三個月內就推翻神學士,但賓拉登與神學士卻躲進山區中逃掉了美軍的追殺,美軍要一直到2011年才在巴基斯坦找到賓拉登藏身之處並擊斃911事件首腦。但是沒了賓拉登基地組織仍在,到了2021年,基地組織也沒有被完全消滅,雖然實力已經大幅削弱而短期內恐怕無法再對美國發動攻擊,但世界各地受到基地組織啟發的組織卻比20年前更多,從ISIS-K到博科聖地,基地組織的後進像是芒草春風吹又生。

 

反過來說,若當初美國不入侵阿富汗是否有別的選擇嗎?

 

實際上在小布希政府對神學士政權下達最後通牒時,巴基斯坦試圖說服美軍不要出兵,希望代為說服神學士交出基地組織成員,但最後並沒有成功。巴基斯坦也最後放棄驅趕神學士在當地的使館人員。巴基斯坦是一個關鍵的地緣政治因素,對於巴基斯坦來說,神學士巴基斯坦對抗印度的地緣政治縱深,也是後來即便美國如何說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都不放棄暗中支持神學士的原因。

 

一些人會指出神學士統治期間的殘酷不仁,並且欺壓女權來做為美軍入侵的合理理由。的確,神學士被推翻之後的新政府採取西方現代路線,大幅改善女權,但美軍協助下的阿富汗軍隊從未掌控全國,鄉村婦女依舊活在傳統與神學士的統治之下,隨著美軍一走阿富汗政府垮台,神學士的嚴格教法再度陸續套在阿富汗女性身上,依賴外國部隊的人權改革如此地不牢靠。

 

回頭來看,多數美國人對於阿富汗戰爭根本毫無印象,甚至不知道阿富汗在哪裡,阿富汗的戰爭記憶僅存於少數的美軍士兵心中。2019的一份民調顯示,多數退伍士兵認為2001年的入侵是正確決定,但超過半數認為長期戰爭不值得。

 

神學士士兵。(湯森路透)

 

是否該留在阿富汗?

 

這就帶到第二個問題,美軍是否應該留在阿富汗。

 

美軍撤退的場景震驚全世界,但曾擔任美軍阿富汗軍事顧問的《阿富汗戰爭》作者馬卡西恩(Carter Malkasian)在2021年新書中坦承,無論美軍是輸是贏,阿富汗都沒那麼重要。美軍撤出的慘劇沒有像越戰那樣激發一整個世代的反抗文化、美國國內連抗議都沒有、甚至也沒有政治上的反對派(民主共和兩黨都同意撤軍)他的書中出版時還沒到美軍撤離災難,但他卻預見了實際情況。

 

拜登在辯護撤軍的演說中不斷強調「美國不應該留在阿富汗建設國家」,「打擊恐怖主義的目的已經完成。」但阿富汗政府在美國一走之後就崩潰,何以如此。

 

巴基斯坦裔的學者拉希德(Ahmed Rashid)在《無規則遊戲》一書中說到,神學士有兩種,一種邪惡欺壓婦女濫殺無辜,與賓拉登交好。另外一種正直保守,是阿富汗傳統的捍衛者。

 

實際上,美國當年支持建立的「阿富汗政府」可以更具包容性,在推翻神學士之後,小布希決定新政府要排除任何神學士的成員,即便新總統卡爾扎伊有意願這麼做,而且部分神學士成員像是兩位創辦人巴拉達、歐瑪爾也有興趣。在美國拒絕後,神學士只能投身游擊戰。同樣的錯誤也在伊拉克上演,新政府徹底排除了原本海珊政府的公務員,讓這些人只好投身極端組織。

 

馬卡西恩也指出,美軍停留在阿富汗泥沼的國內政治原因:撤軍的政治代價遠高於留下來。撤軍可能冒犯女權團體、人權團體、被指控違背軍事領袖建議、放棄盟友的一系列政治道德指控。因此小布希、歐巴馬、川普都無一例外選擇把美軍降低到最低數量,當作政治妥協,但這也讓戰爭沒有結束的一天。

 

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辯護撤軍決定。(湯森路透)

 

美國的「帝國治理」方式也讓阿富汗政府很難真正獨立,這點從美國撤軍阿富汗軍隊兵敗如山倒就可以看出端倪。曾任阿富汗南部軍區指揮官的薩達特在給《紐約時報》的投書就指出,美軍開始撤退之後,停止供應了阿富汗軍隊的彈藥,並且拆走了許多武器所需要的操作系統,另外也停止了情報與空中支援,讓阿富汗軍隊徹底失去作戰能力。

 

同樣的邏輯其實也套用在整個阿富汗政府,大量的國際組織與援助讓阿富汗政府不健康地依賴外援,而美國多數援助並沒有實際落在阿富汗人身上,而是養肥了國內的承包商、援助機構等單位(儘管如此對阿富汗還是不小數目)。美國扶持的阿富汗政府沒能有機會治理自己的國家,美國的存在癱瘓了阿富汗人自治的可能性,更不要說依賴外國的阿富汗政府,從一開始就有缺乏合法性的根本問題。

 

在911事件二十周年當下,反恐戰爭的教訓太多,但很多的教訓也是事後諸葛。在拜登的堅持下,美國已經完成撤軍,阿富汗不會是美國的另外一個「越南」,但若美國沒有記取教訓,未來或許還是有可能有下一個阿富汗或越戰。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