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竹市長林智堅爭取縣市合併升格,中央應該先了解台南縣市合併是否符合人民期待,以及政府應該完成的法源和預算配套是否完善。(方士華攝)
台南縣市合併升格十一年至今,台灣進入「六都」時代,但中央財政收支劃分法、行政區域劃分法兩個配套法案竟然沒有進展、也沒有下文,如今新竹市長林智堅喊出新竹縣市合併晉級「七都」,實在讓人覺得政治人物若只想個人利害、政黨也只有選戰考量,國家發展、都市進步一切「攏是假!」
由於財政收支劃分法沒有重修,中央和六都直轄市和縣轄市的稅收分配還是舊制,以致晉身六都的台中、桃園和台南市都面臨同樣的困境和問題,充其量只有「合併」之名,卻無「升格」之實,歲出歲入只能是縣市時代的「加總」。
以台南為例,當年拼升格,喊出「台南全國文化首都」、「台南人的光榮驕傲感」,但事實是,文教預算並未得到中央大幅度的挹注,至今連台南一中、二中和女中都因為南市無力負擔而無法改制「市立」,文化古蹟修護品質、數量沒有「進化」,這幾年的古蹟的門票收入也不增反減,文化首好像也只是紙上談兵、喊喊而已。
台南合併受惠的最大的,恐怕是買得起中心區、蛋黃區的地主和建商,永康、仁德和歸仁、新市房地產飛漲,但東山、南化、北門、楠西還是一樣偏鄉,城鄉的差距並沒有因為合併而縮小,偏鄉人口並沒有因為「升格」而突破,遞減、銳減的窘境,不僅未能改善,反而更加遽。
台南縣市合併後,至今維持過去縣的卅一區和市的六區,卅七個行政區的龐大架構、行政負擔沒能大幅減輕、減量;市議員和市府公務員在新營、永華兩個行政中心來回穿梭、疲於奔命,耗去的時間和心力,同樣沒有辦法讓問政品質、行政效能就此提升。就算台南市長黃偉哲有心力拼市政,但少了法源的加持和預算的支援,維持原有局面就算不易了,升級、up grade,談何容易。
如今看到林智堅急喊新竹縣市升格,實在懷疑,他做為一個受人民愛戴的青壯派市長,到底有沒看到或分析台南縣市合併的現況問題,有沒有評估縣市合併後對大新竹發展的衝擊。沒想到國民黨立委也跟著加碼,提出第七都應該將苗栗納入形成「竹竹苗」。然而,以台南市的升格經驗,一旦竹竹苗成都,城市發展反而以科學重鎮為主軸,苗栗客家文化、新竹尖石鄉原住民文化,恐怕都會被稀釋、邊緣化。
當然,即使台南縣市合併稱不上樣板、模範,也不能推翻縣市合併升格的意義,但是,以目前的現況,縣市合併與否並不是重點,行政區劃與國土規劃才是問題的關鍵,政府該做的是通盤檢討、訂出明確的大政和方針:台灣到底要幾都幾縣、要如何發展和定位,一旦拍板,相關的財政和行政的配套法案也要同步到位,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今天這個縣市長提出就討論,不提就當沒事,認為合併可以拿下地方政權就合併,否則就反合併。
台南市縣市合併即將邁入十二年,當初以「台南成為台灣文化首都」、「台南市民享有文化首都的光榮感」的升格理由,至今看來還只是「春夢一場」,奉勸新竹人要覺醒,被政治人物牽著做夢前,也要先想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