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2021 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與「食壤計畫」創作者張逸軍、江振誠對談

吳文元 2021年09月09日 20:00:00
國際名廚江振誠(左)、知名舞蹈家張逸軍(右)(王侑聖攝)

國際名廚江振誠(左)、知名舞蹈家張逸軍(右)(王侑聖攝)

2021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官方以「新數位局勢」(A New Digital Deal)作為今年度的大會主題,以此聚焦各國於數位運用下的社會轉型及其文化現況;同時,也關注當前全球各地正面對疫情常態化下的生活轉變。

 

為此,今年度「台北/福爾摩沙花園」策展人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以「島嶼壯遊」(Taiwan Grand Tour)為名回應大會主題,希望來自全球的觀者可以在「島嶼壯遊」的旅途中,透過各種數位媒介再次喚醒我們自由行動的能力與渴望。

 

也期盼藉由數位的國際交流平台,讓更多人瞭解臺灣在科技、文化、風土和環保上的投入與成果,「島嶼壯遊」終將成為一個臺灣與全球銜接的數位對口。

 

 

今年度的展出規模擴大突破以往,不僅延續了去年 VR 與 AR 的作品類型,策展人黃心健與三位協同策展人曹筱玥、張逸軍與陳仲賢攜手合作,號召多位國內優秀 VR 與動畫導演、新銳新媒體藝術家,以及新創公司與政府單位等,共計邀請 22 件精彩作品及計畫,將分別在「沉浸之旅」、「動畫之旅」、「新媒體之旅」、「食壤計畫」與「行動啟程」等的五大展區中盛大展出。


其中在「食壤計畫」展區中,觀者將看到以「食壤」(Taste Soil)作為主題的行為藝術活動,藝術計劃以吃的方式來重新反思人類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本展區將由國際名廚江振誠、知名舞蹈家張逸軍、VR 導演黃心健、張文杰共同創作,融入台灣地區特殊的風土,並結合料理、舞蹈與 VR 的體驗,是一場味覺與視覺的饗宴。本展區將展出 VR 作品製作與食壤的紀錄影片。

 

 

 

讓世界對台灣有不同的發現與認識

 

談到這次合作的契機,張逸軍提到:「之前就曾跟黃心健老師合作過一些作品,而今年的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希望講述的是一個跟大地、環境議題有關的作品,所以當黃心健老師跟大家提到這個作品時,我就想到了江振誠主廚。」

 

「因為江振誠不管是從台灣到法國後來到亞洲的資歷,整個味覺、味蕾的累積與他的個人哲學,都是相當深厚及獨特的,因此他們就邀請江振誠與黃心健一同來創作這個作品。」


「而關於這次「食壤」前導紀錄片的概念發想,張逸軍也提到因為這次的主題是「台北/福爾摩沙花園-島嶼壯遊」,所以他們就提供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台北這裡的一些地標,希望讓世界對台灣能有不同的發現與認識。」

 

「因為大家一般想到台北就想到 101、夜市等等,但是其實在台灣的台北這地方,不是只有繁華的都會面貌,也有沈靜、風景秀麗的地方,希望提供大家不一樣的角度來認識台北。」

 

「食壤」前導紀錄片系列照片(台灣虛實展演發展協會提供)

 

 

「We Are What We Eat」的核心精神與概念

 

而江振誠也分享了這次「食壤計畫」中「We Are What We Eat」這個作品的核心精神與概念,他提到:「我們從之前就一直在討論的環境議題到這次的疫情,土壤能夠帶給人們什麼?土壤對人們的重要性又是什麼?」

 

「『We Are What We Eat』講的是從土壤反推,我們在這輩子吃了什麼東西,然後我們最後也會變成土壤的一部分,像是在說法國的一個經典故事。法文裡面有一個說法,一個蘋果掉到地上變成土壤,土壤又滋養了馬鈴薯,所以我們叫馬鈴薯叫做“地下的蘋果”。」


「其實就是講述人生下來,因為我們吃不一樣的東西,然後最後我們變成土壤;那之後我們能不能滋養這個土地,吃什麼就變得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江振誠接著分享:「我覺得這次的合作還滿有趣的!最大的挑戰是怎麼把視覺與味覺結合在一起,因為我們知道 VR 是無法感受到味覺的,那要怎麼運用 VR 把視覺與味覺做一個連結,這個部分也很具有挑戰性,也是我覺得最有趣的!」


「因為味覺是沒有形體的,怎麼把逸軍的形體、肢體加在這個味覺上?那這個東西是視覺,視覺也沒有味覺,所以說這三樣東西是有一點互補,當你把它組合在一起,就變成是一個很完整的五感,味覺加上視覺再加上形體。」


「我們把一段土壤的故事用視覺的方式表現,然後最後當你體驗到這個味道的時候,它就變成一個記憶。當你用沉浸式的 VR 體驗把這個故事很完整地說完,在吃這樣東西的時候就會產生記憶。」

 

「我覺得記憶那個部分才是最後真正被留下的,因為我們做的任何一個作品,不管是一道料理或是一段表演,它都是一個instant art(瞬間的藝術)。它就是做完就消失了,留下來的只剩下記憶,那我們要用 VR 的方式把記憶保留下來,所以我覺得是一種互補。」

 

國際名廚江振誠分享「食壤計畫」中「WE ARE WHAT WE EAT」這個作品的核心精神與概念(王侑聖攝)

 

 

運用 VR 讓創作成為「味覺的諾亞方舟」

 

張逸軍也補充道:「我覺得就像是主廚講的一樣,就是我們兩個人的創作,一個是以食物為素材,一個是以身體為素材,都是一種稍縱即逝、很當下的作品,它是無法被記住的。」

 

「但藉由這次心健老師的 VR 創作,它可以把很多的細節,例如說水分或是空氣的感覺,我們可能不知道空氣在哪,但經由 VR 的程式編寫創作之後,它可以把一些感受化成具象,而且它是可以持續的,只要在未來世界有電,這個作品都還是可以被留住的。」

 

「我覺得這次對我還有對主廚來說,都算是蠻新的嘗試,因為我們的作品都是你在當下看完、吃完就消失了。可是我們想要藉由這個創作,為未來世代留下一個關於這個世代的一個視覺或味覺的記憶。」


「全世界不管是物種、甚至環境,都開始慢慢消失,主廚在全世界這麼多地方待過之後,對於不同的味覺的感受、生命的感受,我們藉由這次的這個作品,希望能夠把它保留下來,有點像是做一個味覺的諾亞方舟的概念。」

 

「這次的這個作品,主廚告訴我們很多「We Are What We Eat」的脈絡和流程,所以我覺得主廚很像這個作品的土壤,我就像是葡萄,創作這個滋味,而心健老師是酒桶,團隊則像一個酒瓶。在我們四個的互相搭配下,這個作品放越久會越讓人回味。」

 

(延伸閱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線上開展!黃心健邀集22件作品帶你壯遊台灣

 

「食壤計畫」展區是由國際名廚江振誠(左)、VR 導演黃心健(中)、知名舞蹈家張逸軍(右)及張文杰等共同創作。(王侑聖攝)

 

 

未來的創作如何加入 VR 的概念或元素?

 

張逸軍表示:「心健老師做這個 VR 的時候,傳達的是 immersive(身歷其境)的概念,那你到底要用第一視角、第二視角,還是第三人稱視角去看這個東西?不同的視角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主廚之前也提到,他很想要把他的做菜的角度被紀錄下來,可不可以從這個角度,或是他自己的角度去看?VR 其實不像是一個平面作品,是多視角看到的不同面貌。所以對我來講,這個創作它不是只是一次性,而是一個階段性。」

 

江振誠接著補充道:「如果我今天做一道很傳統的法國料理,可以運用 VR 的技術把你帶回十八世紀,在那個時代背景的狀態下讓你理解整道料理的過程之後,再來享受這道料理,我覺得那個衝擊和記憶是更大的,而這在以前是完全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


「我覺得從很基本的菜單介紹,到所謂米其林星級的服務跟細節,未來或許能發展到運用 VR 的方式,讓每一道菜都能帶你回到它最原始的狀態,而且你是身歷其中的,我覺得那會是更不一樣的體驗。現在只是種下一顆種子,我想未來絕對會有更多的嘗試。」

 

張逸軍這時忍不住說道:「其實主廚在這個作品中還有一個別出心裁的設計,因為以前 VR 是用手,但他是用盤子,真的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創意!因為盤子就是承載所有味覺的載體,可以回歸到你吃飯時最原始的狀態,它可以乘載很多記憶,用盤子帶著你進入這個作品裡。」

 

江振誠也表示:「因為我覺得要了解一道菜,如果你是透過盤子,當你手碰到盤子的那一剎那,就啟動了!進入到盤子裡的另一個世界,透過盤子就像是鏡子一樣,可以看到另外一面像是這道料理的意義,我覺得那會是很特別的體驗,而不是拿一個棒子。」

 

江振誠希望未來能夠藉由 VR 的技術,帶領顧客在品嘗每一道菜時,都能回到它最原始的狀態去感受。(王侑聖攝)

 

 

台灣這片土地對創作的滋養

 

江振誠提到:「其實從小在台灣長大,台灣這片土地對我最大的影響,在個性上就是謙虛、謙卑這件事情,不管是人與人之間,或者是面對食材、大自然,這件事情我想跟其他的文化是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對我自己來說,尤其現在回來台灣了,你會發現我們跟別人最大的不同的是什麼,或是說最大的特色是什麼,會在我們自己越挖越深的文化裡面找到。因為可能我們在國外經歷了一些不同的訓練、不同的技術,當所有的廚師都在做同樣的事情,你跟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味道的組合方式。」


「到處都有洋蔥、胡蘿蔔、馬鈴薯,但是我們的組合方式跟別人不同,我們味道的拼湊跟別人不同,我覺得那個是我們最特別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土地給我們的是,當我們越往下挖掘,才越會發現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是什麼,當你繞了世界一圈,你會發現那個東西是最珍貴、最獨特,也最可以跟別人分享的。」

 

張逸軍則說道:「那對我來講,我覺得不管是在歐洲大陸或是美國,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沒看過海,我覺得台灣就是一個又有高山又有大海的地方,是一個很奇特的地形、地貌。」

 

「那從我回來台灣之後,就很少在做 entertaining(趣味性的)的表演藝術,而開始尋找勞動跟勞作的藝術,想找到台灣的在地文化、本土特色去創作。 因為台灣從早期,像客家人的採茶歌採茶戲、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的八部合音,都是因為有農作才會有藝術,這些是跟耕耘,祭祀、豐收,季節有關,我想回歸到人們最質樸的傳統文化裡面。」

 

「其實就跟主廚的「We Are What We Eat」是同樣的意思,身體跟土地其實不能分開,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文化一定都會跟土地生長的物種有關,這個風土的概念這其實是一個全球的趨勢。」

 

張逸軍認為身體與土地是無法分割的(王侑聖攝)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