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資源與市場對外依賴極大,文化上閉關鎖國可以做到,經濟上與政治上卻毫無可能。(湯森路透)
最近,中國政府一系列經濟、社會領域的大動作,例如重提共同富裕,讓民企「自願」捐鉅款;再加上習近平9月1日在中共中央黨校中青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講話,稱「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這些都明確指向政治上的紅色回歸——回到毛時代的極權狀態。各方對紅色回歸的判斷分析符合事實,但多有評論據此稱習近平將「閉關鎖國」,則是延伸過多的推論,因為中國的資源與市場對外依賴極大,文化上閉關鎖國可以做到,經濟上與政治上卻毫無可能。
習近平9月1日在中央黨校那段講話中被轟傳的一段如下:「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要丟掉幻想、勇於鬥爭,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寸土不讓,……」。
這段話被解釋為內鬥激烈:「這不僅顯示中共近期在國內發動的一系列大整肅運動將愈演愈烈,而且預示台海南海有爆發衝突的可能。有人預警道:全世界都要系好安全帶。」
如果不是癡迷於內鬥說,這段話的「內鬥」信號其實不明顯,主要是指對外關係,尤其是指中美關係,以及從屬於中美關係的台海關係。
美國最近撤出中東泥沼,連美國官方都沒正式表示過戰略重心將移至印太,但外界卻將一些近年西方國家反復重演的動作視為這些國家正在調整對華政策,例如目前美日英印澳等超過8國的航艦與特遣艦隊集結西太平洋;澳大利亞駐美大使日前提出,中共的威脅超過911後極端主義對世界的威脅;歐洲議會外委會9月1日壓倒性通過《歐盟–臺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罕見建議歐盟將駐台機構正名為歐盟駐臺灣辦事處。中國也擺出強硬姿態:自9月1日起,中共根據新修訂的《海上交通安全法》,要求所有進入中國自己劃設的領海範圍的外國船隻,都必須向中方通報。
但所有這些,並不意味中國將閉關鎖國,當然更不是各國要與中國脫鉤,只是一種特殊的外交姿態。
希望中共速崩的觀察者不肯承認的是:由於美國現階段的國際退守姿態,凡美國勢力撤退之處,比如緬甸與阿富汗,就成了中共勢力擴張之地。
我曾在《痛失對美經濟依賴 中國夢成白日夢》(RFA,2020年8月3日)一文中指出,衡量一國經濟對外依存度的主要指標是外貿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該係數又稱為對外貿易係數,是指一國的進出口總額占該國GDP的比重。它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對外貿的依賴程度,其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貿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中國在毛時期閉關鎖國,號稱「自力更生」,對外貿易極少,國窮民眾更窮,外貿依存度遠低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準。
鄧小平的對外開放的直接後果,就是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之後,中國成了世界工廠,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直線上升:2003年就達到51.3%, 2006年超過80%,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國家。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世界金融危機,中國拿出五萬億救市,投資主要流向基礎設施與房地產,2009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驟降為45%左右,2017年降至33.5%, 201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定下的「六穩」策,穩外貿從此作為重點要求,外貿依存度一直穩定在30%以上。據中國商務部資料,今年一季度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32.16萬億元,貿易順差為3.7萬億元——對外貿易依存度仍然高達30%以上,比世界五大經濟體其它四大都高。
中國資源對外依賴嚴重。以糧食自給率為例,2012年中國糧食自給率曾跌破90%,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糧食安全標準,2017年更是降到82.3%左右,小麥、玉米、大豆三大主糧對外依賴嚴重。習近平這些年強調糧食安全則是經濟安全的底板,是基礎的基礎,要求塑造糧食安全,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現在據說穀物自給率已達95%——這是一個模糊概念,因為三大主糧的進口依賴並未根本改變,尤其是種子嚴重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高達75%。中國近兩年將農作物種子視為不可替代的戰略物資,對此創造了一個專門名詞:種業安全,稱種業是農業的「晶片」,而種質資源是種業的「晶片」。
中國政府的智庫與專家一直在研究國際供應鏈變化的情況下如何保障中國的資源安全。2020年12月18日,中國舉辦首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中國工程院2019年組織研究的製造業26個領域中外對比分析報告的主持人幹勇院士在會上發言指出:中國重要礦產高度依賴海外,其中石油、鐵、銅、鎳、鈷等12種戰略性礦產對外依存度超70%。
從國外環境看,幹勇表示,此前,美國針對中國關鍵礦產與材料產業出臺多個行政令。如美國聯合澳大利亞、巴西、剛果(金)和尚比亞等10個國家加入《能源資源治理倡議》,組建礦產資源大聯盟。而這10個國家是中國礦產資源進口主要來源地,也是中國最主要的海外礦業投資地。幹勇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進口的85%鐵礦石、36%銅礦、20%金礦、58%的鎳礦、95%鑽礦均來自上訴10個國家;中國企業海外礦業投資也高度集中在這10個國家,其中中國94%銅礦、84%鑽礦、60%鋰礦海外權益產量來自上述國家。
只要不是有意曲解,都知道中共當局這種研究不是為了閉關鎖國,而是為了在國際政治變化引發供應鏈斷裂之時尋找應急方案。
根據麥肯錫研究院2021年5月頒佈的中國報告,中國2017年的與世界經濟的連接程度位居全球第9。2018年中國GDP總量約占全球總量的16%。該報告從貿易、企業、資本、人員流動、技術、資料業規模、環境影響、文化等八方面進行分析,結論是世界經濟離不開中國。誰都明白,經濟依存是雙向的,中國也同樣離不開世界。這種情況下,只要中共高層腦子沒有灌水,就不會在經濟上閉關鎖國。真正的問題是:
被廣為引用的是一位香港作家9月1日在臉書所言。這位作家認為習近平為防止西方國家圍堵造成國內外危局,維護共產意識形態,防止政權崩潰,認為唯有全面退回閉關鎖國,才能求活,其結果將導致民生艱困,激起大陸人的反抗,動搖中共統治。更有人判定,中國在與世界潮流脫鉤,各國會與中國主動脫鉤。
這類人士可能根本未看目前美國的政治潮流向左轉,並影響了世界格局。
8月3日美國在阿斯彭召開國際安全會議,李顯龍作為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其發言已經非常清楚地表明大多數盟友的立場:希望與中美兩國都保持友好關係,繼續過去那種「政治(國土)安全靠美國,經濟發展靠中國」,只有在靠不著時,盟友們才會做調整。美國阿富汗撤軍之後,西方盟友看到拜登政府將撤軍折騰成宛如敗軍潰退之後,頗有怨言,在美國對華政策極不明朗的情況下,對華關係會更加謹慎,而不是旗幟鮮明地選邊站。以下是近幾天發生的事情:
1、9月9日,拜登主動與北京通話。據CBS和NPR引述美一政府高官的話,這次通話是拜登發起的,「不是為了找到某種突破性協議」,而是「關於保持溝通管道的開放」,並結束以往關係忽冷忽熱的週期。
2、據法廣9月10日報導稱,《費加羅報》9月2日刊出該報記者拉塞爾(Isabelle Lasserre)對法國外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的專訪,法國外長稱:「在防止阿富汗成為恐怖主義後方基地的問題上,我們可與中國達成共識。」
聯合國「五常」中的兩常如此重視中國,習近平為何要閉關鎖國?(本文經作者授權刊出,原出處)
※作者為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暨南大學和《深圳法制報》報社。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著有《中國:潰而不崩》、《中國的陷阱》、《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大揭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