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近來,國民黨立院黨團對於離岸風電政策多有批評,指稱躉購費率是為國產化設置,當國產化目標未能達成,就應調降躉購費率。然而,躉購費率早在2010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後實施,國產化政策直到2018年才上路,無論是從規劃時間點或目標來看,兩者為全然不同的政策。
台灣之所以設立躉購費率,與風場前期建置成本較高有關,希望能以穩定的費率吸引廠商投資,很多國家也採用同樣制度,但台灣的初始費率比歐洲、日本來得低,甚至更早進入價格較低的競價費率。據經濟部資料顯示,2011年到2017年的躉購費率,每度平均落在5.5元到6元之間,待2018年推動國產化時,每度費率為5.8元,到2021年已經降到每度4.6568元。
對於躉購費率是否幫助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表示,離岸風電涉及的零組件、施工技術多,建造不易,再加上台灣有地震、颱風,海況又相當複雜,若沒有躉購費率的投資誘因,現在不會有這麼多廠商參與風場的建設與開發,台灣今天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2025年也不可能達成5.7GW的目標。
「躉購費率只是階段性任務,國產化則是最終目標,希望從零組件、海事工程到運維,台灣都有能力自行規劃、設計與施工。」許泰文說明,離岸風電的建置涉及20到30項相關產業,國產化政策也帶動葉片、塔架、塗裝與施工技術的提升,相關施工規範也即將在年底完成。
他也強調,離岸風電國產化可以幫助台灣提升產業競爭力,特別是施工技術、零組件生產與水下基礎建造。這也是國產化最大的目標,期盼台灣在2035年完成國內離岸風場設置後,能組成國家隊,到亞洲或東南亞國家設置風場,與國際有所競爭。
然而,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起初並不順利,本土廠商面臨一定程度的技術挑戰。比如「套管式水下基礎」,由於結構複雜、生產技術難度較高,且過去製造經驗,初次生產時的確面臨許多技術上的學習瓶頸,但經過學習調整後,目前已克服銲接技術瓶頸,量產能力也逐步提升。
面對外界質疑離岸風電國產化全面跳票,許泰文回應,他沒有如此悲觀,這幾年來,台灣在國產化的進程中有很大的進步,並不像外界所說的毫無進展,他現在有信心可以達到國產化目標。與國外相比,台灣的海洋環境是高溫、高濕度、高鹽度與高風速,他們在國內做了許多研究與大數據調查,不斷更新關鍵技術,進而克服這些困難。
從許泰文的觀點來看,歐洲雖然是最早發展離岸風電的區域,許多政策法規與工程技術值得台灣參考借鏡,但兩者的地理環境相差甚大,沒辦法完全複製歐洲建置風場的經驗。因此,在國產化的推動下,台灣也更容易找出因地制宜的施工技術與零組件材料,甚至能逐漸取得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離岸風電國產化的進程中,海洋大學也扮演重要角色。許泰文感性說道,他們不僅蒐集風波流、地質、生科等資料,也建立航道智慧資料庫,藉此進行適當的航道規劃,取得風場開發面積最大化,同時兼顧航道安全。在地方溝通的部分,他們也進行漁撈的觀察與調查,為地方爭取漁業補償金、助學金,希望幫助地方轉型、參與離岸風電的建設。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