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將自22日起接種BNT疫苗,疾管署18日就青少年施打疫苗後的處置建議舉行記者會。圖為國中會考。(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12歲到18歲的青少年將自22日起接種BNT疫苗,但各界憂心疫苗對青少年身體的影響,衛福部疾管署18日特地邀請多名兒科醫師,分享兒童和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的併發症和疫苗接種事項。多數醫師提醒,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若引發罕見心肌炎,大多出現在接種第2劑或接種完5天後,呼籲家長要注意青少年接種後,應避免劇烈運動,出現6種症狀應盡速就醫。
這場「兒少新冠病毒感染與疫苗接種的臨床處置建議」記者會邀來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等人,黃瑽寧表示,世界各國從今年5月起陸續替12歲以上的青少年接種BNT疫苗,青少年施打後可減少重症和併發症,減少病毒傳播給家人,有機會減少校園群聚,減輕家長焦慮。黃瑽寧根據臨床數據分析,12到15歲青少年接種BNT後抗體濃度高,經4個月後還有9成保護力,比成人更好。
副作用方面,黃瑽寧指出,以注射部位疼痛最多,第1劑和第2劑都達8成以上,但全身性副作用像發燒、肌肉痠痛、頭痛、疲倦等,則以接種第2劑後比例較高。至於令家長最擔心的心肌炎,黃瑽寧則說,依美國監測資料,發生率為百萬分之40,且大多在5天內可以出院。
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邱舜南則表示,mRNA疫苗引起的心肌炎個案有4種特徵,為年齡小於30歲、男性、有肥胖、心臟病或氣喘等共病,以及最近有接受心肌炎相關治療者。邱舜南強調,青少年族群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雖有心肌炎風險,但發生的心肌炎相對良性,且能有效減少染疫、住院和死亡人數,仍然是利大於弊。
邱舜南綜合國際經驗後提出個人建議,12歲到17歲之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只要出現發燒等不舒服症狀,「即便症狀輕微,也不要做劇烈運動」。他呼籲,接種完2周內,如果出現胸痛、胸壓迫感、心悸、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等6大症狀,務必盡速就醫。
邱舜南也提醒,本身就有心臟病的青少年,建議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施打疫苗,避免感染後症狀加重,但接種後若出現新的症狀、或原有症狀惡化,一定要趕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