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系發中心陸基組月前已啟動向外採購一體成型12輪驅動的12×12特種輪型車輛,作為雄昇飛彈發射車。圖為捷克TATRA FORCE公司12輪驅動車輛底盤。(擷自TATRA官網)
國防部編列2400億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特別預算,採購中科院研製國造各式精準飛彈,但其中雄昇飛彈系統軍方尚未解密,外界解讀為射程超過1千公里的雄二E增程型巡弋飛彈;據了解,中科院系發中心陸基組月前已啟動向外採購一體成型12輪驅動的12×12特種輪型車輛,作為雄昇飛彈(台灣潘興中程飛彈)的飛彈發射車,並要求技轉在台組裝生產,2022年先要完成2輛原型車進行性能測評,未來規劃量產在百輛以上的經費由特別預算支應。
12輪驅動(Twelve-wheel drive),一般縮寫12WD或12×12的特種輪型車輛,這與國軍現役各式天弓、雄風系列飛彈以拖車兩截式發射車構型完全不同,該型特種輪型車輛除工程吊車與雲梯車外,都是作為中程地對地飛彈的發射車,例如解放軍東風26型中程導彈發射車等,中科院研發地對地飛彈技術已有50年的經驗,這次全新的雄昇飛彈(台灣潘興中程飛彈)將是整合各項技術,量產射程1千公里機動型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
據指出,雄昇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其外型與美國潘興2型飛彈的尺寸、重量相當,中科院是以「天弓三增程2型飛彈」進行主體研發,相關配合技術分布在其他專案中進行,今明2年進入各項的作戰測評與相關配套設備的整合;媒體8月底拍攝九鵬基地的飛彈試射與天弓三增程2型飛彈的測評有關。
據了解,因天弓三增程2型飛彈是深度參考美國潘興2型飛彈,其飛彈長度約10公尺,重量也約7噸,要載運此長又重的彈道飛彈,必須以引擎動力同時傳送到12個車輪的特種車輛,國內目前最長的10×10特種輪型車輛,是北市、新北市與高雄市各有1輛最高可達72公尺(約可延伸至22層樓高)的「火鳳凰」雲梯車;而中科院系發中心陸基組訂出12×12特種輪型車輛底盤規格,車輛長度在14公尺以上,並不是如天弓三、雄二、雄三與雄二E巡弋飛彈用拖車頭分兩截式來運載飛彈,而是用一體成型12×12特種輪型車輛底盤,主要考量是該型車輛載重大且爬坡、渉水等越野性能強,若用拖車式兩截發射車可能就會碰上因太大坡度道路等地形時,速度變慢或拉力不足等問題。
據指出,今年中當政府高層決定編列特別預算採購國造各式精準飛彈,來表達政府有自我防衛決心,並且要在2027年前完成。中科院系發中心陸基組開始啟動引進特種輪型車輛為雄昇飛彈機動發射車,所需的12×12特種輪型車輛底盤,因需求數量超過百輛,加上國內是具有車輛底盤的組裝技術,全案要求技轉在台組裝生產模式來進行。
據了解,中科院系發中心陸基組首先找到漢翔公司接洽,漢翔公司曾與國內歐洲車廠代理討論技術合作,最後雖意大利車廠有意願,因規格並不是中科院需求而作罷;同時間與德國MAN在台代理商至懋汽車洽談其意願,但該公司表明德國不會出售特種輪型車輛給台灣作軍事用途;最後中科院找來設立在桃園市平鎮區的一家科技公司合作,以向歐洲採購所需商用引擎,再分項將12×12特種輪式車輛底盤等各項組件進口後,由中科院與該公司合作在國內組裝生產,規劃在2022年中組裝出2輛原型車,開始進行各項的作戰測評;其他後續超過百輛的12×12特種輪式車輛量產經費,將納入海空戰力提升計畫特別預算中支應,因車輛需求將超過百輛,是否會完全用於雄昇中程飛彈則有待觀察。
中科院研發地對地飛彈的經驗與技術,從1970年代開始就分別以「青蜂」、「天馬」、「逖靖」等計劃研發地對地導彈的技術,並具備了生產短程地對地導彈的能力,在1996年飛彈危機後,因雄二E巡弋飛彈剛啟動研發計劃,還無法進行生產,政府緊急下令以天弓防空飛彈為主體研改出射程300到500公里的「天弓二B(TK-2B)」地對地飛彈,並以代號「3124號」進行小批量生產以因應不時之需,這批地對地飛彈與天弓防空飛彈混合部署於外島。但研發地對地飛彈技術也從未停止過,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再以「天弓三增程2型飛彈」深度參考美國潘興二型飛彈研發中程地對地飛彈,近期屏東九鵬基地密集試射都與該型飛彈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