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湯森路透)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將於9月26日舉行,梅克爾宣布不再參與,告白總理生涯。在16年的執政任期當中,做為歐盟強國的德國與中國關係緊密,也迎來了外界批評對中國外交政策太過天真。
作為12年的梅克爾外交顧問、卸任後轉任德國駐聯合國大使的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對此表示,梅克爾從初期就相當有遠見,意識到中國終將成為世界大國。自2006年開始,梅克爾每年都會訪問中國。
在2005年至2017年擔任德國梅克爾政府外交顧問的霍伊斯根接受德國《明鏡週刊》訪問指出,卸下德國駐聯合國大使的職位時,中國駐聯合國副大使耿爽嗆「希望没有你的聯合國安理會,2021年可以更好的發揮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作用」。
對於梅克爾推動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儘管目前遭歐盟執委會喊停,霍伊斯根仍認為是正確的做法。在強化經濟往來的另一方面,梅克爾也向中國領導人談論人權議題,並批評新疆維吾爾人的處境,甚至協助異議人士離開中國。
他指出,德國對中國不能存在任何幻想,如今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已成為了極權國家,共產黨與國家領導人駕馭一切,在未來此狀況可能不會改變。
訪問提到,比起俄羅斯較不在意外界觀感,中國相當在乎全球對其聲譽,「他們不想輸,也會試盡一切手段阻止這種情況發生」,包含中國以勒索(erpressen)的方式與其他國家打交道,「是非常殘酷(schon brutal)的行為」。
在以實力與中國來往的同時,必須堅守原則,以防世界將遵循中國的秩序進行;且對重要議題視若無睹,只會被當作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