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發反輻射無人攻擊機雖未獲國防部訂單,但成功研發出可運用在輕航機、動力傘等休閒產業的動力來源的「轉子引擎」,成為可應用在民生工業技術的主力產品。(合成照片/圖片翻攝自中科院)
中科院2002年研發劍二A反輻射飛彈同時,因解放軍向以色列採購一批「哈比」(HARPY)反輻射無人機並部署在東南沿岸,國防部以代號「百靈A計劃」在36處重要觀通雷達陣地,部署由中科院研發反輻射飛彈的防護網系統;中科院結合反輻射飛彈尋標器與UAV無人飛行載具技術來研發反輻射無人攻擊機,雖然未獲得國防部訂單,但成功研發出可運用在輔助發電系統、輕航機或動力傘等休閒產業的動力來源的「轉子引擎」,成為中科院對外推展可應用在民生工業技術的主力產品。
中科院研發反輻射無人攻擊機,是依照解放軍向以色列採購第一代「哈比」自主攻擊無人機為主體,都是採圓柱機身,三角翼,兩翼端有垂直尾翼,無人攻擊機的引擎是採用英國製轉子引擎。因「哈比」機機頭安裝一個寬頻的雷達輻射信號探測天線,內部裝有高爆炸藥,從卡車彈射升空,再遙控啟動引擎飛往巡邏區,最快速度為每小時185公里,航程500公里,續航時間4小時,當接受到敵人雷達探測時,可自主對地面雷達進行攻擊,因此被稱為空中雷達殺手。
延伸閱讀:【內幕】沒訂單又無作戰效能 中科院終止反輻射飛彈研發
中科院研發無人攻擊機使用引擎技術,是早從1996年起以「科專計劃」進行「中翔一號」UAV無人飛行載具,持續研發「天隼二型」、「中翔2A」、「中翔2C」戰術型技術UAV無人飛行載具的成果,加上劍二A反輻射飛彈的尋標器等技術,來研發反輻射無人攻擊機,起初程因程式控制問題和2次飛試失敗,使計畫進度延後,中科院在2011年又進行第3次程式控制複測,收集完整的程式控制飛試數據,才順利進行。
據指出,這型反輻射無人攻擊機隨著中科院將研發重點在銳鳶無人機與騰雲大型無人機,在沒有獲得國防部訂單的支持,全案研發計劃是有技術沒量產,但成功研發出34匹馬力的UAV動力系統「轉子引擎」,未來這顆引擎可應用於大型載具輔助發電系統、輕航機或動力傘等休閒產業,以及油電混和汽車的動力系統,意外成為中科院研發武器技術,可轉移應用在民生工業技術的主力產品。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