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編列32億元作為海巡署嘉義艦(圖)、安平艦等艦艇,在「平戰轉換」加裝戰時武器系統的經費,但此預算海巡署無法可管,且量產後也由海軍保管,令海巡署相當無奈。(海巡署提供)
國防部2400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中,編列32億元作為海巡署嘉義艦、安平艦等艦艇,在「平戰轉換」加裝戰時武器系統的經費,據指出,因海巡署在規劃建造這兩型巡防救難艦時,都有將「平戰轉換」納入,艦上都已在管路中,裝設好給作戰系統使用的鎧甲(Armor cable)電纜,在戰情室與置放飛彈箱相關區域也安裝好軍規接頭與電源裝置,這筆預算完全是用於中科院製造的海軍「聯成」通信系統與雄二、雄三整合成一套的射控台,所以一來海巡署無法可管或督導,二來生產後的設備是由海軍保管,所以海巡署相當無奈在審查特別預算時還要列席被詢。
不過,這32億元預算也被質疑報價過高,首先這兩項裝備在11艘塔江後續艦量產中都是標準配置,也就是海巡署加裝設備的並不是單獨生產,就海軍有11套需求再加上海巡的16套至少有27套的需求,這也與塔江後續艦量產案一樣,被質疑是做愈多卻是愈貴。
海軍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第一階段的3艘(塔江艦是首艘量產防空型),編列預算為164億元,每艘平均為54億7千萬元,扣掉龍德造船建造船體儎台14億餘元,中科院承製包括雷達、作戰等各項系統與飛彈相關武器裝備達40億元。但移至特別預算產製11艘塔江艦,總預算692億元,平均每艘造艦62.9億餘元異常飆漲8.2億元,無論是建造船體儎台或中科院通通有漲價,海軍司令部則說,是因人力及物料採購成本都上漲,且軍方加購了戰備彈藥量。
知情人士指出,中科院對外採購相關設備的規定,相同產品都會參考歷史價格,採購價只能一次比一次低,例如中科院雷達、通信系統向國內廠商採購的設備與組件,都依此慣例發包採購,雖然近來物料已漲了一波,但中科院採購相關雷達、通訊設備組件根本沒有調價,海軍以物料採購成本上漲的說法是不客觀。
再者,就海軍塔江艦與海巡安平艦船體儎台基本配備造價相比較,海軍塔江艦第一階段3艘單價為14億元,海巡安平艦為11億元,雖海軍一再強調塔江艦內裝為軍規設備,但海巡安平艦上裝置有軍規熱顯像儀系統,光是這套系統就高達3千萬元以上,再加上救難用的設備,這些都是海軍塔江艦基本配置上所沒有的,因此同設計同噸位,船體結構也是同安全系數,海軍塔江艦船體儎台真得貴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