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國慶演說裡的魔術數字

趙家緯 2021年10月12日 07:00:00
蔡英文今年度屢次提及「2050淨零排放目標」,以促使行政院體系願意將於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修法時,將2050淨零目標明文入法。(湯森路透)

蔡英文今年度屢次提及「2050淨零排放目標」,以促使行政院體系願意將於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修法時,將2050淨零目標明文入法。(湯森路透)

針對蔡英文總統今年的國慶演說內容,引發熱議的多為論及兩岸關係的「四個堅持」以及定位臺灣共同體的「七十二年」,但事實上,今年國慶演說中還提出了重要的時間點:2050。

 

國慶演說的魔術數字:2050

 

蔡英文總統於新年談話中,提出「找出最符合臺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首次於重要談話中納入氣候變遷議題。而在此次國慶演說中,更具體提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反覆的能源政策下,持續累積經濟成長的動能。我們已經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也必須和各界一起規劃路徑圖,把握相應趨勢、及早評估風險,建構更具彈性、更有應變能力的供電體系。這不僅攸關競爭力,也關係環境永續。」

     

這段短短116個字,揭示了在氣候與能源政策規劃的四大方向:

 

一、確立2050淨零目標為施政重點— 此次為首次在重要談話中明確提及2050淨零排放目標,而非是地球日活動或是綠能研討會致詞稿,突顯淨零轉型於府院政治議程已有重要地位。

 

二、提出可掌握趨勢與有助於風險管理的淨零路徑圖 — 2050年淨零排放代表著未來三十年間能源、運輸、都市、產業、食農等關鍵系統的重大翻轉,因此需要明確的路徑圖引領公私部門共同投入。且在企業紛紛被國際投資人以及品牌要求應提出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規劃下,政府更須提出明確的淨零路徑圖,協助企業辨識未來的實體與轉型風險。

 

減碳與能源轉型不只是為了環境永續,還有競爭力。(湯森路透)

 

三、打造彈性為王的電力系統— 總統於國慶談話中,強調新的電力系統應首重彈性與應變能力,而非過往糾結於唯有大型基載機組提供高備用容量率的過時電力系統規劃概念。此段文字一方面回應了今年五月中旬兩次的限電事件後的公眾對於供電穩定的疑慮,另一方面也支持經濟部於檢討報告中提升儲能目標、強化需求面管理的因應措施。

 

四、減碳與能源轉型不只是為了環境永續,還有競爭力— 過去幾年間,臺灣產業對綠能的龐大需求,已讓各界認知到再生能源發展一方面是履行非核減煤的利器,更已成臺灣企業的競爭要素。而若併同本次演說中所提出的「讓台灣經濟在下一個三十年,繼續發光發熱」,便可知因應氣候變遷就是下一個三十年的台灣經濟發展必備課題,絕非只是瑞典氣候少女或是環保團體的極端倡議。

 

總統高度引領部會與地方氣候行動

 

但若蔡總統要貫徹這116個字所揭示的四大方向,則應以總統高度,積極推動「淨零目標入法與氣候政策主流化」、「淨零路徑圖的共同設計」、「氣候前瞻基礎建設預算研擬」。

 

在「淨零目標入法與氣候政策主流化」上,蔡總統今年度屢次提及「2050淨零排放目標」,以促使行政院體系願意將於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修法時,將2050淨零目標明文入法,但此舉並未代表各行政機關均已意識到其應肩負的責任。以蔡總統念茲在茲的公正轉型為例,如何使辨識在邁向淨零過程中受到影響勞工與民眾,以及規劃相應的協助措施,是構築淨零路徑社會正當性的重要元素,但目前卻未有任何部會願意主動承擔推動此議題。除此之外,在地方政府中,雙北與台中均已提出淨零承諾,但由綠營執政的高雄市、桃園市與台南市,排碳量合計占台灣四成,但卻仍未有具體承諾。因此唯由蔡總統仿效美國拜登總統的「政府一體性」(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 )的作法,要求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共同將淨零列入施政優先議題,方可達到氣候主流化的功效。

 

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反覆的能源政策下,持續累積經濟成長的動能。(湯森路透)

 

本次演說中提出與「各界一起規劃路徑圖」一詞,強調淨零路徑圖應該基於利害關係人的積極對話。立意甚佳,但時機太晚。行政院於年初啟動的淨零路徑專案工作組的機制規劃中,雖設有「願景組」的對話機制,但實際運行上成效欠佳。這八個月中,僅辦理了五場願景組會議,且最為關鍵的「去碳能源」以及「低碳產業」,仍是封閉方式進行路徑研擬,因此無法突破業務單位壓低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值、工業代表高估未來鋼鐵、水泥、石化的成長趨勢等管制俘虜的情形。相較於韓國是在總統府下成立碳中和路徑諮詢委員會,由各界代表公開討論各路徑的可行性以及所需政策配套,而英國、德國、法國更紛紛辦理氣候國民大會,邀集公民代表討論達到淨零路徑的挑戰與因應之道,臺灣目前的淨零路徑圖規劃機制,並未反映「一起規劃」此精神。

 

再過二十天,各國領袖即將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參與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六屆締約國會議。除了2050淨零目標外,國際上亦檢視是否有提出相應的氣候預算與公共投資。這也是為何美國拜登總統,亟欲於近期通過其「跨黨派基礎建設框架」還有10年3.5兆的社會基礎建設預算,其欲藉此重建國際社會對於美國面對氣候變遷的信心。反觀臺灣,雖然2050淨零目標入法,但氣候預算卻是不增反減,如明年度溫室氣體減量基金由3.3億元進一步削減至2億元。而在更需要節電,建構住商部門的需求面管理能力,以增進電力系統的彈性之時,2018年至2020年間預算共計75.06億元的「縣市共推住商節電」卻成絕響。如同蔡總統於2017年時促成前瞻基礎建設,部分與水資源有關的預算,對於上半年的缺水危機發揮助益,維持了半導體供應鏈的運轉。現在臺灣也需要研擬氣候前瞻基礎建設預算,方可確保近年經濟成長榮景,不再重蹈過往褐色經濟窠臼,而可創造零碳經濟典範。

 

※作者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